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93 Views
猪伪狂犬病. 一、概况 1 、本病是由 伪狂犬病毒 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一种 急性 传染病 2 、其特征为 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 。病猪的年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3 、目前该病对养猪业影响很大,在许多国家的地位仅次于猪瘟. 4 、种母猪: 严重的繁殖障碍 5 、育肥猪: 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推迟上市 7 ~ 15 天,损失 30 ~ 40 元 / 头猪 6 、保育猪: 严重的呼吸道和肠道疾病,可推迟上市 10 ~ 20 天,损失 30 ~ 40 元 / 头猪 7 、哺乳猪: 大面积发病、死亡;出现典型神经症状. 二、病原.
E N D
一、概况 1、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病猪的年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3、目前该病对养猪业影响很大,在许多国家的地位仅次于猪瘟
4、种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 5、育肥猪: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推迟上市7~15天,损失30~40元/头猪 6、保育猪:严重的呼吸道和肠道疾病,可推迟上市10~20天,损失30~40元/头猪 7、哺乳猪:大面积发病、死亡;出现典型神经症状
二、病原 1、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 2、伪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丙酮、氯仿、酒精等高度敏感,对消毒剂无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猪、牛、羊、犬、猫、鼠等均可感染 2、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带毒鼠类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病毒 3、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是本病的主要水平传播方式,消化道、皮肤伤口、交配也可传播本病,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4、流行特点: 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日龄增长而下降,哺乳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冬、春季节 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发生混合感染
四、临床症状 (一)哺乳仔猪: 1、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呼吸困难 2、有神经症状,最后衰竭死亡,病死率较高 (二)育肥猪: 1、症状轻微,仅见轻微的咳嗽,发热 2、影响生长发育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三)妊娠母猪 1、早期感染常见返情现象 2、受胎40天以上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现象,死胎大小差异不显著,无畸形胎 3、末期感染时,可产活胎,但往往因活力差,于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
五、剖检病变 1、肾和心肌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2、肝、脾常可见1—2cm直径的灰白色坏死灶 3、肺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4、有神经症状者,脑膜明显充血、出血和水肿,脑脊液增多
六、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2、仔猪:发病应注意与有神经机能障碍的其它疾病区别 3、妊娠母猪:应注意与有繁殖机能障碍的其它疾病区别
七、防治措施 伪狂犬目前尚无治疗办法 (一)预防 1、综合措施:关键是灭鼠和消毒,严格控制引种和人员来往 2、种猪在配种前用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分娩前3周再免疫接种1次 3、仔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断奶后用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弱毒苗免疫一次,间隔4—6周加强免疫一次
(二)控制 1、在病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注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血清,可降低死亡率 2、用基因缺失弱毒苗给仔猪滴鼻,可迅速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