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關於掌中戲

關於掌中戲.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 起源於明朝 流行於清朝 流行於泉州、漳州、潮州 清末流傳至台灣. 掌中戲的起源傳說. 三百年前的明朝 福建泉州書生梁炳麟屢試不中 至九鯉湖仙公廟圓夢 夢見一老人於掌心寫「功名歸掌中」 結果落榜 梁生參觀傀儡戲,加以改良. 台灣布袋戲發展. 古冊戲( 1850~1920 ) 籠底戲( 1850~1920 ) 內台劍俠戲( 1920~1960 ) 皇民奉公劇( 1937~1945 ) 反共抗俄劇( 1951~1960 ) 金光戲( 1950 至今) 電視布袋戲( 1962 至今). 古冊戲.

kai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關於掌中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關於掌中戲 •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 • 起源於明朝 • 流行於清朝 • 流行於泉州、漳州、潮州 • 清末流傳至台灣

  2. 掌中戲的起源傳說 • 三百年前的明朝 • 福建泉州書生梁炳麟屢試不中 • 至九鯉湖仙公廟圓夢 • 夢見一老人於掌心寫「功名歸掌中」 • 結果落榜 • 梁生參觀傀儡戲,加以改良

  3. 台灣布袋戲發展 • 古冊戲( 1850~1920 ) • 籠底戲(1850~1920) • 內台劍俠戲(1920~1960) • 皇民奉公劇(1937~1945) • 反共抗俄劇(1951~1960) • 金光戲(1950至今) • 電視布袋戲(1962至今)

  4. 古冊戲 • 流行於1850至1920年 • 依據各朝歷史演義改編 • 教化民眾及傳承歷史知識

  5. 籠底戲 • 流行於1850至1920年 • 與戲籠俱存的壓箱底戲籠 • 唐山師傅所傳單齣戲

  6. 內台劍俠戲 • 流行於1920至1960年。 • 內容為身懷絕技的江湖奇俠、能人,協助正義人士打擊惡勢力,主角多為入世的佛、道人物。 • 這些奇俠能人都學有練劍成丸、吐劍光、飛劍殺人及奇幻仙術,故稱為劍俠戲。 • 戲碼為清末民初章回小說改編。 • 造型較傳統戲偶略大的改良戲偶。

  7. 皇民奉公劇 • 於1850至1920年 • 日本實行皇民化 • 實施:後場禁用漢族鑼鼓,改用西樂及配樂。口白要有辨士做旁白說明。前場戲偶要雜用中、日式戲服及戲偶。表演舞台改為活動佈景。 • 影響:以電唱機代替後場、音樂以漢樂、東洋樂、西洋樂及流行歌曲雜陣。

  8. 反共抗俄劇 • 於1951年1960 • 國民政府因政治型態下的產物。 • 戲偶多梳著西裝頭,帶著兵帽的現代人。多用於參加戲劇比賽,或是在主係上演前做20分的政令宣導。

  9. 金光戲 • 1950至今 • 據中人物多為仙道界人士,多稱為「先覺」。戲偶出現時,都會配上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的光。 • 故事無歷史背景,東南派代表正義,西北派代表邪惡,通常天馬行空,充滿虛幻怪誕與想像。

  10. 電視布袋戲 • 1962年是傳統布袋戲錄影撥出。1970年後以金光戲的方式製作。 • 戲偶比金光戲的戲偶大,約三尺。 • 以攝影、剪接、燈光、舞台佈景、配樂、音效、道具等進行。 • 最有名為真五洲黃俊雄演出的 雲州大儒俠。

