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13 Views
和平主義. 和平權第三課. 論理的三種模式. 目的倫理認為應該以人生目的來衡量人事,譬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或得永生或未來的新天新地。 義務倫理強調大家的義務,如孝順父母是兒女的責任。 人權倫理以每一個人的絕對價值為其基礎,強調人的價值超越所有其他原則。. 和平主義. 目的和平倫理:沒有任何戰爭符合義戰的條件。這是實際和平主義,不是理論絕對和平主義。 義務和平倫理:無論良心認為如何,無論戰爭的效果如何,甚至迫害不大,所有戰爭絕對不行。 人權倫理:承認良心抗義 ,每 個人可以拒絕帶武器。. 義務和平倫理. 只有基督宗教才提出義務和平主義。
E N D
和平主義 和平權第三課
論理的三種模式 • 目的倫理認為應該以人生目的來衡量人事,譬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或得永生或未來的新天新地。 • 義務倫理強調大家的義務,如孝順父母是兒女的責任。 • 人權倫理以每一個人的絕對價值為其基礎,強調人的價值超越所有其他原則。
和平主義 • 目的和平倫理:沒有任何戰爭符合義戰的條件。這是實際和平主義,不是理論絕對和平主義。 • 義務和平倫理:無論良心認為如何,無論戰爭的效果如何,甚至迫害不大,所有戰爭絕對不行。 • 人權倫理:承認良心抗義,每個人可以拒絕帶武器。
義務和平倫理 • 只有基督宗教才提出義務和平主義。 • 平常限於少數人(如神父)或小教派。 • 很難成為全國的政策,不過有些小國家幾乎放棄戰爭、日本的憲法原則上亦如此。
聖經與和平 • 舊約與新約之別 • 新約 :洗者聖若翰 :耶穌 道理 行為 :聖保祿書信
舊約與新約之別 • 基督徒如何讀舊約 • 以新約代替、否定舊約 • 新約成全舊約 聖經(新舊約)與信徒 • 理想與實踐 • 內心與外在生活 • 按每人心意讀經
洗者聖若翰 洗者聖若翰與士兵:他未要求他們退伍 耶穌提洗者聖若翰時,說「暴力者抓天國」 三個讀法: 暴力=對自己有高度的要求 指游擊隊 暴力=克服障礙的力量
耶穌:山中訓導 • 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個轉給他 耳光:耶穌被逮捕時,不轉頰 如何打右頰? • 那願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你連外衣給他 • 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 此句與軍隊有關
耶穌在聖殿 先知行為: • 耶穌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兌換錢的人以及賣牛、羊、鴿的人全部趕走了。 • 我來不是為了帶和平,而是分裂 和平福音 • 愛仇人 • 為他人犧牲自己的性命
聖保祿 • 儉是正義的工具,可懲罰惡人 • 本段談非基督徒的羅馬帝國長官 • 由上下文可發現本段談賦稅(不談戰爭) • 帶儉的長官只關權下之人,不管外國人(因此,與戰爭無關) • 利用於當時,不使用於今日 甚至長官可以用儉,這不否定他可以不用它
教父奧利振 185~254年 • 首先我勸導眾人,要為所有的人懇求、祈禱、轉求和謝恩。(弟茂德前書2:1)你們偶像的司祭,即你們認為特別屬於你們神的司祭,保留他們的右手乾淨,因此不流血、屠殺,為了能夠給他們所謂的神一個適當的祭祀。假如戰爭爆發,他們不服兵役。那麼,假如這樣作有道理,基督徒更有利,別人打仗時,他們也以自己的方式,服兵役,即以天主的司祭及朝拜者的身分,保持乾淨的手,在天主的面前奉獻祈禱,為了祝福那些有正義的理由為正義的天主,打仗。
聖多瑪斯 1225~1274 • 因為神職人員應該為人民祈禱,因此應該避免任何打擾祈禱所需要的平靜的事,包括做生意或服兵役。 • 因為神職人員的身分與祭臺有密切的關係,而在祭臺上所紀念的是基督的苦難和流血,因此他們應該準備按照基督的榜樣為他人犧牲生命,甚至流血殉道,若他們反而流他人之血,那麼這就完全不妥當。
埃拉斯木 1647~1536《和平怨言》 • 你們士兵帶著救恩的標誌在你們的棋子上,但是你們願意毀滅那些由於同樣的十字架而得救的人們。嗚呼!在軍營你們接受聖事,然後跑到戰場,而聖事所代表的就是基督徒的合一。 • 獅子與獅子之間很有禮貌,野豬不會用其獠牙攻擊野豬;猞猁家中有平安,龍對龍決不殘忍,而狼的行為是成語所讚頌的。團結是人類絕對必須有的美德。
中世紀和平異端 • Waldes韋爾多(繁榮1170年)反對政治社會 • Wycliffe威克里夫 (1330?~1384年)如上 • Hus胡斯 (1372? ~1415年)他的徒弟在1418-9年暫時推動和平主義,等基督再來建立天國。 • Chelčicky (著作《信仰之網》1440年)鄉下的簡單生活,後來城市、讀書文化無法繼續向下思想。
