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491 Views
墨池记. 曾 巩. 作者曾巩简介. 曾巩( 1019 - 1083 ),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临川之城东,有地 隐然而高 , 以 临于 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 窪然 而方 以 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 《 临川记 》
E N D
墨池记 曾 巩
作者曾巩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 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 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 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 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 突起的高地 而 而 低而深 仰慕 是 当 难道是真的吗 遍游 快乐 勉强 做官
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 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 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 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 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心情 难道逍遥自在尽情游览时 好 拥有的才能/原来 达到 赶上 难道(不是) 他 本来难道 取得成就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 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 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 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 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 者邪? 担心 同“彰”,显扬 揭示 希望 推究 想法/难道不是/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使它埋没/因此 连他的遗迹也加以爱护吗/表推测语气 /推崇/ 勉励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 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崇尚 仁德之人/庄重之士/遗传的风范美德 /影响
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首先直接说明墨池的所在,接着指出古迹不实,然后强调不由天成,而须“以精力自致”由物及人,题小意宏,发人深省。 第二部分(第2段)交代作“记”缘由,讽谕宣扬不当。第三部分(最后一段),交代写作时间、作者,属于“记”这种文体的固定体例。
文章主题 文章从记述墨地遗迹入手,指出王羲之的书法达于精妙的境界,是“以精力自致”,并非出于“天成”,从而阐明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江西南丰曾巩读书处 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
。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