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急救小常识

急救小常识. 1 、鱼骨卡喉 2 、吃东西被噎 3 、食物中毒 4 、醉酒 5 、烧伤、烫伤 6 、外伤与外伤出血. 7 、踝关节扭伤 8 、中暑 9 、晕厥 10 、常见疾病 11 、心肺复苏 12 、日常急救常识. 目 录. 1、 鱼骨卡喉. 错误的做法 :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青菜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该方法在的确能有效地帮助一些卡住小的鱼骨,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加上醋酸会使食管灼伤。.

kale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急救小常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救小常识

  2. 1、鱼骨卡喉 2、吃东西被噎 3、食物中毒 4、醉酒 5、烧伤、烫伤 6、外伤与外伤出血 7、踝关节扭伤 8、中暑 9、晕厥 10、常见疾病 11、心肺复苏 12、日常急救常识 目 录

  3. 1、鱼骨卡喉 • 错误的做法: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青菜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该方法在的确能有效地帮助一些卡住小的鱼骨,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加上醋酸会使食管灼伤。

  4. 鱼骨卡喉 • 正确做法: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别人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的前部分,在亮光下仔细查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尽可能发现鱼刺,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 • 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应去医院就诊。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在意。

  5. 2、吃东西被噎 • 气道异物: 手捏喉咙,脸色发紫,面容窘迫、恐惧等是气道异物的典型症状。

  6. ①用力咳嗽法。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咳出。①用力咳嗽法。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咳出。 • ②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将右手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左手紧握右手,然后用力向内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即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

  7. 、拍击(背)法: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位,病人头要低于躯干,一手放置于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拍击(背)法: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位,病人头要低于躯干,一手放置于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

  8. 3、食物中毒的表象与救护 (一)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或是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发芽的土豆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可见个别发病也可见集体中毒(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9. (二)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最后可致休克。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迅速拨打120,送往医院治疗。(二)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最后可致休克。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迅速拨打120,送往医院治疗。

  10. 4、 醉 酒 • 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 • 酒醉者昏迷时应让其平躺,头侧一边,防止呕吐误吸 • 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 • 若出现全身红疹、风团,多数为过敏反应,可将其送附近公立医院处理。

  11. 5、烧伤/烫伤 • 最常见的是热力烧伤,如热液、热蒸汽、火焰等;其次是化学烧伤,如强酸、强碱、干石灰等。 • 烧(烫)伤深度估计: 一度:最轻。仅伤及皮肤表层,局部红肿、灼痛 二度:真皮也被破坏,局部并起水泡,疼痛剧烈 三度:最重。伤及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

  12. 5、烧伤/烫伤 • 正确做法: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20分钟左右,再去涂烫伤膏,以减轻烫伤程度。 • 立即将覆盖在伤处的衣裤剪开,以避免使皮肤的烫伤变重 (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可强硬撕开,防止表皮剥脱,不利于恢复)  • 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膏伤口,以防引起感染。 • 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

  13. 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以免表皮剥脱使皮肤的烫伤变重。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以免表皮剥脱使皮肤的烫伤变重。 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特别提醒: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如头面、颈部,特别是小孩子,容易发生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而不应浪费时间冲水

  14. 6、外伤与外伤出血 • 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 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 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15. 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缓慢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其后由于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逐渐减慢,危险性也较小。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缓慢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其后由于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逐渐减慢,危险性也较小。 止血方法:抬高患肢可以减少出血,如在出血部位放上几层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等,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动脉出血:血液随心脏搏动而喷射涌出,来势较猛,颜色鲜红,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    动脉出血急救,一般用间接指压法止血。即在出血动脉的近端,用拇指和其余手指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因手指容易疲劳,不能持久,所以只能是一种临时急救止血手段。应紧急求救120或一边送往医院救治。

  16. 止血部位 • 头顶部出血:耳屏前上方1.5厘米处,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 颜面部出血: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接处,拇指压迫面动脉。 • 手掌出血: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 手指出血:患肢抬高,用拇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 • 大腿出血:腹股沟中点侧内侧的下方,用拳头、掌根或手肘压迫股动脉。

  17. 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特别提醒!!!

  18. 刀割伤 • 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 • 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 若不洁物的刺伤或生锈的刀割伤则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 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断指,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同人一起去医院救治。

  19. 1、长筒袜: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 2、领带:在骨折时,可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 • 3、干净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 4、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 5、杂志、尺、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 • 6、保鲜膜:除去表面几圈后,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暂时的保护作用,保鲜袋也可起类似作用。

  20. 7、踝关节扭伤 • 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 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 • 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如果剧痛难忍,脚无法触地怀疑有骨折,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21. 头部撞伤 • 若伤员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转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 •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人不慎摔倒,后枕部着地,或运动打球时撞到头部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有时甚至可以看到鼻孔有清亮的脑脊液流出来。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因此,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22. 中 暑 • 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或用冰袋外敷,以迅速降低体温。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

  23. 正确处理示意图:

  24. 突然晕厥: 正确急救措施: 1、立即将病员放平,松开紧身衣扣、并将双 下肢抬高,呈头低脚高位,以利于畅通呼吸和 增加脑部血供,同时查看病员呼吸和脉搏。 2、让病员处于空气流通处,如还在晕厥中还应立即掐人中、合谷穴,另外还可让病员嗅氨水,都有助于恢复意识。 3、清醒后,如有条件,还可饮热咖啡或热糖水一杯。 4、晕厥好转后不要急于站起,以免再次晕厥,必要时由他人扶着慢慢起来。