基督新教和平教會 • 再洗禮派Conrad Grebel格博 (死1526) 恢復山中訓道的精神、反對現代文化 • Menno Simons門諾 (死1561) 幫助再洗禮派,漸漸接受非暴力、儘量脫離社會 此派與其他教派都碰到類似的問題: • 或適應社會改變對和平主義的立場 • 或脫離社會 • 或提供稅代替服兵役、或自己做替代役 法國大革命前歐洲政府基本保持寬容的態度。
奎克Quaker派 George Fox福克斯 (1650s死1691) 和平主義漸漸出來 Robert Barclay (1676 死1690) 《貴格會辯》William Penn 佩恩 (死1718) 1682與原住民定了條約(參考Hicks的「和平國度」) Edward Hicks (1780-1849) 美國畫家1829-1848畫了一百幅「和平國度」 奎克派和平行為 • 反對服兵役 反對被迫入海軍 • 反對在商船加砲 反對特殊軍事稅(不反對一般稅) 1755年後美國嚴格奎克派反對所有稅,建議奎格派的信徒不參與政府。
眾人都把自己的刀劍鑄成鋤頭,將自己的槍矛製成鐮刀;民族與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在學習戰鬥。(依2:4)眾人都把自己的刀劍鑄成鋤頭,將自己的槍矛製成鐮刀;民族與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在學習戰鬥。(依2:4) 狼與羊同住、豹與小羊同睡、牛犢與小獅同食,小童帶之;母牛與黑熊成友,小牛小熊共處,獅如牛吃草,小孩靠蛇洞玩:在聖山上無害無傷,因為眾知主如河入海一樣。(依11:6~9)
David Low Dodge 1774~1852年 • 屬於長老會 • 任何誠心愛主耶穌基督的人不能不熱烈地盼望世界各角落戰爭的結束。…因此,難道不是他們的義務盡力推動那仁慈的目標?難道每一位基督徒不該行事使所有其他人模仿他的榜樣為大眾福利。
日本新宗教和平團體 • 甲 和平主義 日本山秒華寺、白光振興會 • 乙 有條件的和平主義 創價學會 • 丙 義戰 立正佼成會、松綠神道大和山 • 丁 培養德性、達到和平
日本山秒華寺 • NIPPONZAN MYŌHŌJI(Nichiren日蓮宗) • 創辦人: Fujii Nichidatsu (1885-1985), 1918第一個寺在中國,1933年 去印度訪問甘地,1945年後決定建立和平塔,反對在日本的美國軍隊,舉辦和平示威打鼓,朗誦daimoku (namu myōhō rengekyō妙華),反對核武器
佛教白光振興會 我們祝你世界人類的和平
白光振興會 BYAKKŌ SHINKŌKAI • 創辦人:Goi Masahisa (1916-1980): 和平禱告、和平桿 • 依賴禱告、不關心具體政治議題、世界只是影子,因此要脫離世界。 May Peace Prevail on Earth; May peace be in our homes and countries; May our missions be accomplished. We thank you, Guardian Deities and Guardian Spirits.
創價學會 SŌKA GAKKAI • 創辦人:牧口常三郎Makiguchi Tsunesaburō (1871-1944) • 1938年建立創價教育學會,關心教育與宗教 • 1945年後Toda Jōsei (1900-1958)重建,創立傳教大進軍,分部隊有部隊主1964 年創辦公明黨,1970年正式與黨分開,但其實仍有影響。第三任主席池田大作Ikeda Daisaku (1928- ) 常參加聯合國大會,支持聯合國部隊,但要求日本保留和平憲法。
立正佼成會 RISSHŌ KŌSEIKAI • 創辦人: 庭野日敬Niwano Nikkyō (1906- ) 與長詔妙佼Naganuma Myōkō (1889-1957) 建立於 1938年,庭野研究蓮花經、長詔看到神 • 1958年庭野領導,1960 年由「立正交成會」改為「立正佼成會」,1970年舉辦第一世界宗教徒和平會議在京都:討論主題:非武裝、開發、人權,1973年舉辦和平船,往東南亞推動交換
松綠神道大和山 SHŌROKU SHINTŌ YAMATOYAMA • 創辦人:Tazawa Seishirō (1884-1966)建立於1919年,限於北海道、本州北部,要取消惡心,才能裁軍,農民、保守
修養團捧誠會 SHŪYŌDAN HŌSEIKAI • 創辦人:Idei Seitarō (1889-1983) • 1934年建立,1941年正式建立,關心培養德性,不參與實際問題, • 建立和平石碑 (神石shinseki和石waseki)
義務合平結論 缺點 • 少數團體 • 脫離實際生活 • 若參與社會,可能對決對和平主義妥協 優點 • 保持理想 • 對一般軍事態度提供批評的角色 • 推廣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