  11. 選材 定型 初胚 細胚 貼紙 補土 磨平 漆底 彩繪 植鬍 布袋戲的製作過程

  12. 選 材 • 挑選適合雕刻的木材,材質早期以梧桐木為主,近來皆以樟木代之,兼具防蛀功能。

  13. 定 型 • 決定角色類型,勾勒出五官之輪廓定位。

  14. 初 胚 • 雕刻出約略的輪廓線條。

  15. 細 胚 • 進行五官及表情之細膩線條的雕刻(基本的瞼部已經呈現)。

  16. 貼 紙 • 利用細薄而具韌性的棉紙在白胚上進行黏貼,補足木偶的堅韌度。

  17. 補 土 • 在木胚上塗上薄薄的土黃泥層,再以細砂布磨成光滑圓潤,大約反覆處理三次左右。

  18. 磨 平 • 以粗細砂布反覆進行修飾磨製。

  19. 漆 底 • 早年以天然顏料進行調五色,今日則以豐富的化學顏料做為漆底繪製。

  20. 彩 繪 • 反覆上漆彩繪約在6~7次以上,並勾畫出精緻細膩的臉譜造型。

  21. 植 鬍 • 彩繪之後,依據男女角色之需要紮髯、結髮;材質則為蠶絲或麻絲染色製成。

  22. 旦 淨 末 丑 雜 戲偶角色

  23. • 男生 • 臉譜,沒有特殊色彩,看起來是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 • 童仔生:小孩子 • 文生:讀書人 • 武生:有功夫的人 • 鬚文:黑鬍鬚的生 • 摻文 :黝黑及白鬍鬚的生 • 村公:鬍鬚全白的生

  24. • 女生,各種旦角依髮型、容貌、服裝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個性。 • 角鬃旦:天真無邪 • 圓眉旦:清麗華美 • 大頭旦:滑稽討喜 • 白髮旦:慈祥可敬 • 小旦:年輕的女性 • 老旦:年老的女性或媒婆 • 獨旦:專指寡婦 • 家婆旦:專指媒婆 • 殺手旦:是心狠手辣的壞女人 • 白毛旦:白髮的女人

  25. • 男生,畫臉譜的花臉就叫做「淨」 • 主要以紅、黑和青三種花色為主。 • 紅花通常赤膽忠心,黑花粗獷正派,青花則是綠林盜匪或異域番將,另黃色、桃紅色等不同色系臉譜有,相當能發揮彩繪藝術的創意

  26. • 「末」是由老生分出來的,為年紀老邁的老人,已趨近人生的尾聲。 • 開口的叫白闊、閉口的叫村公,他們的頭髮和鬍鬚都已如白雪一般了。

  27. • 「丑」,顧名思義就是小丑,是戲中的甘草人物,以詼諧的動作及幽默對白寓教於樂,丑角不是憨蠢可笑、浪蕩狡猾,就是善用小聰明,充份反映現實的人性。 • 三花又稱文丑,最常扮演花花公子 • 大頭仔是憨厚的,最適合扮演僕人或跟班

  28. • 凡是不能歸為「生」、「旦」、「淨」、「末」、「丑」的人物便稱「雜」,諸如僧侶、仙翁、神怪、妖魔、雜役、嘍囉、怪頭、探馬等等。或孫悟空、豬八戒……等妖魔鬼怪即是。

  29. 戲臺型制 • 布袋戲萌芽初期有所謂的一人班,一個小小的戲臺掛在胸前,相當的簡陋。 • 到了清初,布袋戲台也仿如伶戲一般,由木頭雕刻成小型戲臺,呈方形,前後有四個柱子,結構簡單,俗稱 “四角棚” 。 • 到金光戲盛行時,以帆布彩繪的大型布景代替彩樓,成為演出的戲臺。

  30. 傳統彩樓 • 整體構造類似一座小土地廟 • 頂蓬是凌霄簷,刻雙龍搶珠,簷下內側上方的斗拱間,崁著團名號的匾額,匾額下分為兩層,第一層是花窗,兩側有六角形小窗,下一層則懸掛著兩縷空的"交關屏";中間及兩旁掛著簾帳,中間是繡著戲班名號,兩側則著"出將"、"入相"。

  31. 彩樓 頂棚 花窗 劇目屏 交關屏 底座

  32. 台灣佈景式戲臺 • 帆布彩繪(從早期的膠彩畫至後來的油漆畫),再以木條.木板支撐架構而成的布景式戲台。 • 戲台裡有"半山景",更有"拖景"(可變換不同的場景,山水或庭園等),所用的色彩也是極度鮮艷的大紅.藍.黃.綠…及螢光色,是目前最常見的野台布景式戲台。

  33. 台灣佈景式戲臺

  34.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