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報告人 : 99756005 鄭萱君 99756008 陳詡涵

如何利用資訊形成競爭優勢 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85 Michael E. Porter and Victor E. Millar. 報告人 : 99756005 鄭萱君 99756008 陳詡涵. 1. 2. 3. 4. 5. 前言. 戰略性意義. 改變競爭本質. 如何在資訊時代中競爭. 結論. 大綱. 1. 前言. 目的 資訊革命如何影響競爭. 1.1 目的.

kam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報告人 : 99756005 鄭萱君 99756008 陳詡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利用資訊形成競爭優勢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85Michael E. Porter and Victor E. Millar 報告人 : 99756005 鄭萱君 99756008 陳詡涵

  2. 1 2 3 4 5 前言 戰略性意義 改變競爭本質 如何在資訊時代中競爭 結論 大綱

  3. 1. 前言 • 目的 • 資訊革命如何影響競爭

  4. 1.1 目的 • 協助高階管理人如何回應資訊革命挑戰 • 尖端資訊技術如何影響競爭與競爭優勢的來源? • 企業應該採取什麼戰略來使用這種技術? • 競爭對手採取某項行動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 諸多資訊技術的投資項目中,哪些才是最迫切需要的?

  5. 1.2 資訊革命如何影響競爭 • 改變產業結構,同時也改變競爭規則 • 討論為何資訊技術具有戰略價值,又如何影響所有產業 • 讓企業以新的方式超越對手表現,進而創造出競爭優勢 • 如何改變競爭本質,高明的企業又如何應用 • 從企業內部既有作業中,開展出全新的事業 • 經理人評估資訊技術在企業內的角色,以及訂出將此技術轉為競爭優勢的優先投資順序

  6. 2. 戰略性意義 • 企業的價值活動 • 價值鏈與連結點 • 資訊技術的影響 • 改變與未來趨勢

  7.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 (1/5) • 資訊技術對企業的影響無所不在 • 產品的包裝 • 服務 • 創造更多客戶價值 • 重要的觀念『價值鏈』 • 將企業的活動劃分為經濟活動和技術活動 • 我們稱這些活動為『價值活動』(Value activity) • 企業所創造的價值是根據顧客購買產品或勞務時,願意付出的價格總值

  8. 價值活動 實體流程 資訊流程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 (2/5) • 價值活動 • 每項價值活動都會創造和使用某種資訊 • 價值活動不同,需要實體流程和資訊流程這兩種要素的不同組合

  9. 價值活動 實體流程 是所有需要執行該活動的實際工作 資訊流程 掌握、處理、流通這些資訊所需的步驟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 (3/5)

  10.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 (4/5) • 企業價值活動分屬於九大部門 • 當執行某項活動的效益會影響其他活動的成本或效益時,連結點就會出現,並造成原本應該形成最大效果的個別活動出現取捨效益

  11. 2.1 企業的價值活動 (5/5)

  12. 2.2 價值鏈與連結點 (1/2) • 連結點 • 連結企業內部的價值活動,可以創造競爭優勢 • 企業價值鏈形成競爭優勢 • 降低成本化 • 達到差異化 • 競爭規模(根據價值活動範圍形成不同競爭範圍) • 垂直範圍(垂直整合的程度) • 區間範圍 • 地理範圍 • 產業範圍

  13. 2.2 價值鏈與連結點 (2/2) • 上游 • 供應商 • 企業本身 • 企業主 • 下游 • 銷售管道 • 經銷商/客戶

  14. 2.3 資訊技術的影響 (1/5) • 資訊技術進步速度超過實體流程

  15. 2.3 資訊技術的影響 (2/5) • 讓企業可經由價值活動產生更多、更龐大的有效數據,進而尋找/蒐集過去無法接觸到的資訊

  16. 2.3 資訊技術的影響 (3/5) • 改變了價值活動的實體流程,製造過程中,電腦控制的機器比老式,人工操作的機器更快,更精確,也更有彈性

  17. 2.3 資訊技術的影響 (4/5) • 資訊技術不僅影響個別活動的執行方式,也通過新的資訊流,加強企業開發內外部價值活動之間連結點的能力 • 資訊科技也對競爭範圍產生重大影響

