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 9 章 各國文化觀光的型態

第 1 節 韓國文化觀光型態 第 2 節 泰國文化觀光特色 第 3 節 新加坡文化觀光特色. 第 9 章 各國文化觀光的型態. 漫步在巴黎的香榭大道上或是穿著蘇格蘭裙聆聽著悠揚的風笛演奏,這是文化觀光的一種型態。現今各國皆傾全力發展文化觀光,因此了解各國對於文化觀光發展的方式及策略,對於我國在推動文化觀光相關議題時必然能多所助益。 關鍵詞:文化觀光、韓國、泰國、新加坡. 本章導讀.

ka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9 章 各國文化觀光的型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節韓國文化觀光型態 第2節 泰國文化觀光特色 第3節新加坡文化觀光特色 第9章各國文化觀光的型態

  2. 漫步在巴黎的香榭大道上或是穿著蘇格蘭裙聆聽著悠揚的風笛演奏,這是文化觀光的一種型態。現今各國皆傾全力發展文化觀光,因此了解各國對於文化觀光發展的方式及策略,對於我國在推動文化觀光相關議題時必然能多所助益。 關鍵詞:文化觀光、韓國、泰國、新加坡 本章導讀

  3. 韓國於1999年通過文化產業促進法,當時文化產業基金為549億韓元,到2002年為2329億韓元,四年間就增加了四倍,其中遊戲軟體產業在1998~ 2001年四年中成長一倍,韓國電影出口在1995~2001年六年間成長50倍。韓國在1990年設「文化產業局」,負責相關出版事務,後經政府內部的改造整併,將有關文化、觀光事務納入成為文化觀光部。 第1節 韓國文化觀光型態

  4. 韓國政策工具及其成功的因素

  5. 韓流文化產品出口為韓國賺取了大筆外匯。2003年,韓國文化產品出口總額為6.3億美元,只佔文化產業銷售額的1.7%。但增長極快,據韓國貿易協會在一份關於「韓流」的經濟影響報告中稱,2004年僅對中國大陸、日本、泰國、中國香港和臺灣與「韓流」相關的商品出口就達9.18億美元,佔韓國對上述5個經濟體出口總額的7.2%。 文化產業在韓國經濟中的地位

  6. 2004年,來自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日本的遊客中,有27.1%(約71萬人次)是直接或間接受到韓國影視劇的影響來韓旅遊的。這些「韓流遊客」共為韓國帶來了7.8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美國的《紐約時報》將裴勇俊稱為「創造23億美元的男人」。韓國經濟研究院的一份報告則認為,「裴勇俊經濟效果」本身就超過29億美元,其中為韓國旅遊業創造10億美元收入,相關產品出口到日本則賺取約19億美元。拍攝裴勇俊出演的電視劇《冬季戀歌》外景地,一個私人擁有的小島每天接待的遊客量要以千計,光門票收入都使小島的產權所有者賺得盆充缽滿。 韓流帶動旅遊熱

  7. 為保護和發掘韓國優秀傳統文化,韓國有一個無形文化財產廳,專門管理無形文化財產,如韓國傳統的說唱、假面舞、摔跤、拳擊、韓紙藝術、宮廷御膳、魔術、禮儀、傳統醫藥等等。對每項無形文化財產及掌握該絕活的民間藝人都編號管理。這類文化遺產多是由民間老藝人採取師傅授徒的方式得以保存下來。 韓國文化內容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人物產業:35% 音樂產業:76% 電玩產業:13.6% 電影產業:46.1% 漫畫產業:37.4% 動畫產業:15% 韓國對文化產業的扶持

  8. 韓國文化觀光部全力推動各項措施

  9. 韓國、臺灣與大陸都有東方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特色,但是在文物的收藏上也有許多的不同,韓國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自成系統,件數雖然不多但是有其精緻與可看性,而韓國首爾有許多東方宮殿式的建築,與中國明、清建築相似,惟規模稍小而已。韓國、臺灣與大陸都有東方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特色,但是在文物的收藏上也有許多的不同,韓國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自成系統,件數雖然不多但是有其精緻與可看性,而韓國首爾有許多東方宮殿式的建築,與中國明、清建築相似,惟規模稍小而已。 韓國飲食文化最近頗為流行,以辛辣為主。韓國服裝文化彩色鮮豔、紅綠相間為其特色。韓國傳統舞蹈及音樂與中日兩國差異甚大。 韓國為推展文化觀光,興建韓國文化民俗村並將韓國影視拍攝場地加以運用,帶來了豐沛的觀光人脈,再配合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觀,使得觀光人潮絡繹不絕。 韓國文化觀光的重點

  10. 做為泰國首都的曼谷,是行政、經濟、及通訊的中心,它涵蓋了1,568平方公里的面積,並且有著800多萬名的居民,這個城市是曼谷大都會管理處負責下的一個自治大都會,有別於其他由內政部管理的省分,而這個大都會區總共包含了50個行政區。 泰國曼谷有其文化慶典及生活方式,大部分的泰國人都是佛教徒,因此有許多慶典及活動都與功德的建立有關,這些活動慶典包括了皇家大型遊船的列隊遊行,在這個活動期間,國王在鄭王廟贈送僧侶們長袍,另外還有為了尊敬佛佗在納爾瑪塔河的腳印而舉辦的水燈節,以及許多其他佛教相關的慶典,如任命聖職的典禮、各種標示佛教徒增添的開始及結束的慶典、以及佛佗的出生、教化、及死亡。 第2節 泰國文化觀光特色

