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程序简介 王学东 安徽省医学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程序简介 王学东 安徽省医学会. 一、程序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到近代社会,程序法才从实体法中分离出来。程序法和实体法之间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马克思曾经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植物的外形与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与血肉的联系。 我国传统法律中程序要素非常浅薄,现实中软化程序的制约机制,不按程序办事也是人们诟病不已的话题之一。. 程序法的直接作用,就是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正当程序具有公众参与性、过程公开性以及角色分化独立所带来的抗辩性和交涉性等特点。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程序简介 王学东 安徽省医学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程序简介王学东安徽省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程序简介王学东安徽省医学会

  2. 一、程序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 到近代社会,程序法才从实体法中分离出来。程序法和实体法之间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马克思曾经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植物的外形与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与血肉的联系。 • 我国传统法律中程序要素非常浅薄,现实中软化程序的制约机制,不按程序办事也是人们诟病不已的话题之一。

  3. 程序法的直接作用,就是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正当程序具有公众参与性、过程公开性以及角色分化独立所带来的抗辩性和交涉性等特点。程序法的直接作用,就是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正当程序具有公众参与性、过程公开性以及角色分化独立所带来的抗辩性和交涉性等特点。 • 程序的公正性能够保证裁判结果的权威性。公正的程序能够确保案件各方参与裁判制作过程,以及对裁判施加影响,并保证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得到尊重,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接受和承认裁判结果的正当性。

  4. 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公正的程序比不公正的程序能产生更加公正的结果。然而,公正的程序并不必然产生公正的结果。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公正的程序比不公正的程序能产生更加公正的结果。然而,公正的程序并不必然产生公正的结果。 • 西方一位法学家说,“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5.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流程: (一)提起 • 前置条件:县级、市级或者省级CDC进行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并出具了书面结论。 • 提起人: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 • 提起形式:书面申请。 • 提起时限: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60日内。

  6. (二)收卷 • 由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预鉴办”)接收“申请书”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相关材料。并预收鉴定费。 • 受种方提交材料: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受种者健康状况、知情同意告知以及医学建议等预防接种有关记录;与诊断治疗有关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

  7. 接种方提交材料: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受种者健康状况、知情同意告知以及医学建议等预防接种有关记录;疫苗接收、购进记录和储存温度记录等;相关疫苗该批次检验合格或者抽样检验报告,进口疫苗还应当由批发企业提供进口药品通关文件。 • 疫苗生产企业提交材料: 疫苗储存温度记录;相关疫苗该批次检验合格或者抽样检验报告。

  8. (三)审核案卷 • 由预鉴办对所收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以确定其完整性、真实性。

  9. (四)补充案卷 • 通知其他各方提交由自己保存或者掌握的鉴定所需材料;医学会向医疗机构调取受种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以及会诊意见等病历资料。

  10. (五)受理审批 • 经再度审核材料之完整性、真实性、关联性后:对合格的,医学会发出受理通知。 • 依《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十六条不予受理的,由医学会书面说明理由并退回案卷及部分预收之鉴定费。 • 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办理。

  11. (六)确定专家组的构成、抽取专家和召开鉴定会时间(六)确定专家组的构成、抽取专家和召开鉴定会时间 • 医学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专业构成和人数; • 确定抽取专家代码的时间并通知受种方参加; • 受种方在专家库中剔除需要回避的专家后,随机抽取鉴定组的人员及等额候补专家。 • 医学会可以在受书面委托的情况下代表受种方抽取鉴定组专家。 • 确定召开鉴定会的时间,并通知各方当事人及正式专家

  12. (七)送卷 • 预鉴办将参加鉴定的相关材料送达各位专家组成员。

  13. (八)征询专家组成员意见 • 医学会应当书面征求专家对下述问题的意见: 1.需要调查取证的内容; 2.需要其他专家提供的技术帮助。 • 本通知与案件卷宗一并送达专家,并限期反馈意见。

  14. (九)调查取证 • 根据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要求,对需要进行调查取证的,由医学会派出2人以上进行取证。 • 调查人员应制作相应文书。

  15. (十)召开鉴定会 • 预鉴办组织选定专家鉴定组组长;宣布鉴定会会场纪律。 • 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鉴定会。听取有关方面陈述;询问当事人的情况;对受种者进行医学检查;审阅鉴定材料;讨论鉴定意见;表决鉴定结论。 • 医学会工作人员对鉴定会过程如实记录。

  16. (十一)制作鉴定书 • 鉴定结论按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 • 鉴定书一式七份,由医学会制作。

  17. (十二)送达鉴定书 • 医学会将鉴定书送达申请人及其他当事人,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8. (十三)退卷、归档 • 医学会将各方当事人的原始材料退还本人,文书档案和有关记录资料存档。

  19.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