  25. 发现病人恶心呕吐时,应迅速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使呕吐污物吐到体外,以免仰卧误入肺内,妨碍呼吸,并想起其他严重症状。发现病人恶心呕吐时,应迅速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使呕吐污物吐到体外,以免仰卧误入肺内,妨碍呼吸,并想起其他严重症状。 发现晕厥病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发生抽搐等症状时,很明显就是心源性晕厥,必须马上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为了预防低血糖性晕厥,平常应注意营养,有规律地进食三餐,生活节奏正常,适度运动,保持充分的睡眠

  26. 药物中毒 • 误服安眠药或其他毒性大的药物,轻者有头痛、嗜睡、眩晕、恶心、呕吐等表现;重者会出现昏睡不醒、体温下降、脉搏弱等症状。 • 服药早期,可先喝几口淡盐水,然后用催吐,用筷子或汤匙压患者舌根部引吐,吐后灌一大杯温凉的水再次引吐,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吐出。 • 若服药已超过6小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一并携带误食的药物,有助于医生诊断、治疗。

  27. 鼻出血

  28. 若是小孩,捏住鼻翼时应嘱张口呼吸,防治发生窒息。若是小孩,捏住鼻翼时应嘱张口呼吸,防治发生窒息。

  29.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 脊柱损伤:硬担架,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 后伸、扭曲。 • 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卧位。 • 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 • 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 • 呼吸困难病人:坐位。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 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 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 • 无法辨别损伤部位时切忌改变伤者的体位,受伤后的体位往往是伤者自我保护的体位,此时应保持原体位将其移至担架送往医院。

  30. 十六、脊柱骨折 脊柱损伤病人 • 应由3~4人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平卧在木板上,并用绷带加以固定。伤者最好取俯卧位,并在胸腹部放一软枕。严禁采用“搬头搬脚”的抬抱方式移动或搬运伤者,也禁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

  31. 电 击 伤 正确急救处理: (1)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 (2)立即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心跳状况,如心跳十分微 弱或刚停止,在现场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心肺复苏。 (3)急救的同时,应马上拨打120, 送医院继续救治。

  32. 心 肺 复 苏 呼吸停止 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 心脏胸外按压法

  33. 特别注意 • 若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34. (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 5.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 。

  35. 6.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6.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36.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4、按压频率100次/分;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37.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38. 常见疾病发作处理 • 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咳嗽,面部苍白或发紫,心率增快 ,大汗淋漓 。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 。 2、马上询问病人并寻找病人口袋,抽屉,包包等有没药物,如喷雾瓶、哮喘发作的药等,找到药交给病人使用,或按说明书给予处理。 3、若找不到药应立即向120呼救,或直接去医院救治。

  39. 心脏病发作处理 • 心脏病发作症状:胸部似被绳子捆紧样地难受,胸部剧烈疼痛或憋闷 1、先解松领带、皮带、钮扣、取出口内的假牙等,调整体位,保持比较缓和的姿势,保持安静,马上叫救护车 。 2、检查病人身上是否有备用药,若有硝酸甘油可将其含在舌头下面。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并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

  40. 如果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且中途不能停顿,须持续到医院。如果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且中途不能停顿,须持续到医院。

  41. 癫痫发作 • 癫痫发作时来得很突然,有些会有轻微的脸部肌肉抽动、双眼斜视、口吐白沫等症状。如有呼吸障碍、连续发作、受伤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让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窒息。同时还要把病人下颌托起,以防堵塞气管。 • 随后,找一把金属调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东西塞进他的上下牙之间,最好在硬东西上裹一层毛巾或手帕,以免咬掉牙齿,最终防止舌咬伤。 • 请勿强行约束病人抖动的肢体,以免造成伤害﹙如骨折﹚

  42.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 • 异物入眼时,最忌讳用手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

  43. 正确处理:先冷静下来,慢慢睁开眼睛,如果进入的部位较浅,异物可能会随着眼泪流出来,如果没有流出来,就让别人帮忙轻轻地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正确处理:先冷静下来,慢慢睁开眼睛,如果进入的部位较浅,异物可能会随着眼泪流出来,如果没有流出来,就让别人帮忙轻轻地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

  44. 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如果有条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擦去异物后,让其闭目休息,尽快消除眼睛不适之感。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及时送医院处理。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如果有条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擦去异物后,让其闭目休息,尽快消除眼睛不适之感。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及时送医院处理。

  45. 三、小飞虫钻进了耳道: •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人也会很心急自然地用手指或其他东西迫切地去掏它出来,但是这样做法会导致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就可引起听力下降,伤害更多一点。

  46. 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橄榄油或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手电筒照射试图将小虫引出来,如不行就用耳勺或用干净的小镊子把异物夹出来。若上述方法无效,切不可鲁莽强取,以免伤及病人的耳道和鼓膜,特别是已经出现耳痛症状,应赶快带病人去医院耳科进行处理。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橄榄油或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手电筒照射试图将小虫引出来,如不行就用耳勺或用干净的小镊子把异物夹出来。若上述方法无效,切不可鲁莽强取,以免伤及病人的耳道和鼓膜,特别是已经出现耳痛症状,应赶快带病人去医院耳科进行处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