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96 Views
第六讲 产权理论. 产权的含义. “ 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 关于 “ 社会强制 ” 政府、行为规范以及通行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为什么需要 “ 社会强制 ” ? (人的机会主义) 使用 “ 社会强制 ” 的方向:保护还是削弱产权? 关于 “ 选择的权利 ” 什么是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 ( 机会成本 ) 选择是 一种决策又是一种约束. 新帕尔格雷夫词典(阿尔钦). 从产权功能的角度:产权是一种工具 界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能够准确预期对方的行为选择; 解决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和产权界定不清晰有关.
E N D
“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关于“社会强制” 政府、行为规范以及通行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为什么需要“社会强制”?(人的机会主义) 使用“社会强制”的方向:保护还是削弱产权? 关于“选择的权利” 什么是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机会成本) 选择是一种决策又是一种约束 新帕尔格雷夫词典(阿尔钦)
从产权功能的角度:产权是一种工具 界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能够准确预期对方的行为选择; 解决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和产权界定不清晰有关 Demsetz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产权的社会性 Furubotn
产权就是人们对财产这种客体发生的责、权、利的关系。它包括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 四权一体(Bundle) 产权就是广义的所有权(Ownership),两者并没有实质区别。事实上,两词在经济学著作上经常是混用的。 Property rights
可分解性:产权是可以细分的,产权的细分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可分解性:产权是可以细分的,产权的细分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 排他性:就是产权的独占性与垄断性,是甲的,就不可能是乙的。排他性的基础是产权的界定是明晰的。 可让渡性:可交易或转让的特性。如产权的全部权利的永久让渡;产权的部分权利在一定时期内的让渡。 产权的特征
人口少,资源丰富,不必界定产权→人口增加,资源相对稀缺→单个群落开始不许外来者分享资源,排他性公有产权建立→内部成员滥用资源会使资源枯竭(公共地悲剧)→内部成员进一步界定产权,私有产权产生。人口少,资源丰富,不必界定产权→人口增加,资源相对稀缺→单个群落开始不许外来者分享资源,排他性公有产权建立→内部成员滥用资源会使资源枯竭(公共地悲剧)→内部成员进一步界定产权,私有产权产生。 诺斯与托马斯:人口增长论
某种资源的市场价值升值,对该资源的产权界定将有利可图,人们确立排他性产权,外部性内部化,私有产权产生。某种资源的市场价值升值,对该资源的产权界定将有利可图,人们确立排他性产权,外部性内部化,私有产权产生。 见案例:加拿大北部印第安部落土地私有权的产生。 德姆塞茨:商业活动增加,资源稀缺
18世纪早期以前,印第安人获取海狸肉和毛皮只是为了消费。18世纪早期以前,印第安人获取海狸肉和毛皮只是为了消费。 由于资源很丰富,外部性并不存在,排他性也并未出现,此时,海狸的市场价值为0(不用于交换)。 后来随着毛皮贸易发展,对海狸的需求上升,致使其价值上升,此时外部性产生,有了对狩猎者行为进行控制的必要,否则就会使海狸这种资源枯竭。 于是印第安人原则是在其所狩猎地带的树上烧一个痕迹来作为标记。此时排他性的私人产权就出现了。 案例
产权按排他性可以分为公有产权,团体产权和私有产权产权按排他性可以分为公有产权,团体产权和私有产权 影响排他性程度的成本:内部控制成本和确立排他性产权的成本(为维护排他性权利、抵御外来者侵权行为而支付的成本) 费尔德:排他性成本
一个由N个人或家庭,拥有R单位资源的模型,资源分割方式:一个由N个人或家庭,拥有R单位资源的模型,资源分割方式: 把R单位资源作为一个整体 将总资源分成若干等分,分别由若干个人或家庭占有 将资源分成N等分 费尔德利用以上成本分析了对总资源进行分割并排他性占有的共同体的数目和规模
当外生变量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成本降低时,新的均衡会导致共同体规模变大,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共同体数量减少当外生变量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成本降低时,新的均衡会导致共同体规模变大,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共同体数量减少 当由于技术变革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排他性收益提高时,共同体数量会增加,规模则减少 如果非法侵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确立排他性的成本升高,则共同体数量会减少,而规模会增大
假想一个没有政府和法院的条件下,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产权,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维护,虽然他从维护产权中获利,但成本很高假想一个没有政府和法院的条件下,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产权,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维护,虽然他从维护产权中获利,但成本很高 国家具有规模经济 考特和尤伦:国定产权
资源的稀缺 具有外部性内在化的利益上的激励机制 产权如何产生?