  18. 2.3 資訊技術的影響 (5/5) • 資訊技術也創造出許多事業間新的交互關係,擴張產業的領域,企業必須參與競爭才能形成優勢 • 資訊技術普遍運用所造成的衝擊所帶來的新問題 • 資訊氾濫 • 產品具有越來越多資訊的趨勢,此一要素結合了企業價值鏈的改變,突出了資訊技術日益增加的戰略性作用 • 只有過時的企業經營方式,不再有夕陽產業,

  19. 實體要素 資訊要素 2.4 改變與未來趨勢 (1/4) • 產品大多包含 兩項要素: 1.實體 2.資訊 • 產品->1.本身的特色 2.使用方式 3.售後服務...等資訊 • 傳統上,產品實體要素比資訊要素更重要,資訊技術在提供實體產品的同時,能提供更多資訊,甚至使只供應資訊而沒有實體產品也變的可能 • 電腦數據(Compustat)的客戶,已可以獲得各企業提報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財務數據,許多企業也採用 ”建築物能源使用分析” 這項產品

  20. 2.4 改變與未來趨勢 (2/4) • 企業和產品的資訊密集趨勢已然明顯,在不同產業中,資訊技術的作用和重要性又各有不同 • 資訊密集產業 : 銀行與保險業 • 生產導向產業 : 水泥等的行業(『製造過程』仍居於主導)

  21. 2.4 改變與未來趨勢 (3/4) • 資訊技術:能力增加, 成本降低 • 許多產業在產品和製程上向較優越性高的資訊內容邁進 • 科技:快速進步 • 硬體的成本會持續降低 • 經理人則會因此持續將資訊技術分配到企業的基層 • 主要制約因素:開發軟體成本(目前仍是) • 隨著商業行為的變化, 為更能滿足客戶環境需求,市場將延伸市場需求的套裝軟體

  22. 2.4 改變與未來趨勢 (4/4) 資訊技術的進步正無形的在改變產業結構 資訊技術是一種重要性日增的槓桿工具,企業運用它來創造競爭優勢 競爭者若競相模仿產業龍頭的戰略創新,龍頭企業通過資訊追求競爭優勢,通常會引發擴散效應,因而影響產業的結構 資訊革命會孕育全新的行業

  23. 3.改變競爭本質 • 改變產業結構 • 創造競爭優勢 • 醞釀新的產業

  24. 3.1改變產業結構(1/5) 五力分析 購買者的議價力量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新加入者的威脅 替代性產品或勞務的威脅 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 五力決定產業的獲利能力 隨產業而不同 作用力也會改變

  25. 3.1改變產業結構(2/5) 航空、金融、物流與資訊供應者均受到影響

  26. 3.1改變產業結構(3/5) 資訊技術在供應商與客戶的議價關係的影響力特別大。

  27. 3.1改變產業結構(4/5) 資訊技術改變規模、自動化和彈性間的關係 大規模的生產製造不再是發展自動化的必要條件 自動化未必導致無彈性

  28. 3.1 改變產業結構(5/5) 價值活動的彈性增加,產品設計的成本下降,產生客製化和服務小型市場的新商機 電腦輔助設計能力不僅降低設計新產品的成本,同時也壓低現有產品修改或新增功能的成本 使用資訊技術改善產業結構時,不能忽略也有可能破壞結構

  29. 3.2 創造競爭優勢(1/6) 資訊技術對降低成本和產品差異化,產生極大的效果 資訊技術會影響價值活動,因此改變競爭規模獲得競 爭優勢 降低成本 以往資訊技術對價值活動的影響僅限於它重複資訊流程的能力。如今即使如組裝等涉及實體流程的活動。都擁有大量的資訊流程要素

  30. 3.2 創造競爭優勢(2/6)

  31. 3.2 創造競爭優勢(3/6) 提高差異化 差異化的關鍵在於企業與產品在客戶價值鏈中的角色 結合資訊科技與產品實體販售給客戶,提升差異化能力 在實體產品中埋下資訊因子,也是讓企業與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的一種方式

