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科技領域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科技領域 -. 課程綱要宣講. 簡報製作 小組 報告製作 臺北市長安國中 呂添仁 高雄市鳳山國中 方冠中 臺北市麗山國中 張銘傑 高雄市左營國小 黃瓊儀 桃園市建國國中 陳韋 邑 桃園市大業國小 蔡兆琛 高雄市師大附中 江其勳. 目錄. 壹、總綱重要內涵 貳、科技領綱特色 參、科技領綱重要內涵 肆、科技領綱實施要點 伍、議題融入科技領綱 陸、領域 / 科目與彈性學習課程實施之關係. 使用說明.

jwa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科技領域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科技領域- 課程綱要宣講 簡報製作小組 報告製作 臺北市長安國中 呂添仁 高雄市鳳山國中 方冠中 臺北市麗山國中 張銘傑 高雄市左營國小 黃瓊儀 桃園市建國國中 陳韋邑 桃園市大業國小 蔡兆琛 高雄市師大附中 江其勳

  2. 目錄 壹、總綱重要內涵 貳、科技領綱特色 參、科技領綱重要內涵 肆、科技領綱實施要點 伍、議題融入科技領綱 陸、領域/科目與彈性學習課程實施之關係

  3. 使用說明 本簡報共00頁,時間約360分鐘 (可依宣講對象、實作討論調整時間) 宣講對象:國中小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及教學支援人員

  4. 使用說明 共分六個部分 檢附國中小案例可以其他學校替換,並依實際需求增刪 總綱重要內涵 科技領綱特色 科技領綱重要內涵 科技領綱實施要點 議題融入 科技領綱 領域/科目與 彈性學習課程實施之關係

  5. 一、總綱願景 二、總綱的基本理念 三、總綱的課程目標 四、總綱的核心素養 壹、總綱重要內涵

  6. 總綱 規範 引導 學校課程教學的發展與實施 重要的是:要能引領每一個孩子的學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介壽國中、華南國小 6

  7. 願景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以尊重學生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 理念 自發 互動 共好 目標 促進 生涯發展 啟發 生命潛能 陶養 生活知能 涵育 公民責任

  8. 一、總綱願景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秉持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 透過與生活情境的結合, 學生能夠理解所學, 進而整合和運用所學, 解決問題、推陳出新, 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圖片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宣導影片

  9. 二、總綱的基本理念 共 好 互 動 自 發 有方法 有知識 有意願 有動力 有善念 能活用

  10. 三、總綱的課程目標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涵育公民責任

  11. 四、總綱的核心素養 溝通互動 自主行動 社會參與 學習意願 活用學習 學習方法 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12. 這是什麼? 陶瓷閥芯

  13. 工具準備

  14. (一)核心素養的三大面向九大項目 以核心素養為主軸 裨益各教育階段之間 的連貫以及各領域/ 科目之間的統整 生活情境 A3 A2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 與創新應變 A1 B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自主行動 終身 學習者 B2 C3 溝通互動 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社會參與 生活情境 C2 B3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C1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生活情境

  15. (二)核心素養的轉化與發展 轉 化 各教育階段 總 綱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 發 展 轉 化 發 展 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各領域/科目 綱要 各領域/科目 核心素養 各領域/科目 理念與目標 對應

  16. 新課綱以 進行整合,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比較偏向認知歷程、行動能力、態度) 學習內容(比較偏向學習素材) 二者需結合編織在一起,構築完整的學習。 素養導向下的課程、教學及教材發展,乃在強調終身學習者的陶養,面對快速變遷的資訊及社會,除了重視知識之外,更要注重行動及態度,並透過「覺察及省思」將此三者串連為三位一體,以求自我精進並與時俱進。 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17. https://kahoot.it/

  18. 貳、 科技領域課綱特色 一、基本理念 二、科技領域課程目標 三、時間分配、科目組合

  19. 請翻開領綱第1頁,標示出10個關鍵字 觀察與體驗 整合運用 科技素養 作用想 澄清理解 歸納分析 設計思考 運算思維 邏輯思考 系統化思考 理解與思辯 問題解決

  20. 一、基本理念 引導學生經由觀察與體驗日常需求或問題 • 設計適用物品 • 運用電腦科學工具 • 設計思考 • 運算思維 • 做、用、想 • 邏輯思考、系統化思考 在歷程中培養團隊合作及合宜的態度與習慣

  21. 二、科技領域課程目標(1/2) 習得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並培養正確的觀念、態度及工作習慣。 善用科技知能以進行創造、設計、批判、邏輯、運算等思考。 整合理論與實務以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

  22. 二、科技領域課程目標(2/2) 理解科技產業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啟發科技研究與發展的興趣,不受性別限制,從事相關生涯試探與準備。 了解科技對個人、社會、環境及文化之相互影響,並能反省與實踐相關的倫理議題。

  23. 三、時間分配、組合(1/2) 時間分配-開設課程 國中 高中 • 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之必修課程各為二學分,科技領域選修共八學分。 • 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之每週總授課節數二節

  24. 三、時間分配、組合(2/2) 時間分配-開課彈性方式 • 建議依學期開設,採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上下學期對開,每週連排二節課。 • 依學期開設,可採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每週各一節,或是上下學期對開、每週連排二節課的方式開課。 國中 高中

