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八年级下册复习

八年级下册复习. 考点: 掌握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和举例;无性生殖中能描述扦插、嫁接方式及其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扦条的处理、嫁接成功的关键因素。了解组织培养原理及其优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明确变态发育的概念;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异同;要特别理解鸟卵的结构及共这部分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 人的生殖、发育. 生殖过程:精子、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在子宫形成胚胎,分娩成婴儿。 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kal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八年级下册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八年级下册复习

  2. 考点: • 掌握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和举例;无性生殖中能描述扦插、嫁接方式及其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扦条的处理、嫁接成功的关键因素。了解组织培养原理及其优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 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明确变态发育的概念;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异同;要特别理解鸟卵的结构及共这部分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3. 知识梳理--人的生殖、发育 • 生殖过程:精子、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在子宫形成胚胎,分娩成婴儿。 • 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 青春期发育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生殖器官成熟并出现第二性征;神经系统、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日渐健全;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4. 知识梳理—植物的生殖 • 有性生殖 • 概念: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无性生殖: • 概念: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应用:嫁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 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的。组织培养

  5. 知识梳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 • 卵 幼虫 蛹 成虫(蜜蜂、菜粉蝶、蝇、蚊) •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 卵 若虫 成虫(蟋蟀、蝼蛄、螳螂)

  6. 知识梳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 青蛙发育过程(变态发育、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 生殖与发育离不开水生环境

  7. 知识梳理—鸟的生殖和发育 • 鸟卵的基本结构:胚盘、卵黄、卵黄膜、卵白、卵壳、气室 • 卵细胞的营养部分:卵黄、卵白 • 起保护作用的部分:卵壳、卵壳膜 •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 受精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 • 鸟类的生殖发育一般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8. 练习 • 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 ) • A 卵黄 B 胎盘 C 输卵管 D 子宫 • 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将会( ) • A 失去生殖能力 B 失去妊娠能力 • C 月经仍然存在 D 失去生育能力

  9. 园艺师能让一株杜鹃花同时开放多种形状、多种花色的花,其所采用的技术是( ) • A 组织培养 B 扦插 • C 嫁接 D 种子繁殖 • 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其发育过程为( ) • A 变态发育 B 完全变态发育 • C 不完全变态发育 D 胚后发育

  10. 鸟卵是一个细胞,在各个结构中真正构成卵细胞的是( ) • A 卵壳、卵壳膜、卵黄 • B 卵壳、卵白、卵黄 C 卵壳膜、卵黄膜、胚盘 D 卵黄膜、卵黄、胚盘

  11. 基础过关 • 睾丸的作用是( ) • A 输送精子 • B 分泌黏液 • C 分泌雄性激素 • D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 A 利用根繁殖 B 利用茎繁殖 • C 利用叶繁殖 D 利用种子繁殖 • 在鸟类的繁殖行为过程中,一定具有的行为是( ) • A 交配、筑巢、育雏 B 求偶、筑巢、孵卵 • C 求偶、交配、产卵 D 求偶、孵卵、育雏

  13. 考点: • 了解遗传现象和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染色体同基因、基因同性状的关系;了解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的概念及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认识觉的遗传病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了解变异现象及其原因;了解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在中考中,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常作为考查的内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常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14. 知识梳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性、行为方式 •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 基因决定性状

  15. 知识梳理—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 基因的概念: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 染色体概念: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叫染色体。 • 染色体的组成:蛋白质和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 特点:在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都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都减少一半。 •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16. 知识梳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基因种类: • 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 隐性基因:用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遗传病: • 概念: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 • 禁止近亲结婚: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17. 知识梳理—人的性别遗传 • 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表示 • 男性:44+XY 女性:44+XX •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 生殖细胞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表示为:22+X • 男性的精子有两种表示为:22+X或22+Y

  18. 知识梳理—生物的变异 • 概念:指亲代与子代间和子代的个体间的差异。 • 种类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传给后代的变异叫可遗传的变异 • 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不能传给后代的变异叫不遗传的变异。 • 从变异对生物存在的意义分: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 变异在进化上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19. 练习 • 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 • A 2N 2N 2N B N N N • C N 2N N D 2N N 2N

