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23 Views
300 壯士 - 斯巴達. 第 9 組 產經二 B 葉盈欣 產經二 B 吳欣容 統計一 A 趙壬遠 生化三 王柏凱 保險二 A 吳灃洧 保險二 A 李世涵 企管一 B 吳育恩. 300 壯士. 過客啊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裡. 三百壯士 - 斯巴達的逆襲.
E N D
300壯士-斯巴達 第9組 產經二B 葉盈欣產經二B 吳欣容 統計一A 趙壬遠 生化三 王柏凱 保險二A 吳灃洧 保險二A 李世涵 企管一B 吳育恩
300壯士 過客啊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裡
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 ……在現今希臘南方有一塊地方,百來平方公里,被群山緊緊地包圍住。從北方的多利安人入侵之後,這塊地方正式有了個名字,這個名字在數千年的歷史裡,代表著高度紀律、艱苦訓練、與驍勇善戰的代名詞,這個名字代表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戰役,一段短短三天的血戰紀錄,它叫斯巴達
電影介紹 本片根據《萬惡城市》作者法蘭克米勒的同名史詩繪本小說改編,重新詮釋西元前四百多年前波希戰爭中的一場色摩比利山隘口戰役,列奧尼達王率300斯巴達士兵,以寡擊眾對抗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與他所率領的波斯百萬大軍
電影特色 • 本片以電腦特效虛擬全片背景 • 特效和化粧
人物介紹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Leonidas) :傑哈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飾演 有氣勢且有幾分滄桑感,有血有肉的斯巴達人,而非戰鬥機器, 為大局著想勇往直前。 歌果皇后(Queen Gorgo):莉娜·海迪(Lena Headey)飾演 能言善道,無所畏懼,且為國王犧牲自己的身體。 迪利歐斯Dilios:大衛溫翰 David Wenham...飾 回城傳達訊息,最後帶領一萬斯巴達戰士的人, 此本是由他的角度去回憶故事。 祭師賽隆(Theron):多明尼克·威斯(Dominic West)飾演 勾結波斯人,用計騙取皇后身體,且在議會中反對斯巴達出兵, 最後被皇后刺死,叛國賊的身份也暴露。
隊長Captain:文森雷根 Vincent Regan...飾演 (片中沒有名字,國王稱呼他,我的老朋友) 本是個大公無私的隊長,後因親眼看到最愛的兒子在面前被殺 而變的嗜血 底比斯人隊長(戴索斯Daxos) :安德魯普列文 Andrew Pleavin飾演 本因受斯巴達國王感動而參加戰爭,後因怕被包圍而帶兵逃跑 駝背人(厄菲阿爾特Ephialtes):安德魯泰爾南 Andrew Tiernan飾演 本欲參加斯巴達軍,但因駝背不符何資格而被判斯巴達,投靠波斯人 波斯帝國的國王薛西斯(Xerxes):洛瑞哥·桑托羅(Rodrigo Santoro)飾演 氣勢非凡,直搗黃龍與斯巴達國王談判,自認為神的化身, 強調自我的寬大和自由,期望以外交統治斯巴達。
政治體制 - 二王制 執政官 ※五人,任期一年,每年由人民公決,權力遠在國王之上,得擁護國法,監督國家一切公權私權 ※可召集元老院及國民會議,對於國王有罪,亦得加以審判 元老院 ※議員並二國王而為三十人,非六十歲以上免役者不能當選 ※對於立法、行政、司法之事,概得干預。每一法案,均須由此提出,非經其表決者,不得提出於國民會議 二王 ※元老院中的議長,只有在戰時才有權力,其中一個國王擔任統帥,另一個國王則負責留守 ※不許二王室互相聯婚,防二王的權力合一 亞基亞德世系 (希臘語:Άγιάδαι) 歐里龐提德世系 國民會議 ※有表示贊成或反對元老院所議決的法案之自由,可是實際上是不敢反對的
奧列尼達於溫泉關對抗波斯人Jacques-Louis David雅克.路易.大衛
波斯軍隊 波斯軍隊的人員十分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 • 身穿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 • 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 • 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 • 穿長袍的印度人 • 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 • 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埃塞俄比亞人 • 身穿鮮豔的紅斗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 • 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
波希戰爭對西方文明之影響 • 希臘 • 希臘在波希戰爭裡取勝,使得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心由兩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區推移,希臘文明得以保存並發揚光大,成為日後西方文明的基礎。 • 而且希臘戰勝亦確保了希臘諸城邦的獨立及安全,使得希臘繼續稱霸東地中海數百年。 • 波斯 • 波斯在這場戰爭裡戰敗,使其對外擴張的氣焰受挫,並逐漸走向衰落,最後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滅。
心得 戰爭,使人們害怕,但也因戰爭,讓那些守護家園的男人們更顯勇敢。勇士們之所以不畏懼戰爭,除了同胞們團結一致光榮的為家園守護而戰死殺場之外,原因是還有他們最愛的家人。不願讓自己的女人與小孩成為波斯帝國的奴隸,更不願為了臣服而出賣自我的靈魂與自由。
參考資料 • 書面資料: • 圖解世界史(上) p82~89 索書號711/8435v.1 • CLASSICAL GREECE p69~78 索書號713/8572v.4 • 古代希臘 p71~74、249 索書號713/8566v.3 • 發現古文明 p62~75、102 索書號713/8935 • 你不可不知道的圖片西洋史 索書號711/8439 • 網路資料: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