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90 Views
教學協助工作要領. 2011 年 10 月 7 日 ( 週五 ). 黃崇祐. 我想像中的教學助理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 協助教學 (1). 老師秘書 (2). 維基百科:教學助理,由校內研究生擔任協助教師 教學 ,課程中如實習或實驗課皆會有一 至 兩名 TA ,如採大班教學,由教授擔任 教學 ,而教學助理則是幫忙教授分組實 作 或實驗等事項。.
E N D
教學協助工作要領 2011年10月7日(週五) 黃崇祐
我想像中的教學助理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協助教學 (1) 老師秘書 (2)
維基百科:教學助理,由校內研究生擔任協助教師維基百科:教學助理,由校內研究生擔任協助教師 教學,課程中如實習或實驗課皆會有一 至兩名TA,如採大班教學,由教授擔任 教學,而教學助理則是幫忙教授分組實 作或實驗等事項。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簡稱TA)乃是協助老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研究生或高年級大學生。 大班授課,小班討論 增進老師教學成效 培養研究生教學能力 改善學生學習品質
老 師 TA 學 生
開學前的準備 ●老師教學理念、期待與規範 ●熟悉課程大綱、教材與作業規定等遊戲規則 ●掌握考試、作業、活動等時程 ●認識夥伴,默契建立 ●課務分工 ●設定教學網站、通訊信箱 ●借討論課教室 ●張羅書籍購買、講義印製
首堂課的準備 ● TA自我介紹,說明扮演角色 ●學生相互認識(開放性問題、learning partner) ●修課原因與期待 ●確立遊戲規則,文字化(作業、作弊、缺席、請假) ●發放學生基本資料卡 (姓名、系級、電話、E-mail、照片欄、修課原因與期待等)
作業的指派 ●排定日期,時程儘早公布 ●限制字數,統一撰寫規格 ● TA預擬,主題符合目標 ●由淺入深,內容清楚容易 ●圖表輔助,簡化文字說明
作業的批改 ● TA討論並建立共同評分標準 ●回饋評語和建議 ●作業發還學生
小組專案活動 ●活動專案目標進度追蹤 ●督促、了解與協助小組學生 ●分享階段性成果,檢討修正
考題的預擬與評分 ● TA預擬考題,授課教師調整定案 ●思考測驗核心目的 ●考試日期的決定 ● TA討論並建立共同評分標準 ●改考卷一氣呵成 ●同步批改不同考卷同一道題目 ●學生考卷,謹慎下筆填分數
討論課與總成績的考評 ●學生互評,作為TA評分重要參考 ●檢視學生成績常態分布狀況與總平均分數 ●每位學生最終成績須由授課教師認可 ●授課教師向校送繳成績後礙難調分
● E-mail通知大小事 (條例重點、簡潔扼要、留存備份、建立節奏) ●選擇學生習慣的網路平台 ●促進交流平台的熱絡討論 ●預作討論大綱 、預演練習題 ●思考討論課活動 ●講義輸出 ●設計成績條
小班討論是由TA帶領部分修課的學生 ,進行正課以外的教學活動,以互動、 討論、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思考、發 言與操作。
請你 / 妳回想一下,從小學到目前為止 最喜歡的課堂活動? 最能幫助學習的課堂活動?
7% 38% 55%
BOPPPS模組 Bridge in 暖身、導言 Objective or Outcome 目標 / 結果 Pre-assessmet 先測 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參與式學習 Post assessment 後測 Summary 摘要 / 總結
Bridge in 暖身、導言 幫助學生專注或連結即將要介紹的內容 ●內容類型: 學習的理由、重要性或共通性 故事、個人經驗、引導問題 吸引人的引言或不尋常的事實 連結到已學或將學的內容 ●呈現方式: 提問、說故事、多媒體、遊戲、小活動、簡單說明
Objective or Outcome 目標/結果 具體明確的敘述,而且是可觀察或衡量的 ●設定指標: 誰、將學到什麼、在什麼情況下、學得如何 ●例子: 在課堂結束的口頭測驗中,學生能正確說出至少六 種全球化對臺灣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 (每一面向各兩種)
Pre-assessmet 先測 ●達到作用: 了解學生興趣與能力 聚焦這堂課的目的 提供學生表達複習或澄清的需要 幫助調整內容深度和進度 ●呈現方式: 開放式問題、腦力激盪、小測試
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參與式學習 ●內容類型: 老師與學生之間、同儕之間 ●呈現方式: 提問、回應小卡、小組討論、調查(問卷、舉手、舉牌、電子按鈕)、學習夥伴、讓學生停頓反思、個人報告、與談、討論圈、個案研究、情境模擬
Post assessment 後測 ●達到作用: 了解學生學了什麼,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呈現方式: 選擇題、簡答題、短文、分析情境、問題解決作業 、檢核表、展示、日誌
Summary 摘要/總結 ●達到作用: 總結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整合學習,預告下堂課內容 ●呈現方式: 內容複習、意見紙片、簡短口頭評論、交作業
討論活動模式 小組討論 (小圈) 辯論會 (角色扮演) 大組討論 (大圈、ㄇ型) 趣味活動 (繪圖、搶答) 討論圈 (內、外圈) 網路討論 (On Line)
分組方式 數字:學號、生日、報數、ID 屬性:性別、身高、星座、籍貫 活動:猜拳、抽牌 主題:議題、討論表現、閱讀心得
開啟學生話匣子 ●讓學生先寫在紙上作發言手稿 ●輕鬆小遊戲 ●指定HIGH咖或公平抽籤 ●先抓住有興趣的話題再慢慢拉回 ●積極鼓勵不吐槽 ●有發言有給分,沒發言沒得分
統整、紀錄學生出缺席狀況 與上課表現。
E-mail & Facebook:ab8d2006@yahoo.com.tw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