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29 Views
词 律. 本节教学要求. 1 、了解词的产生时代 2 、了解词的别名 3 、掌握“词调”、“词牌”、“词谱”等有关词的基本概念 4 、掌握词在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特点及与近体诗的区别。. 一、 词 的产生时代与发展过程: 词产生于唐,最初是民间创作,到中唐文人开始创作,经五代到宋,词发展到极盛时期。 二、词的别名: 1 、最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乐府 2 、长短句 3 、诗余. 三、 词的分类. 1 、根据字数多少分: 小令:58字以下的词。 中调:59——90字的词。 长调:91字以上的词。 《草堂诗余》.
E N D
本节教学要求 • 1、了解词的产生时代 • 2、了解词的别名 • 3、掌握“词调”、“词牌”、“词谱”等有关词的基本概念 • 4、掌握词在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特点及与近体诗的区别。
一、词的产生时代与发展过程: 词产生于唐,最初是民间创作,到中唐文人开始创作,经五代到宋,词发展到极盛时期。 二、词的别名: 1、最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乐府 2、长短句 3、诗余
三、词的分类 1、根据字数多少分: 小令:58字以下的词。 中调:59——90字的词。 长调:91字以上的词。 《草堂诗余》 2、根据词的分段情况分: 词的一段叫做一片,也叫一阙。以双调为常见 单调:只有一段的词。 调笑令 忆江南 双调:由上下两阙的词。 菩萨蛮 西江月 三叠:有三段的词。 兰陵王 四叠:有四段的词。 莺啼序
四、词调、词牌和词谱 注意: 1、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名称: 西江月-步虚词、江月令; 念奴娇-大江东去、酹江月、百字令; 2、同一名称可以指不同的词牌: 卖花声-浪淘沙、谢池春 3、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别体: 现存词牌800多个,但有2000多个体。 词调:填词的时候所依据的乐谱。 词牌:各种词调的名称。 词谱:按照词的句式、平仄、用韵等所编写的各种词的具体格式。 (清·万树《词律》)
五、词 律 1、 词用韵的三种情况 2、词的平仄 3、词的对仗
1、 词用韵的三种情况: (1)一韵到底 或都是平声韵。 如:渔歌子 浪淘沙 或都是用上去声韵。如:渔家傲 摸鱼儿 词的用韵上声与去声可以通押。 或都用入声韵。 如:念奴娇 兰陵王 ( 2)同部平仄互押 即同部的平与上去互押。如:西江月 “互押”的位置是固定的。“通押”是任意的。 ( 3)平仄互换 即改换韵部押韵,何处换韵是固定的。 如:菩萨蛮
2、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于诗的平仄的不同: (1)词的平仄比诗更严格。词规定必平必仄。 (2)词中有叠平叠仄的拗句。 一字豆:即词中由一个字领起一句或几句的现象,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 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对宿烟收,春禽静。 (周邦彦《大酺》)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张孝祥《六州歌头》)
3、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的不同: (1)词的对仗是自由的。 ( 2)词的对仗可以平仄同对。 ( 3)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 扇面对:一字豆领起的几句如对仗即为扇面对。 如: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辛弃疾《沁园春》)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刘克庄《沁园春》)
小结 • 课堂授课环节:课本P1102-1112页内容。 • 网络教学环节: • http://www.ndcnc.gov.cn/libpage/gdsc/ •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96260 • http://www.com5.com.cn/dxdq/g/200708/120846.html • 课外自测环节:题库音韵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