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四章 水分的测定

第四章 水分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测定 水分 的 意义. 1 、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2 、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3 、 水分的含量高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化反应都有密切的关系。. 自由水. 亲和水. 结合水. 具有水的一切特性. 向外蒸发能力较弱. 是食品中与非水组分结合 最牢固的水. 二、 水分在食品中存在的形式. 水分 在食 品中 存在 形式. 三 、水分测定方法. 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 · 费休法、 化学方法。. 1 、直接法. 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水分的测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水分的测定

  2. 第一节概述 测定 水分 的 意义 1、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2、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3、水分的含量高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化反应都有密切的关系。

  3. 自由水 亲和水 结合水 具有水的一切特性 向外蒸发能力较弱 是食品中与非水组分结合 最牢固的水 二、水分在食品中存在的形式 水分 在食 品中 存在 形式

  4. 三 、水分测定方法 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 化学方法。 1、直接法 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 水分含量。如测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 旋光率等。 2、间接法

  5.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 一 、干燥法 (一)干燥法的注意事项 1、干燥法的前提条件 以原样重量 - 干燥后重量 = 水分重量 ① 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的物质。 ②可以较彻底地去除水分。 ③食品中其他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重量变化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对热稳定的食品。

  6. 2、操作条件的选择 (1)称量瓶的选择 (铝制、玻璃) 称量皿放入烘箱内,盖子应该打开,斜放在旁边,取出时先盖好盖子,用纸条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 注意

  7. 烘箱 普通、真空 ⑷ 干燥条件 ⑵ 称样量 ⑶ 干燥设备 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残留物为1.5~3克。 干 燥 温 度 干 燥 时 间

  8. A、采集,处理,保存过程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水分的丢失或受潮。A、采集,处理,保存过程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水分的丢失或受潮。 D、浓稠液体(糖浆、炼乳等) 加入海砂,海砂与玻璃棒在水浴上干燥后入干燥箱 (二)直接干燥法(常压干燥法) 样品的预处理(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B、固体样品要磨碎(粉碎) C. 液态样品要在水浴上先浓缩,然 后进干燥箱。

  9. (三) 减压干燥法

  10. 准确称取一定样品 → 加入约50~75ml有机溶剂 → 加热蒸馏 → 二、蒸馏法 步骤 至水分大部分蒸出后,加快蒸馏速度 → 当刻度管水量不在增加→读数

  11. 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选择依据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比水轻的,也有比水重的。

  12. 蒸馏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⑴ 热交换充分 ⑵ 受热后发生化学反应比重量法少   ⑶ 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 ⑴ 水与有机溶剂易发生乳化现象 ⑵ 样品中水分可能完全没有挥发出来   ⑶ 水分有时附在冷凝管壁上,造成读 数误差

  13. I2+SO2+2H2O H2SO4+2HI ⑴ 原理 三、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 I2+SO2+2H2O+3C5H5N 2C5H5NHI+C5H5NSO3 硫酸吡啶很不稳定,与水发生副反应,形成干扰。 若有甲醇存在,则可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将I2、 SO2、C5H5N 、CH3OH配在一起成为费休试剂。

  14. 四. 其他方法 介电容量法 电导率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折光法 其他干燥法:化学干燥法、微波烘箱干燥法、 红外线干燥法

  15. 第三节 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一、水分活度定义 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值,可近似表示为 溶液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 1、水分活度影响着食品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等品质。 2、水分活度影响食品的保藏稳定性。

  16. 二、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 1、AW测定仪法 • ⑴ 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主要利用AW测定仪中的传感器根据食品中水的蒸汽压力的变化,从仪器的表头上读出指针所示的水分活度。在样品测定前需用氯化钡和溶液校正AW测定仪的AW为9.000。 • ⑵ 步骤 ① 仪器校正 →② 样品测定

  17. → 用夹子把它放在样品盒内 浸于氯化钡饱和液中 两张滤纸 → → 将传感器的表头放在样品盒上拧紧 于20℃恒温烘箱 → → 加热恒温3小时后 将校正螺丝校正AW为9.00

  18. 取样→于15~25℃恒温后→(果蔬样品迅速捣碎取汤汁与固形物按比例取样&肉和鱼等固体试样需适当切细)→于容器样品盒内→将传感器的表头置于样品盒上轻轻地拧紧→于20℃恒温烘箱中,加热2小时后→不断观察表头仪器指针的变化情况,等指针恒定不变时,所指的数值即为此温度下试样的AW值取样→于15~25℃恒温后→(果蔬样品迅速捣碎取汤汁与固形物按比例取样&肉和鱼等固体试样需适当切细)→于容器样品盒内→将传感器的表头置于样品盒上轻轻地拧紧→于20℃恒温烘箱中,加热2小时后→不断观察表头仪器指针的变化情况,等指针恒定不变时,所指的数值即为此温度下试样的AW值

  19. 2、扩散法 ⑴ 原理

  20. 例:某样品在KNO3标准饱和溶液平衡下增重 7mg,在BaCl•2H2O中增重3mg ,在KCl中减重 9mg ,在KBr中减重15mg 。作图,可求得其 Aw=0.878 。

  21. 总结:方法的比较 • 原理 • 样品的性质 • 预期的目的

  22. 原理 • 烘箱干燥法是将样品中的水分除去,利用测得的剩余固体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非水挥发性物质在干燥过程中也有挥发,但与挥发掉的水相比很小,常忽略不计。 • 蒸馏法也采用将水分从固体物质中分离的方法,然而水分含量是直接通过测定体积来定量。 • Karl Fischer 滴定法则基于样品中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水分的多少可由滴定液的用量反映出来。

  23. 介电法和传导法是根据水的电化学性质 • 折光法是源于样品中的水对光反射的影响 • 近红外分析法是基于食品中的水分子对特征波长的吸收的原理。

  24. 样品的性质 • 烘箱干燥法会使某些食品的成分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水,或者利用水及其它组分,从而影响水分含量的测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可能就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 蒸馏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些食品微量成分的挥发和分解。 • 对于水分含量非常低或高糖、高脂食品,常常采用Karl Fischer 滴定法。

  25. 用途 • 烘箱干燥法是干燥各种食品产物的法定方法 • 在干燥法中,微波干燥、红外干燥最为快捷,直接干燥、化学干燥和真空干燥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 折射指数、电导和红外线分析等方法非常快,但是常常需要与非经验性的方法相关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