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16 Views
緒論. 區域概論 -- 區域地理基本概念. 1 . 區域特性 人地交互作用結果 地理景觀 社會組織 生活方式 2. 內涵 相互尊重 合理決策 區域意義. 區域概論 -- 區域的劃分. 1. 行政區 (1) 行政界線 (2) 中國 A 自然、人文特色 B 結合居民 2. 地理區 共同歷史經驗的區域 人地為生命共同體 生活方式. 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之關係. 台灣的區域劃分. 自然環境. 範圍與位置. 1 . 範 圍 台灣本島 澎湖群島 (64) 附屬島嶼 (21) 2. 位置 中國東南側 東亞島弧 北回歸線兩側. 地形.
E N D
區域概論--區域地理基本概念 1.區域特性 • 人地交互作用結果 • 地理景觀 • 社會組織 • 生活方式 2.內涵 • 相互尊重 • 合理決策 • 區域意義
區域概論--區域的劃分 1.行政區 (1)行政界線 (2)中國 A自然、人文特色 B結合居民 2.地理區 • 共同歷史經驗的區域 • 人地為生命共同體 • 生活方式
台灣的區域劃分 自然環境
範圍與位置 1.範圍 • 台灣本島 • 澎湖群島(64) • 附屬島嶼(21) 2.位置 • 中國東南側 • 東亞島弧 • 北回歸線兩側
地形 1.新褶曲帶 2.島形狹長 3.地震頻繁 3.山地面積廣大 4.平原、盆地 • 精華區 • 台灣西部 • 最大:嘉南平原 5.海岸
氣候 1.因素 A位置 B北回歸線 C山脈走向 2.特徵 A高溫 B多雨
河流 1.短小流急 2.含沙量大 3.流量變化大 4.缺乏航運 5.阻隔性大
台灣的區域劃分 行政區演變與地理區劃分
荷鄭時期 • 人口不多 • 荷蘭 A中心:台南 B北部、南部 C卑南(台東) D淡水 • 明鄭 A一府二縣: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 B一府二州
行政區設置意義 • 人口增加 • 開發歷程 • 自然環境差異
台灣四大地理區 1.南部區域 • 曾文溪以南 • 台灣縣、鳳山縣 2.中部區域 • 曾文溪~大甲溪 • 嘉義、彰化 3.北部區域 • 大甲溪以北~宜蘭平原 • 淡水廳、葛瑪蘭廳 4.東部區域 • 開發最晚 • 花蓮~台東 • 台東直隸州
中國區域 自然環境
位置 • 亞洲大陸東部 • 海陸位置 A東臨太平洋 B西北:歐亞大陸中心 C面海背陸 D海陸性質差異大
地形 • 成因:板塊推擠 • 西半部 A山地、高原廣大 B山脈東西走向 • 東半部 A山地、丘陵 B山地東北西南走向 • 地勢 • 西高東低 • 大河由西往東流
氣候 • 影響因素:位置、地形、季風 • 溫度 A夏溫普遍皆高 B冬溫由南往北降低
氣候 • 雨量 • 東南往西北遞減 • 400mm等雨量線 • 大興安嶺、陰山東部、隴山、巴顏喀啦山 • 季風、乾燥分界 • 冬雨區:台灣北部、海南島東北部 • 地形:高地氣候--青康藏高原、蒙新山地
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BACK 資料來源:博覽中國10-地圖專輯、索引(1988)。中國百科出版社,頁60
氣候區 • 季風氣候 • 熱帶季風 • 副熱帶季風 • 溫帶季風 • 乾燥 • 溫帶沙漠 • 溫帶草原 • 高地
中國區域 地理區劃分
劃分原則 • 自然環境 • 農業區 七百五十公釐等雨量:旱作、水田線 四百公釐等雨量線以東 • 畜牧區 四百公釐等雨量以西 青藏高原北界:游牧、放牧、山牧季移
現代經濟發展 • 一級轉為二三級 • 人口分布不均 • 經濟發展不均 • 東部沿海經濟地帶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