私有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排他性选择的权力。私有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排他性选择的权力。 私产制度的产生一定是由于:人们需要争夺稀有的资源;集体产权无法有效保护资源。 私有产权
公共产权是为全社会范围内的成员所自然享有,无须任何条件的产权。公共产权是为全社会范围内的成员所自然享有,无须任何条件的产权。 其特征包括: (1)非排他性:任何社会成员都无权排斥他人享用公共产品或服务。 (2)不可分割性:公共产权不能具体分割到每个社会成员; (3)不可转让性:法人和自然人都不具备拥有公共产权的条件。 公共产权制度就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来克服公共产权的“Free Rider”行为。 公共产权
社团产权是部分人共同拥有的产权 其特点如下: (1)在社团内部无排他性; (2)对社会外部具有排他性; (3)社团成员取得社团产权须支付一定费用或具备一定条件; (4)社团产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社团产权的转让受到限制。 社团产权
又称法人产权,指公司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各项权能。是介于私有产权与社团产权之间的一种产权。又称法人产权,指公司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各项权能。是介于私有产权与社团产权之间的一种产权。 其特点是: (1)产权主体明确:所有者、公司法人和经营者 (2)产权边界清晰: 包括两个方面: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法人财产权;在公司内部,对其产权的进一步分解 公司产权
国有产权指产权主体为政府的产权。中央政府是国有产权的真正主体,而地方政府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权限内拥有国有产权国有产权指产权主体为政府的产权。中央政府是国有产权的真正主体,而地方政府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权限内拥有国有产权 其特点是: (1)排他性:未经政府授权,任何法人和自然人无权要求分享国有产权; (2)不可分割性; (3)不可转让性。如已转让,则不属于国有产权。 国有产权
减少不确定性 外部效应解决方法 产权的激励功能 产权的约束功能 产权的资源配置 产权的收入分配 产权的基本功能
最重要的是要相对于政府来给老百姓和公司提供产权保护,即防止政府不同部门使原来合法的东西一夜之间变得不合法。 产权保护:代议制民主、中产阶级和司法独立 产权的保护:陈志武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小偷? 为什么公用的东西最容易损坏? 为什么有滥捕、滥伐、滥垦、滥采、滥用等现象?其结果又如何? 继续思考
队生产理论是由Alchian和Demsetz在1972年提出来的。队生产理论是由Alchian和Demsetz在1972年提出来的。 队生产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生产是团队的生产,协作生产的成员之间的行为和活动相互影响,则有可能产生“偷懒”和“Free Rider”,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将企业的产权结构转化为一种可监督的结构,而监督人必须拥有剩余索取权。 Team Production
合同不完备的理由: 预见成本 缔约成本 证实成本
在初始合同未规定的所有情况之下的决策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在初始合同未规定的所有情况之下的决策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 与以往产权理论强调剩余索取权不同的是,不完全合约理论强调剩余控制权
在合同不完全的环境中物质资本所有权是权力的基础,而且对物质资产所有权的拥有将导致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因此企业也就是由它所拥有或控制的非人力资本所规定。
假设某企业可以产生的可证实的货币收益y,但企业家拥有不可证实且又不可让渡的在职私人收益ι,从而导致单纯追求货币利益的资本家与同时追求货币和私人利益的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假设某企业可以产生的可证实的货币收益y,但企业家拥有不可证实且又不可让渡的在职私人收益ι,从而导致单纯追求货币利益的资本家与同时追求货币和私人利益的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怎样实现总收益(y+ι)最大化? GHM的第二代模型
