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k likes | 1.44k Views
基础与创造. -- 中国数学教育的明天.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张奠宙 2005. 1.14 杭州. 东西方数学教育的融合. 趋势:相互学习,寻求平衡。 西方:强调个性创造 东方:重视统一基础 “ 基础 + 创新 ” = 优质教育. 课程教学改革的 五大关系.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会议 (中国教育报报道, 2004 年 2 月) 1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的关系 2 。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3 。 学科系统和学科交叉的关系 4 。 个人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5 。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基础 + 创造.
E N D
基础与创造 --中国数学教育的明天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张奠宙 2005. 1.14 杭州 4
东西方数学教育的融合 趋势:相互学习,寻求平衡。 • 西方:强调个性创造 • 东方:重视统一基础 “基础 + 创新”= 优质教育 4
课程教学改革的五大关系 •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会议 (中国教育报报道, 2004年2月) 1。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的关系 2。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3。 学科系统和学科交叉的关系 4。 个人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5。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基础 + 创造 4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7月在丹麦召开 • 没有新的口号 数学家和数学教育之间的平衡 数学教育力量与实践之间的平衡 数学接受学习和建构主义之间的平衡 • 中国参加者增加。列第三位。45分钟演讲: 张奠宙、戴再平:“中国的双基教学和开放题”。 刘意竹:教科书的编写 小组召集人: 李俊、鲍建生; 范良火, 蔡金法。 • 2008年在墨西哥城 4
张奠宙、戴再平在哥本哈根演讲: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与开放题张奠宙、戴再平在哥本哈根演讲: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与开放题 4
新书一《华人如何学习数学》 • 中国人第一本英文 数学教育著作 主编 范良火、黄毅英 蔡金法、李士奇 (顾问:张奠宙 李秉彝 林福来,顾泠沅)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数学教育 (新加坡世界出版社出版.2004 中译本:江苏教育出版社) 4
新书二 十五规划教材 实践篇–理论篇 附光盘 第六章 数学教育基本理论 弗赖登塔尔教育理论 波利亚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中国数学双基教育理论 4
中国双基数学推向国际 • 7月9日, 哥本哈根演讲 • 9月, 双基教学收入《华人如何学习数学》(英文版) • 10月9日 韩国演讲 • 12月10日南宁高级研讨班:基础和创造 • 2005年8月1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第三次东亚数学教育会议: 基础与创新 • 呼唤中国的数学教育理论! 4
澳大利亚教授研究: • “华人学习者(Chinese Learner) • 中国人如何研究自己? 4
悼念陈省身先生 • 2004年11月29日《文汇报》刊登 《数学大师谈数学教育.我们要有自信》 张:最近以来, 中国向国外的流行教育理论学习, 引进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 结果是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很落后, 美国是数学教育才是先进的。 陈: 中国千万不要学习美国的数学教育。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实践上肯定比美国好。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好不容易有一项比美国好的数学教育成绩, 为什么自己不珍惜、不总结呢? 4
数学教育的明天 • 第一部分 与时俱进的数学观 • 第二部分 优秀的数学教育案例 • 第三部分 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 • 第四部分 一些数学教育理论的再 认识 4
第二部分:与时俱进的数学观 学习数学为了会算帐; 学习数学为了会推理; 学习数学为了能考试; 学习数学为了提高公民素养。 4
数学是一种文明 • 数学不只是事实的堆砌; • 数学不限于技巧的运用; • 数学解题不等于创造; • 数学整体不等于数学杂技。 数学价值的领会; • 数学考试只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题目重做一遍而已。 • “学如箭镞, 才如弓弩,识以领之, 方能中鹄”。 • 数学思想、观念的突破性创新, 是对数学文明的主要推动力。 4
学习数学三个境界 • 功利性目标: 应付考试 • 素养性目标: 欣赏数学 • 奉献性目标: 研究数学。 • 数学水平是一个国家军事、经济、文化水平的标尺之一。世界数学格局: 美国领先, 西欧随后,日本在迎头赶上, 中国是一个未知数。 4
四个数学高峰 1。古希腊。 严谨、公理化 2。牛顿:微积分。不严密, 有用,合理 3。希尔伯特:形式化。布尔巴基:结构 4。信息时代:计算机数学。 走出布尔巴基学派的光环! 4