  11. 泰國節慶

  12. 大皇宮,由拉瑪一世於西元1782年開始建造,總面積約218,000平方公尺,是泰國建築藝術之架構,它匯集了泰國的建築、繪畫、雕刻及裝潢藝術的精萃;目前大皇宮內有幾座宮殿均開放予遊人觀賞、禮拜,大皇宮是曼谷皇朝歷代國王議政、加冕及舉行盛大慶典的場所。 玉佛寺與大皇宮相聯,建在大皇宮的北邊,整個佛寺金碧輝煌;玉佛(釋迦牟尼)是由整塊翡翠玉所雕刻成的。玉佛寺是泰國唯一沒有僧眾的國家級佛寺,其也是皇室舉行宗教儀式的場地。遊客入內參觀必須衣著整齊,不得穿露出腳踝和肩膀的服飾、不得穿拖鞋;進到主寺中,必須脫鞋而且席地而坐保持安靜,腳板嚴禁朝向佛像方向,且禁止拍照。 著名景點-大皇宮-玉佛寺

  13. 菩提寺是曼谷最大的佛寺,也是佛像、佛塔最多的佛寺。因寺裡供奉一尊全身長46公尺的大臥佛,是泰國三大臥佛之一,菩提寺因而又稱臥佛寺(Wat Pho)。在曼谷王朝第三世皇時代,為讓佛寺成為民眾求知識的場所,特將寺中之佛殿、石碑和壁上等都刻上各方面知識,讓人人都可前往學習,故有人稱菩提寺為「泰國第一間大學」。 臥佛 著名景點-菩提寺(臥佛寺)

  14. 四面佛(The Erawan Shrine)位於曼谷市區內,是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有人稱之為「有求必應」佛。據傳不論是求事業(第一面)、姻緣(第二面)、偏財(第三面)及健康(第四面),皆能達到「有求必應」。有些遊客甚至為祈願、還願而多次往返泰國,更有許多影視明星多次到泰國膜拜四面佛。 著名景點-四面佛

  15. 大多數泰國人信奉小乘佛教,佛教徒佔全國人口九成以上;另外亦有信奉其他宗教的信徒。佛教在泰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是維繫每個家庭、社會團體的道德規範。在總數六千五百多萬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佛教徒,其餘百分之五包含回教徒、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印度教、錫克教等等。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皇帝必須是佛教信仰者;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係。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剃髮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 泰國的宗教信仰

  16. 新加坡是一個超過4百萬人口的島國,每年這個島嶼都要招待超過7百萬名的旅客。英語雖為新加坡通行的語言,但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情況十分普遍。因此,新加坡政府發起了「講正確英語運動」,鼓勵國民學說、多說以英、美兩國英語為標準的規範英語。2008年新加坡政府訂為「華語年」,鼓勵新加坡國民多多使用華語對話,希望讓「華語」可以在商業貿易的溝通場合上廣泛的使用。 第3節 新加坡文化觀光特色

  17. 新加坡節慶

  18.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1964年由當時的Van Kleef水族館館長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計。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誌,一直沿用到1997年。而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如同法國的巴黎鐵塔或美國的自由女神像。 著名景點-魚尾獅 魚尾獅

  19. 聖淘沙(Sentosa),在馬來語中意為「寧靜」,是很受歡迎的新加坡島嶼和旅遊勝地。島的南岸有長度超過2公里的海灘,島上有使用雷射和水幕交互產生三維立體影像的「音樂噴泉」,還有二戰留下的西羅索炮臺。 1967年,英國人將該島交還給了新成立的新加坡政府。一年之後,新加坡政府決定將該島開發成國內假日旅遊景區。根據公眾的建議,該島被重新命名為「聖淘沙」。 著名景點-聖淘沙

  20. 烏節路(Orchard Road),是新加坡的一條有名的購物區及商業大街。馬路兩旁各式商場與百貨公司林立,亦是新加坡地鐵南北線途經的車站。 著名景點-烏節路

  21. 濱海藝術中心的設施包括了一座可容納二千人的戲院,以及一座有著一千六百個座位的演奏廳,另外還有兩座較小的廳院,一座是可容納二百五十位觀眾的獨奏廳,而另一座則是有著二百二十個座位的戲劇廳,它們被改善擢升之前原是三座排練廳;另外還有二座室外的表演場地也是在廣場的範圍內。 這座新加坡唯一一座落成的表演藝術圖書館,它包括電影、戲劇、舞蹈、及音樂等部門,這是將這個中心當做一個有趣景點來行銷的極佳有利條件,結合了一些免費戶外表演的食物及購物,對於地方上的居民以及許多觀光客來說,將會是非常極具魅力。 著名景點-濱海藝術中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