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第六章 雌配子体

小麦. A. B. C. D. E. F. 第六章 雌配子体. 第一节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一、胚囊的发育: 蓼型(正常型) : 合点端的 MeSP 发育, 3次核分裂 ,  2--核胚囊、4--核胚囊、8--核胚囊, 发育为 7—细胞胚囊 。. 二、成熟胚囊的结构. (一)助细胞:2个  细胞壁不完整,珠孔端壁较厚,内突  丝状器,合点端渐薄,至缺乏 细胞壁。  核位于中央或偏向珠孔。 细胞质集中于珠孔端 mp 。  寿命较短,受精后解体消失。 助细胞功能 : ① 吸收、转运营养到胚囊中

kaiy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雌配子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麦 A B C D E F 第六章 雌配子体 第一节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一、胚囊的发育: 蓼型(正常型): 合点端的MeSP发育,3次核分裂, 2--核胚囊、4--核胚囊、8--核胚囊,发育为7—细胞胚囊。

  2. 二、成熟胚囊的结构 (一)助细胞:2个 细胞壁不完整,珠孔端壁较厚,内突 丝状器,合点端渐薄,至缺乏细胞壁。 核位于中央或偏向珠孔。细胞质集中于珠孔端mp。 寿命较短,受精后解体消失。 助细胞功能: ①吸收、转运营养到胚囊中 ②合成、分泌向化性物质,引导花粉管向胚囊定向生长Ca2+ ③受精时,一个助细胞退化,是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场所。

  3. 不同植物的助细胞丝状器

  4. (二) 卵细胞:1个 与两个助细胞成三角形排列。 高度极性,珠孔端(mp)壁厚,合点端(cp)渐薄,形成具蜂窝状或不具细胞壁。mp有大液泡,核、质多偏于cp。 卵器

  5. 珠孔端 (三)中央细胞:1个 最大细胞,高度液泡化,具2个极核,融合次生核。mp无细胞壁,cp有壁。通过胞间连丝与卵细胞、助细胞、反足细胞相连。 (四)反足细胞:3—多个 代谢活跃,主要功能--吸收营养并运到胚囊。 合点端

  6. 向日葵

  7. 周缘细胞 2N 孢原细胞 图解——蓼型胚囊发育过程 有丝分裂 形成一部分珠心 胚囊 母细胞 2N 大孢子 四分体 N 减数分裂 三个消失 合点端的 发育 生长 造孢细胞 2N 单核胚囊 N 1个卵细胞N 2个助细胞N 7细胞或 8核胚囊 N 核有丝分裂 3次 1个中央细胞(含2个极核N, 或1个次生核2N) 3个或多个反足细胞N

  8. 第二节 胚囊发育的类型 按参与形成胚囊的大孢子核的数目: 单孢胚囊、双孢胚囊、四孢胚囊 一、单孢子胚囊: 大孢子四分体3个退化,一个形成胚囊,eg 小麦。 (一)蓼型:大多数植物 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

  9. (二)待宵草型:柳叶菜科植物 • 珠孔端的大孢子发育。 • 大孢子核进行2次分裂,形成4—细胞胚囊: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1个中央细胞(1个核),无反足细胞。

  10. 二、双孢子胚囊: 二个大孢子核参与胚囊的发育。 MMC meiosis二分体,一个退化,另一个形成二核细胞。分裂2次4-核胚囊、8-核胚囊,成熟胚囊。 (一)葱型:百合科葱属植物、泽泻科等 二分体中,合点端的发育 (二)英地百合型:百合科英地百合属 二分体中,珠孔端的发育

  11. 减数分裂 三、四孢子胚囊: 减数分裂四个大孢子核都参与胚囊的形成。 (一)五福花型: 五福花属、郁金香属、榆属等植物 四核大孢子中,二核在合点端,二核在珠孔端,2+2排列。

  12. (二)椒草型:披针叶铁苋菜、草胡椒等 核呈1+1+1+1排列,各分裂2次,成16个核,成熟胚囊:1个卵细胞,1个助细胞,8个极核,6个边缘细胞。

  13. (三)皮耐亚型:皮耐亚科、大戟科某些属等 四个大孢子核呈1+1+1+1排列,各分裂2次,成16个核,成熟胚囊:每侧1个卵细胞(仅珠孔端的有功能),2个助细胞,4个极核。

  14. (四)白花丹型:蓝雪科的某些属 四个大孢子核呈1+1+1+1排列,各分裂1次8个核,成熟胚囊:1个卵细胞(仅珠孔端的有功能),1个反足细胞,2个在胚囊周缘,4个极核。

  15. (五)德鲁撒型:对叶拟天胡荽、小白菊等 四个大孢子核呈1+3排列,各分裂2次,成16个核,成熟胚囊: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11个反足细胞。

  16. (六)贝母型:百合科、芸香科胡椒属、菊科天人菊属等植物(六)贝母型:百合科、芸香科胡椒属、菊科天人菊属等植物 减数分裂 • 大孢子核呈1+3排列。 • 分裂时,mp二个核;cp三个核边融合边分裂二个三倍体核,即4-核胚囊。 • 再分裂8-核胚囊,7-细胞成熟胚囊。 4-核胚囊 8-核胚囊

  17. D E F C B A G K J H I

  18. 百合孢原细胞—大孢子母细胞

  19. 百合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末期 百合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I—中期

  20. 第一次四核时期 大孢子核 1+3排列

  21. 第二次4核时期 4个核在分裂的中期或后期

  22. 8核胚囊

  23. (七)小蓝花丹型:小花鸡娃草 减数分裂 4-核胚囊 成熟胚囊 • 大孢子核呈1+3排列。 • 分裂时,mp二个核,cp三个核边融合边分裂二个三倍体的核,即4-核胚囊。 • 形成3-细胞成熟胚囊。

  24. (八)除虫菊型:除虫菊 四个大孢子核呈1+2+1排列

  25. 第三节 一种新型胚囊 及雌配子体演化的假说 • Williams & friedman(2002,03,04) 睡莲科、五味子科和八角科----古老的A pl 成熟的F.gp由四个细胞/四核组成。 这种单孢子的胚囊由cp MeSP发育(待宵草型:mp MeSP发育) 组件假说(modular hypothesis):认为较原始的A pl F.gp具四细胞/四核的结构形式。七细胞/八核蓼型胚囊是由四细胞衍生的。A pl F.gp是由组件module,即四核一组的结构单位构成的。

  26. 第四节 卵器与雌性生殖单位 卵器:卵细胞与两个助细胞作为一个结构单位 雌性生殖单位:(Dumas et al,1984)包括卵器和中央细胞,在双受精过程中作为一个功能单位。 完成以下任务: ①吸引和接受花粉管 ②使精细胞释放到雌配子体中适当的位置 ③转移雄配子 ④促进卵和中央细胞与雄配子的融合 特点:暂时性的,至受精结束。

  27. 第五节 有吸器功能的胚囊 胚囊生长到胚珠组织外,形成具有吸收营养物质功能的结构,胚囊吸器。寄生植物中常见。

  28. 檀香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