280 likes | 400 Views
ç¹½ ç´› è·³èº æœå‹™ å¸ç¿’課. é¦™æ¸¯ä¸æ–‡å¤§å¸æ ¡å‹æœƒè¯æœƒå¼µç…Šæ˜Œä¸å¸ å½ä¿Šå‰›å‰¯æ ¡é•·. ç†è«–基礎. é’少年發展階段 é’少年心ç†ç‰¹å¾µæ˜¯è‡ªèªèˆ‡è¿·äº‚( identity vs confusion) ( è‰¾åŠ›éœ Erikson,1959) è¦å¹«åŠ©ä»–å€‘å°‹æ‰¾çœŸæ£çš„自我。. ç†è«–基礎. 社會ç¾è±¡ åœ¨ç¾æ™‚教育制度下,é’少年難以找尋個人æˆå°±èˆ‡æ»¿è¶³æ„Ÿã€‚Â å‚³çµ±çš„æ•™å¸æ³•比較刻æ¿åŠæ¬ 缺新æ„,當ä¸é›£ä»¥æèµ·å¸ç”Ÿçš„å¸ç¿’興趣; å¤§çæ•™å¸æœªèƒ½ç…§é¡§å¸ç”Ÿçš„需è¦ã€‚. ç†è«–基礎. æ•™è‚²æ”¹é© æå€¡å¯¦éš›çš„體驗去å¸ç¿’知è˜ï¼Œæé«˜å¸ç”Ÿçš„å¸ç¿’興 趣。
E N D
繽紛跳躍服務學習課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彭俊剛副校長
理論基礎 青少年發展階段 • 青少年心理特徵是自認與迷亂(identity vs confusion) (艾力遜 Erikson,1959) • 要幫助他們尋找真正的自我。
理論基礎 社會現象 • 在現時教育制度下,青少年難以找尋個人成就與滿足感。 • 傳統的教學法比較刻板及欠缺新意,當中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 大班教學未能照顧學生的需要。
理論基礎 教育改革 • 提倡實際的體驗去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 趣。 • 透過社會服務,同學既可擴闊視野,學習正面的價值觀,更可體驗自己是有能力的。 • 在助人的過程中,同學會接觸不同階層的人,體驗不同的生活,學習與人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使其更獨立及成熟處事,鞏固其自我形象。
理論基礎 義務工作的意義 • 學生層面-義務工作是一個鍛煉和發展的過程,從中他們可建立社會分析,解決問題和表達溝通等能力,有助提升個人的內涵和素質。 • 教育層面-義務工作有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和內化課堂所吸收的知識。親身的體會和驗證,有助將知識變成活生生的經驗。 • 社會層面-義務工作是關懷及參與社會的一項具體行動。中學生若能積極關懷別人,投入義工服務,體驗互助互愛精神。
理論基礎 體驗性學習法(Experiential Learning, David Kolb,1984) • 這是基於參加者從實際的體驗中透過觀察、反省及評估,歸納出對事物及個人的了解過程。 • 這種體驗性學習共分五個階段: • 一.體驗階段、 • 二.分享階段、 • 三.思考反省階段、 • 四.歸納階段及 • 五.實踐階段,再從實踐中體驗,當中有所得著及成 長。
理論基礎 真實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嘉納Howard Gardner) • 嘉納(Howard Gardner)所提倡的多元智能七大範疇中所有的能力,尤其可貴的是透過傳統課程較難達到的合作技巧、自省能力。 • 由於有大半的訓練及服務在上課時間進行,同學都感到學習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達到真實學習(Authentic Learning)的效果。
理論基礎 社交技巧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Argyle) • 這是一個介入模式,分五個步驟:一.指導、二.示範、三.在指導下進行練習、四.回饋及五.給予功課。 • 透過與人合作及出外服務,協助同學練習適當的溝通技巧。
籌辦經驗 • 01-02年度:2002年3月至5月 獲仁濟醫院公民及德育獎勵計畫資助一萬元 • 02-03年度:2002年10月至12月 獲青年事務委員青年社區服務資助計畫資助十萬多元 • 03-04年度:2004年3月至5月
籌備工作 協辦單位 • 香港青年協會天瑞青年空間 • 家長教師會義工組 • 生活教育科 • 中一級班主任 • 公民教育組 • 輔導組 • 學校社工 • 老人中心
籌備工作 課程策劃、統籌及對象 • 策劃: 香港青年協會天瑞青年空間 • 統籌: 本校公民教育組及生活教育科 • 協助: 學生輔導組、學校社工 家教會家長義工組 • 對象: 全體中一學生
籌備工作 時間安排 • 生活教育課 • 每循環周兩節 (下午2:00至4:00) ,以便有充足時間安排探訪及活動。) • 課前及課後會議 (下午1:00-2:00;下午4:00-5:00)。
籌備工作 人力分配 (老師、家長及導師) • 每班一位專業社工/活動導師 • 班主任(生活教育科任教老師) • 教學助理 • 家長義工
籌備工作 籌募經費 • 優質教育基金 • 學校發展津貼 • 教統局公民教育津貼 • 公民教育委員會 http://www.cpce.gov.hk/chi/cpscheme/content.htm • 區議會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front.html • 香港匯豐銀行慈善基金社區發展計劃 http://www.hongkongbankfoundation.org/foundation/com_prog.htm • 仁濟公民教育獎勵計畫
籌備工作 學習目標 • 推廣義工服務,鼓勵同學人人參與。 • 提昇同學關心社會,服務社群意識。 • 透過服務老人,讓同學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 透過社會服務,同學可體驗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 • 透過體驗性學習法及跨學科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同學能走出課室,愉快地學習。
籌備工作 製作學生及導師手冊
活動內容 • (一) 義人同心 (歷奇活動)
活動內容 • (二)服務首部曲 (探訪老人,交談分享及送贈心意禮物 )
活動內容 • (三)細味人生 (訪問長者,回味長者豐盛人生)
活動內容 • (四) 服務前奏曲 (服務前準備 )
活動內容 • (五) 愛心小手工 (教授長者製作手工藝)
活動內容 • (六) 開心遊樂場 (帶領長者進行遊戲活動)
活動內容 • (七) 心聲迴響 (以小組討論及角色扮演進行分享,反思、歸納及表達心聲)
活動內容 • (八) 繽紛跳躍分享會 (邀請長者、家長及學生出席,以分享成果,總結心得)
活動內容 功課及評核 • 每節均有工作紙,由班主任評分,作為平時分 • 活動表現由小組導師評分 • 活動完結後,須要繳交小組報告
「學習效用研究」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 研究結果顯示 • 同學在參與服務學習課後普遍對長者的看法有正面的改變。 • 同學亦感到對長者的需要有較深入的了解,對長者的看法有改變,亦對義工的看法有正面改變。 • 同學對服務學習課的評估是正面的。 • 約一半同學表示以後仍會當義工。
心聲迴響 • 參與者(學生、受助者)表示開心 • 老師及家長表示辛苦,但有價值 • 學校須作出支持 (財力、人力、課程/時間) • 要發動更多人參與 (教職員、家長、舊生、其他義工) • 要解決經費問題 • 如何延續及深化
>完< 多謝! http://www.tcss.edu.hk/bulletin/panfu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