  25. 參、科技領綱重要內涵 核心素養的轉化與發展 科技領域的核心素養 科技領域的學習重點 資訊科技、生活科技學習表現架構 資訊科技、生活科技學習內容架構

  26. 一、核心素養的轉化與發展 各教育階段科技領域 核心素養(以國中為例) C1 科-J-C1 B3 科-J-B3 科技領域 核心素養 向上呼應與展現 C2 向下轉化與發展 科-J-C2 B2 社會參與C 科-J-B2 溝通互動B 總綱 (3面9項) C3 自主行動A 科-J-C3 科-J-B1 B1 科-J-A1 科-J-A3 A1 A3 A2 科-J-A2 國中階段 核心素養 (3面9項)

  27. 二、科技領域的核心素養(1/4)

  28. 領綱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資訊科技) 二、科技領域的核心素養(2/4) 摘自<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課程手冊初稿更新四版>之「參、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

  29. 二、科技領域的核心素養(3/4) 領綱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示例(生活科技) 摘自<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課程手冊初稿更新四版>之「伍、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30. 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對應 二、科技領域的核心素養(4/4) 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各領域/科目綱要 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 各領域/科目理念與目標 發展 發展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關鍵 對應

  31. 三、科技領域的學習重點(資訊科技)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六大主題 四大類別 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 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 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 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 資訊科技應用、演算法 程式設計、系統平台 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

  32. 四、資訊科技學習表現架構 資訊科技學習表現的編碼 構面、類別 學習階段 流水號 運 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t) 1、2、3... Ⅳ 國中階段 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c) 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p) Ⅴ 高中階段 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a) 例:運a-IV-1 能落實健康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33. 資訊科技學習表現 請拿出白紙一張 在四個象限寫下Key word 前3個跟總綱三面有關 運算思維、溝通表達、合作共創 第4個:態度 英文縮寫(小寫)

  34. 資訊科技學習內容 請拿出白紙一張,畫正六邊形 在六個等分中寫下Key word資科系程演人 聯想出完整字詞 英文縮寫(大寫)

  35. 五、資訊科技學習內容架構(1/2) 學習重點解析及教學注意事項

  36. 五、資訊科技學習內容架構(2/2) 資訊科技學習內容的編碼 學習階段 流水號 科目、主題 Ⅳ 國中階段 1、2、3... 資 資訊科技應用(T) 演算法(A) 程式設計(P) Ⅴ 高中階段 系統平台(S) 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D)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H) 例:資A-IV-1演算法基本概念

  37. 三、科技領域的學習重點(生活科技)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四大類別 四大主題 日常生活的科技知識(k) 日常科技的使用態度(a) 日常科技的操作技能(s) 科技實作的統合能力(c) 科技的本質(N) 設計與製作(P) 科技的應用(A) 科技與社會(S)

  38. 四、生活科技學習表現架構(1/2)

  39. 四、生活科技學習表現架構(2/2) 生活科技學習表現的編碼 構面、類別 學習階段 流水號 設 日常生活的科技知識(k) 1、2、3... Ⅳ 國中階段 日常科技的使用態度(a) 日常科技的操作技能(s) Ⅴ 高中階段 科技實作的統合能力(c) 例:設k-IV-1能了解日常科技的意涵與設計製作的基本概念。

  40. 五、生活科技學習內容架構(1/2) 科技的本質 科技的本質 主軸 設計與製作 設計與製作 帶入 科技的應用 科技的應用 科技與社會 科技與社會 解析及教學注意事項

  41. 五、生活科技學習內容架構(2/2) 生活科技學習內容的編碼 科目、主題 學習階段 流水號 生 科技的本質(N) 1、2、3... Ⅳ國中階段 設計與製作(P) 科技與應用(A) Ⅴ高中階段 科技與社會(S) 例:生P-IV-1創意思考的方法

  42. https://kahoot.it/

  43. 肆、科技領綱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二、教材編選 三、教學實施 四、教學資源 五、學習評量

  44. 一、課程發展-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之課程設計以運算思維為主軸 培養邏輯思考、系統化思考等運算思維,並藉由資訊科技之設計與實作,增進運算思維的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以及創新思考。 高中階段 國中階段 了解運算思維原理,並能進一步整合應用。 利用運算思維與資訊科技解決問題

  45. 生活科技之課程設計以設計思考為主軸,並以「做」、「用」、「想」為核心理念。國民中學教育階段應著重在創意設計、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應著重在工程設計生活科技之課程設計以設計思考為主軸,並以「做」、「用」、「想」為核心理念。國民中學教育階段應著重在創意設計、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應著重在工程設計 一、課程發展-生活科技 高中階段 國中階段 (工程設計) (創意設計) 做 熟悉工具 正確操作 專題製作 設計製作 正確使用產品 有效選用工具 用 STEM 科技 整合 有效活用 設計 與 製作 正確選用 整合思考 科技整合 批判/創意/思考 想 分析思考 設計與製作/專題導向

  46. 二、教材編選(1/2)

  47. 二、教材編選(2/2)

  48. 三、教學實施(1/4) 以問題解決或專題製作之方式進行「設計思考」與「運算思維」的課程理念。 實作活動時數宜佔整體課程時數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9. 三、教學實施-資訊科技(2/4) 「演算法」與「程式設計」 環環相扣,不宜分別教學 課程規劃應列舉與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相關之實例,以激發學生學習演算法 與程式設計解決問題之興趣。

  50. 三、教學實施-生活科技_國中階段(3/4) 設計與製作 & 科技的應用實作活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