科斯把“雇主与雇员”比喻为“主人与仆人”,以揭示出物质资本所有权在企业中的决定作用。 德姆塞茨解释了为什么共有财产不如私有财产管理有效,其核心思想是产权的分配可以解决搭便车的问题。 阿尔钦与德姆塞茨产权是为了解决团队生产的激励问题 威廉姆森也强调了企业中资本家对工人形成“权威关系”,虽然他未加论证,但在他的模型中,资本家作为雇主已经包含其前提中。 对产权理论的贡献
阿洪(Aghion)和博尔顿(Bolton)首次将PRT的思想应用于金融契约理论。他们在一个不完全契约的框架下考虑了公司控制权在资本家(债权人)和企业管理者(债务人)之间的转移问题,基本结论是:如果一方的个人利益与总利益不是单调增长的,那么就应该将控制权转移给对方;如果双方的利益都不与总利益单调增长,那么相机控制(contingent control)是最优的。 理论运用之二:公司金融
MM定理(1958)假定在没有税收、没有交易成本和没有破产成本以及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与公司资本结构没关系。MM定理(1958)假定在没有税收、没有交易成本和没有破产成本以及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与公司资本结构没关系。 由于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资本结构存在最优点:利息带来的税收减免的边际收益正好与债务带来的破产概率上升的边际成本相抵销。 对公司金融理论的贡献
罗斯(1977)则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指出,项目好的企业家往往会利用高债务融资,因为其不怕破产;而项目不好的企业家则更愿意用股本融资。因此,债务比例是一个信号。罗斯(1977)则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指出,项目好的企业家往往会利用高债务融资,因为其不怕破产;而项目不好的企业家则更愿意用股本融资。因此,债务比例是一个信号。 对公司金融理论的贡献
梅耶斯和迈基鲁夫(1984)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排序假说“。其基本观点是: 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公司更喜欢从内部融资( 留存收益或折旧) 如果某家公司必须进行外部融资,它会对其能发行的证券进行排序,首先是最安全的债券,然后是有些风险的债券、可转换债券、优先股,最后才是普通股。
詹森、麦克林(1976)指出资本结构是企业家降低代理成本的结果。詹森、麦克林(1976)指出资本结构是企业家降低代理成本的结果。 詹森(1986;1993)认为债务可以产生对经理人的激励,从而减少“自由现金流”问题;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由消除管理者获取私人收益的边际收益等于产生风险行为的边际成本那一点 。 对公司金融理论的贡献
上面的问题可以用经典的激励理论解决:即提供给管理者一个激励计划:让其薪水与企业业绩挂钩。上面的问题可以用经典的激励理论解决:即提供给管理者一个激励计划:让其薪水与企业业绩挂钩。 所以詹森他们有个问题没有回答:即为什么用资本结构而不是激励计划解决代理问题呢? 对公司金融理论的贡献
不完全合约理论指出了正是由于股权和债权的不同控制权行使方式形成了企业的现有的资本结构 。 对公司金融理论的贡献
政府何时应该自己提供一项服务,何时又该将服务外包出去?政府何时应该自己提供一项服务,何时又该将服务外包出去? 假定政府的采购契约是不完全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不明确的,既可以任命一个官员来提供,也可以外包给私人来提供。他们认为,由于私人对提供服务的资产具有剩余控制权,因此比官员更有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激励,但是私人会过于降低成本而忽略成本降低对质量提高的逆向效应。因此,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最佳范围是,如果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对质量提高的逆向效应可以得到控制,或者提高质量很重要,或者官员对利益集团的庇护问题很严重时,就应该对公共服务采取私有化措施;反之则服务由政府内部提供。 理论运用之三:政府采购与公用事业民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