  32. 3.2 創造競爭優勢(4/6)

  33. 3.2 創造競爭優勢(5/6) 改變競爭範圍 增加協調區域性、全國性和全球性活動的能力,可擴大地理範圍以創造競爭優勢 原本疏離的產業重新整合

  34. 3.2 創造競爭優勢(6/6) 多產品線的廠商也能達到只鎖定特定市場的效果 隨著資訊技術普及,企業從新的競爭範圍中發展優勢的機會只增不減 完全分權的組織與各自使用資訊技術的方式,將造成阻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資訊技術無法交流。

  35. 3.3 醞釀新產業(1/2) 資訊革命以三種方式產生全新的產業 讓新行業在技術上變得可行 可藉由創造出對新產品的衍生需求

  36. 3.3 醞釀新產業(2/2) 既有業務中創造新業務:在價值鏈中包含資訊處理流程的公司,銷售多餘的技術,能創造並銷售所衍生的資訊副產品

  37. 4. 如何在資訊時代中競爭 依據下列五個步驟,掌握資訊革命所創造優勢 評估資訊密集度 資訊技術在產業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找出並評比資訊技術可能創造競爭優勢的方法 研究資訊技術如何產生新事業 發展以資訊技術形成優勢的計畫

  38. 4.1 評估資訊密集度 衡量資訊之潛在重要性的方法 資訊密集度可能很高的價值鏈: 與許多供應商或客戶直接交易 需大量資訊進行銷售 能提供多種產品種類的產品線 製程包含許多零件和許多步驟 下訂單到交貨時間很長 資訊密集度可能很高的產品: 主要提供資訊的產品,且需要大量資訊處理的產品 採購者須處理大量資訊的產品 訓練客戶上需要高成本的產品 買方產業具有高資訊密集度的產品

  39. 4.2資訊技術在產業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應預測資訊技術可能對產業結構造成那些影響,並檢視對各種競爭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不僅造成競爭力改變,更可能使整個產業發生變化 造成產業結構本質變化 企業透過投資資訊技術,迫使其他公司跟進,許多產業的競爭基礎永遠改變 。

  40. 4.3找出與評比資訊技術可能創造競爭優勢的方法 (1/2) 假設資訊技術可能影響到價值鏈中的每個活動 在價值活動間,可能存在新的連結點。 經理人找出最容易影響成本和差異化的價值活動 該價值活動是否具有重要的資訊處理元素,同時又反映了高額成本或者差異化的關鍵。

  41. 4.3 找出與評比資訊技術可能創造競爭優勢的方法 (2/2) 除檢查本身價值鏈外,應考慮資訊技術改變競爭範圍的方式: 能否協助企業服務新的區塊? 資訊技術的彈性,是否使廣泛產品線的競爭對手進入? 是否能提供企業全球化的槓桿效果? 經理人是否能利用資訊技術,發展出與其他產業間的交互關係? 是否能協助企業縮小其範圍,從而創造出競爭優勢? 對現有產品加以觀察: 是否將更多的資訊內容與產品相結合? 是否能否讓資訊技術埋入在組織裡?

  42. 4.4 研究資訊技術如何產生新事業 從現有事業中創造新事業的機會 能夠出售的一般性或潛在的資訊有哪些? 企業內部有哪些資訊流程能發展成新事業? 資訊技術是否能帶來與現有產品相關的新產品?

  43. 4.5 發展以資訊技術形成優勢的計畫 前四個步驟導出一項行動計畫以跟上資訊革命 將必要投資分出優先等級 該技術連結企業內外活動所導致的組織變遷

  44. 5 結論 • 資訊技術不再只是資料數據處理 • 高階主管介入確保跨部門溝通與聯繫。 • 企業內資訊技術需彼此相通,才能發揮優點。 • 資訊技術有助於策略的執行 • 協助執行策略。 • 回饋系統能追蹤成功原因。 • 資訊革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問題不在是否扮演重要角色,而是何時以何種方式發生。 • 能主動預期資訊技術力量的企業,將主導後續的發展。

  45.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