  20. 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其后代( ) • A 全部都是高茎豌豆 • B 全部都是矮茎豌豆 • C 一半是高茎豌豆,一半是矮茎豌豆 • D 以上的答案都不正确

  21. 右图中是生物体细胞中一对基因A和a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右图中是生物体细胞中一对基因A和a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和a分别表示基因和基因。 • 2)如果A 来自于父方,则a来自于。 • 3)如果父母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有种,子女中出现aa的变异类型属于。

  22. 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 A 坏血病 B 艾滋病 C 白化病 D 巨人症 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 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 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 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3. 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基因组成是Aa,女的基因组成是aa,那么他们的子女基因组成可能是( ) • A AA aa B Aa aa‘ • C AA Aa aa D aa

  24. 人的体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生殖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条? • A 46 23 16 23 46 • B 46 0 46 23 23 • C 46 0 0 23 46 • D 46 0 23 23 23

  25. 人类六指是由显性基因(H)控制,正常(五指)是由隐性基因(h)控制,现有一对夫妇,男性的基因组成是(Hh),女性的基因组成是(Hh),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人类六指是由显性基因(H)控制,正常(五指)是由隐性基因(h)控制,现有一对夫妇,男性的基因组成是(Hh),女性的基因组成是(Hh),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子代中为六指性状的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 2)这对夫妇所生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 • A 100% B 75% C 50% D 25% • 3)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 种精子,可表示为 ;母亲产生种卵细胞,可表示为。 • 4)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部位。

  26. 健康生活 • 主要考点: • 能够识别传染病,并说出传染病的特点; •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 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 • 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 • 理解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

  27. 能够说出一些常用非处方药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够说出一些常用非处方药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 会运用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来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 • 关注健康问题,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尝试综合主人自己的健康状况。 • 认识心理健康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 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选择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28. 知识梳理—传染病 •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 特点:流行性、传染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 传染病的类型:寄生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蛲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29. 知识梳理—传染病 •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0. 知识梳理—免疫 • 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溶菌细胞。溶解、吞噬病原体。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1. 知识梳理—免疫 • 免疫类型: • 非特异性免疫:第一和第二道防线 • 特点: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 特点: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 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 抗体: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32. 知识梳理—免疫 • 免疫 • 概念:免疫是人本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失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 功能: 1)防御感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自身稳定: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33. 知识梳理—计划免疫 • 计划免疫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 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 意义 :预防传染病的简便易行的手段;保护儿童的健康的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34. 知识梳理—用药和急救 • 用药安全: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危害)。 • 药物种类:处方药:只能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不需按医师处方即可以购买,并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

  35. 知识梳理—用药和急救 • 急救的方法 • 1)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 2)胸外心脏挤压 • 3)出血后的止血 • 动脉:近心端止血 • 静脉:远心端止血 • 毛细血管:指按法止血

  36. 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 评价自己的健康 • 健康的概念: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 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 1)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2)合理宣泄自己心中的烦恼 • 3)找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

  37. 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

  38. 练习 • 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 ) • A 病原体 抗原 B 病原体 抗体 • C 抗原 抗体 D 传染源 病原体

  39. 下列用药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为使病情好转,可加大服用剂量 • B 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 • C 服药时间饭前饭扣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 D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

  40. 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是。 • 2)乙在患病前是,患病后是。 • 3)微丝蚴是。 • 4)蚊子是。

  4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 • 1)当我们看到标有“OTC”字样,用于自我治疗的药物属于药。 • 2)如果你遇到同伴因触电而停止呼吸,首先请设法拔打号码为的急救电话,然后实施帮他恢复呼吸。如果伴有心脏停止跳的症状,一定要采用进行救助。 • 3)如果有人遇到车祸,出现意外出血,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42.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 B 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 • C 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 • D 肝炎病毒抗体能抗肝炎病毒

  43. 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 A 抗原 B 抗体 • C 病原体 D 疫苗

  44. 下列关于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 为预防流行性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 B 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 C 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 • D 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