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新课标 阅读目标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新课标 阅读目标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一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什么?. 1. 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教学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解释”与“理解”. “ 解释 ” 只有一个主体,它的对象完全是一个客体;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对 “ 物 ” 的研究。 “ 理解 ” 有两个主体,各自独立而相互对话;更适合于人文学科对 “ 人 ” 的研究。 —— [ 苏 ] 巴赫金. 设计对话情境 善于倾听对方

kal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课标 阅读目标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标阅读目标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新课标阅读目标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

  2.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什么?

  3. 1. 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4. “教学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 “解释”与“理解” • “解释”只有一个主体,它的对象完全是一个客体;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 • “理解”有两个主体,各自独立而相互对话;更适合于人文学科对“人”的研究。 —— [苏]巴赫金

  6. 设计对话情境 • 善于倾听对方 • 创造和谐氛围

  7. 2.阅读目标应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8. “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内而外 涵养化育

  9.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拌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拌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在大海中永生》

  10. 3.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11. 达成性目标 • 表现性目标 • 过程性目标

  12.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13. “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14. 《桂林山水》教学 • 教师示范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 • 展示关键词语 • 在语境中感受(词-句-段) • 默读,圈点勾画 • 交流感受,多元理解 • 屏示:改成诗行

  15. 《桂林山水》改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6.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 综合性特点?

  17.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18. 感受能力 • 理解能力 • 欣赏能力 • 评价能力

  19. 1.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

  20. 一声 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

  21.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

  22. 2.理性分析也离不开感性

  23. 感性 • 知性 • 理性

  24. 知性—— 把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作为孤立的东西加以分析,只知有分,不知有合 。(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

  25. 3.感性与理性统一, 体现阅读能力的综合性

  26. 梁启超:三步精读法 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

  27. 鸟瞰——解剖——会通 整体——局部——整体 综合——分析——综合

  28. 解剖了一个青蛙,却丧失了整个生命。 —— [英]伍尔芙

  29. 《跨越百年的美丽》 •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30.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31. 4. 理解性阅读与 创造性阅读应该统一

  32. “教学建议”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33. 文本的规定性 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本文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伊萨尔)

  34. 朱自清《春》练习(苏教社) • 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

  35. 怎样理解文章的 一般阅读目标?

  36. 1.什么是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37. 阅读目标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38.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四学段)

  39.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0. 概括: 体会: 理性判断 感性把握 注重结果 注重过程 强调统一 强调自主

  41. 概括: 重结果、重理性、重唯一 体验: 重过程、重感性、重多向

  4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 • 绿色消退了 • 毁灭了大自然 • 这是一场灾难 • 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43. 老舍《济南的冬天》练习(人教社) • 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些精彩的片段?

  44. 王湾《次北固山下》练习(人教社) •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45. 巴金《繁星》练习(苏教社) • 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较一下,你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没有什么不同。

  46. 3.关于质疑、合作、探究

  47. 每个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共同体↓ 共性教学目标

  48. 《修鞋姑娘》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 花钱多点不在乎。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49. 古诗文阅读教学有 哪些问题和对策?

  50. 阅读目标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