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02 Views
台灣戰後木工藝品產業的變遷. 學生 : 陳欽川 學 號 : 102859013. 一 、 研究 背景與動機. 1. 台灣 素有家具王國 號稱 , 曾幾何時不復存在 。 因此 , 想探討其形成原因 , 及以因應未來家具產業之變化 。 2. 家具與台灣 戰後木工 藝品 與社會 、 經濟 、 歷史等息息相關 ,所以 家具 的功能 、 從 席地而 坐 ,起居生活 到象徵品味 、 社會地位 。
E N D
台灣戰後木工藝品產業的變遷 學生:陳欽川 學號:102859013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台灣素有家具王國號稱,曾幾何時不復存在。 • 因此,想探討其形成原因,及以因應未來家具產業之變化。 • 2.家具與台灣戰後木工藝品與社會、經濟、歷史等息息相關,所以家具的功能、從席地而坐,起居生活到象徵品味、社會地位。 • 3.因此,探討我國台灣木工藝品的產業文化形成過程,與生活上關係。並從木工藝品的產品設計策略到造形美學著手研究,使得木工藝品的產業界的廠商在木工藝品設計開發方面提升競爭力等有其重要性。
1-1研究目的 • 3、探討台灣戰後木工藝品的造形美學演變 • 1、瞭解台灣戰後木工藝品的源流與變遷的歷史事實。 • 2、對產業文化技術家具過程探討 • 。
1.木工藝品在藝術上的變遷(美學) • 家具設計上有其藝術上意義與目的等呈現 • 例如 • 符號圖騰的象徵意義:植物圖騰的竹、佛教的蓮花,動物圖騰龍、鳳、孔雀、蝙蝠、烏龜,宗教符號吉祥,歷史文物如中國結、翡翠玉,特殊符號八卦五行等。
三峽祖師廟廟中野鳥的雕刻,藝術與文化的結合以超越宗教的意義。林安泰古厝成為台灣家具紅眠床。朱銘抽象、簡約、東方哲學在藝術方面具鄉土情懷感木雕作品(台北文化局,2007)。三峽祖師廟廟中野鳥的雕刻,藝術與文化的結合以超越宗教的意義。林安泰古厝成為台灣家具紅眠床。朱銘抽象、簡約、東方哲學在藝術方面具鄉土情懷感木雕作品(台北文化局,2007)。
台灣原住民神話、歷史、習俗等可見對鳥某種程度崇拜,及自然物簡單信仰如圖騰。台灣原住民神話、歷史、習俗等可見對鳥某種程度崇拜,及自然物簡單信仰如圖騰。
2.木工藝品在宗教上的變遷(風俗習慣、教育、文化)2.木工藝品在宗教上的變遷(風俗習慣、教育、文化) • 宗教儀式、習俗特定意義 • 台灣木雕來自閩南,其土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及宮殿廟宇的應用,供桌、神龕等具藝術上獨特的風格。
藝術在廟宇中人物等的雕刻,如內枝外葉的實與虛交疊雕刻,顯現台灣早期雕刻藝術特性。廟宇正殿的藻井其形式有四角井八角井圓井橢圓井等。藝術在廟宇中人物等的雕刻,如內枝外葉的實與虛交疊雕刻,顯現台灣早期雕刻藝術特性。廟宇正殿的藻井其形式有四角井八角井圓井橢圓井等。
3.木工藝品在技術上的變遷(工廠生產技術、工法)3.木工藝品在技術上的變遷(工廠生產技術、工法) • 製造生產技術演變 • 傳統藝術中傳統工藝美術,木工藝的範圍涵蓋有木雕、家具、神龕、木工、木器製作、匾聯、牌位製作、建築、大木作、小木作榫、鑲嵌畫框、細木工及糕模。
三、研究方法 • 本研究方法在探討歷史研究,採取史料收集,文獻探討,文物專訪及至圖書館、書局、民間資料館、舊書攤、收藏商、中央研究院、文物史料館、社會資料中心及口述歷史調查等單位蒐集。
四、預期成果 • 1讓木工藝品產業文化的變遷歷史明朗化 • 2鑒古知今造成木工藝品產業文化變遷的源流以作為借鏡,供設計師及業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