数学 = 逻辑 = 公理化??? • 停留在第三阶段, 还没有进入第四高峰 • 光彩照人的女王,用 X 光的眼睛看, 是一副骷髅! • 数学进入数字化时代。 数学是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 • 做“好”的基础数学。 4
绪论: 五个例子 • 新奇的现代数学:分形。 •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 王选的数据压缩技术 • 身份证的检验码 • 三根导线的长度 4
第一个例子:曼德波劳特集.分形, 混沌,…… • 原理, zk+1 = zk2 + c • 一个二次 函数的迭代 所生成 4
Modeling with Algebra 一位女生在打排球时膝盖受伤。 她的医生要她在10天内每8小时服用两粒220毫克的药片, 以减轻伤痛。 如果她的身体每8小时吸收60%的药物, 那么10天后, 她身体中还有多少毫克的药物? 19
下时段= 0.4(现在) + 440, start at 440 a1 = 440 and an + 1 = 0.4an + 440 for 1 ≤n ≤ 31 用代数方法建模 20
第二个例子: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 复旦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合作研究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 方法: 用47个虚字出现的频率作为标志 (的了吗呢,之其或亦, 可使就但……) 结果:前80回和后四十回有交叉。 前80回插入《风月宝鉴》及其他…… 4
第三个例子。信息:数学对象? • 数学文化:仙农(Shannon)发表信息论(1948) • 一.信息量 烽火台. 传送一个信息量 log2 2 =1. 两个烽火台. 1. 敌人来? 2.要否补给? 四种情况. log2 4 =2. 信息是 0,1 符号串. • 二 . 概率和信息量: “狗咬人”“人咬狗”. “今天太阳升起”, “今天日食”. 事件的概率P(E)大, 传送此事件的信息量H(E)小. H(E) = 1/ P(E)?H(E) = - P(E) log2 P(E). • (对数一章的数学文化内容) 4
Ai:表示第i位置上的身份证号码数字值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第四个例子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加权求和公式Ai:表示第i位置上的身份证号码数字值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第四个例子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加权求和公式 • (1)S = Sum(Ai * Wi), i = 0, ... , 16 ,先对前17位数字的权求和Wi: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2)计算模 Y = mod(S, 11)(3)通过模得到对应的校验码Y: 0 1 2 3 4 5 6 7 8 9 10校验码: 1 0 X 9 8 7 6 5 4 3 2举例如下:北京市朝阳区:11010519491231002X • 7+9+0+5+0+20+2+9+24+27+7+18+30+5+0+0+4=167. 167除11,余2, 对应X 4
国际书号与检验 《数学教育概论》的书号和商品号 • 书号ISBN 共10位数字 • (例如7-04-015538-9) • 其中最后一位是检验码,由前面9个号码确定。 • 方法:加权(10 9 8 7 6 5 4 3 2)相乘作和,加检验码被11除尽。例 • 7x10+0x9+4x8+0x7+1x6+5x5+5x4+3x3+8x2 = 70+0+32+0+6+25+20+9+16=178. 178+9=187 可以被11 除尽。 所以最后一位是9。 4
超市商品号的检验码 • 商品号13位数字,最后一位是检验码, 加以下的权, 相乘之和, 在加检验码之后, 能被10除尽: 权: 1 3 1 3 1 3 1 3 1 3 1 3 号: 9 7 8 7 0 4 0 1 5 5 3 8 9+21+8+21+ 0+12+ 0+3+5+15+3+24 = 121。 121 加9 之后能被10除尽。 故最后一位是9。 4
第五个例子:三根电线的长度 • 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 从事激光照排,获得中文印刷革命的成功。占据世界中文排版软件市场70%以上。 • 克服汉字排版的关键工作是“数据压缩”。 • 上海51中学陈振宣提供: 他的一个学生在和平饭店做电工。发现地下室到10楼的三根电线不一样长。 如何测知他们的电阻? x + y = a y + z = b z + x = c x y z 数学修养、数学意识。 4
第二部分 • 国际上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学案例例子 4
1。 巨人的手 • Freudenthal: • 经典情景: 黑板上留下巨人的手印, 请你为巨人设计为巨人使用的书籍、桌子和椅子的尺寸。 比例只是“照片放大”、“地图比例尺”? 4
2. 三点距离问题(荷兰) • (荷兰)甲离学校10公里, 乙离甲3公里, 问乙离学校几公里? • 训练学生的表示能力。 • 甲、乙、学校在一条直线上? 没有说。 校 乙 甲 乙‘ 坐标。参数。复数。空间 余弦定理 4
3。数据分析的灵活性 一个回形针纸飞机的飞行距离 50% 比较两种纸飞机的飞行距离: 用一个回形针; 用两个回形针。 在室内投掷, 哪个飞得远? 40% 30% 相对频率 20% 10% 15 18 21 24 27 30 33 飞行距离(英尺) 30
4。 放烟火 (Interactive Mathematics Project) • 一元二次函数的单元模型。 • 高楼上放烟火, 形成的曲线。 • 顶点 • 落地点 • 与物理的关系: 抛物线。 • 大模型, 不是一节课的引入问题 4
5。数学和艺术 • 设计一花坛, 使它的面积为矩形场地的一半。要求美观。 • 开放度极大。 • 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组织(PME)在日本举行时, 日本的一堂公开课。 • 日本学生当堂有13种解答。 • 评价:得到不同的5种设计, 每种2分。 • 中国可以有这样的公开课吗? 4
6。 多元思考香港某厂业绩 年份 90 91 92股东红利 5万 7。5万 10万 工资总额10万 12。5万 15万 200% 15 10 5 150% 100% 90 91 92 90 91 92 老板所画 工会主席所画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4
7。概率思考:门后的车 • 1 2 3 • 任选一门 (例如 1 号) • 主持人打开无车的门(3号) • 是否要换2 号? • (考虑100扇门的情形) 4
8。分苹果问题(推广) • 某A在果园摘了一堆苹果, 把它的一半加半个给第一个看门人, 又将剩下的苹果的一半加半个给第二个看门人。 那时只剩下两个苹果了。 问原来有几个苹果? • {x –[(x/2)+(1/2)]}/2 –(1/2) = 2, x = 11. • 两个因子: 剩下的苹果数,看门人个数 • 思辨: 看门人的苹果比我多一个;A和看门人苹果之和等于上次剩下的苹果 • 1,2;3,4;7,8;15,16; 31,32;63,64 ;... • 2,3;5,6;11,12; 23,24;47,48;95,96;… • 3,4; 7,8;15,16; 31, 32; 63,64;127,128 • 扩展:一半加一个?一半加两个? 4
9。空间想象能力一例 • 四维空间单位方体的顶点数.棱数, 面数, 三维面数, 四维体数? • 解:顶点数:23 =16。 • 棱数:(16 · 4)/2 = 32 • 二维面:(16· C42)/4 = 24 • 三维面: (16 C43)/8 = 8 • 四维面: 1 • 一般地 (2 +1)n = 2n + n2n-1 +… + 1 4
10. 加工资问题。(美国) • 某人在一公司工作, 目前年薪为1万元。 老板说, 这里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 第一种, 每一年加 1,000元。 第二种, 每半年加300元。 试问, 如果你在该公司工作5年,用哪种方案收入多?”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一 10 20 30 40 50(150) • 二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65) 4
第三部分 • 我国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学案例体现了基础加创造。 • 课程标准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以下是一些补充 4
1。 糖水浓度(罗增儒) • a -- 溶液(糖水); b –溶质(糖) • b/a -- 浓度(甜度) • 现在向糖水中再放糖 m>0, 糖水变甜; b/a < (b+m) / (a+m) • b/a = bk/ak < (bk+m)/(ak+m) • 如果 b/a = d/c; 那么两杯一样甜的糖水倒再一起, 甜度仍然一样: • b/a = d/c = (b+d)/(a+c) 4
2。 钟面问题 • 钟面上12个数字添正负号使其代数和为零。 (浙江教材) • 开放题结合“双基”的经典问题。 • 解答很多, 可以探究。 4
3。玩坐标:活动教学 • 1。合并同类项。 举牌 • 2。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 一个同学为原点。 学生对应坐标, 象限、直线y=x. 原点可以变动。 • 3。 量楼梯, 买地毯 (教材已编入)。 4
4。做奖杯: 创新型活动 • 做奖杯。用圆锥、柱体、球体做运动会奖杯, 每个零件写出尺寸。琳琅满目, 发挥艺术特长。 • 用集合的语言表示你画的“米老鼠”的眼睛和耳朵。 (圆和直线) 4
5。踢足球和有理数加减。整体(胚胎)教学 • 数学概念的生成如胚胎发育, 不是直线型的生长。 • 有理数加减法 , 踢足球为模型(上下半场、主客场) •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一起定义,截圆锥。 整体认识。 • 高效。 开门见山, 积极前进 4
6。月历上的数字: 文字代表数 • a, a+1, a+7, a +7 4
7。称体重–平均数 • 三个体重差不多的学生称体重 • 一个胖大, 一个中等, 一个瘦小先后来称体重。 • 计算两组的体重的平均数和方差, 体会它的意义。 4
8。“双基”开放题 (戴再平) • 问: 以下两式有何公共点 2a2 b3 c 6 & 4 a3 y4 z5 • 可能答案 • 三个变量; 常系数; 单项式; • 有三次方的变量; 有 公因子 2a2; ………… 4
9。几何运动上海金汇学校:简单邮路问题 反 射 邮局 共8种不同 开口的图形。 其中四个由 图形A旋转 而得到。另 外四个由A 反射图形B 及其旋转得到。 A B 旋转 旋转 反射 4
10。计算机—猜想–证明 • 100以内自然数的等差分拆 • 宁波第一中学江一鸣提出。 1998。 • 答案有限: 1+2+3= 6; 1+3+5=9;2+3+4=9;2+4+6 = 12 ; …… • 计算机程序, 可以把全部“分拆”打印出来。 • 然后根据数据做猜想:可等差分拆的书必为合数。(证明) • 开放题的模式也要开放, 使用新技术 ! 4
第四部分 • 一些数学教育观念的再认识 4
1。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 • 主要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数学的科学性), 包括: 数学本质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掌握; 数学能力的形成。 教育方式是手段(现在的标准: 学生活跃?合作?用计算机? 探究?……游离于数学本身) • 奇谈怪论: • 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在于参与; • 知识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在于过程。 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