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975 Views
純水概述. 純水. 經過純化去除水中不純物,但 電阻值 無法達到 18.2 MΩ . cm 的水,通為「純水」。例如「去離子水」、「蒸餾水」、「逆滲透水」等,都屬於純水。「蒸餾水」與「逆滲透水」這一類的純水,因為純化速率較慢,必須使用儲水桶儲存後再提供使用。. 超純水. 何謂「超純水」: 經過離子交換、 RO 膜或蒸餾等方法預純化,再經過核子級離子交換樹脂純化 , 去除水中的主要不純物質,而電阻值達到 18.2MΩ ・ cm(25℃) 的水,稱為「超純水」。. 導電率及電阻值.
E N D
純水 • 經過純化去除水中不純物,但電阻值無法達到18.2 MΩ.cm的水,通為「純水」。例如「去離子水」、「蒸餾水」、「逆滲透水」等,都屬於純水。「蒸餾水」與「逆滲透水」這一類的純水,因為純化速率較慢,必須使用儲水桶儲存後再提供使用。
超純水 • 何謂「超純水」:經過離子交換、RO膜或蒸餾等方法預純化,再經過核子級離子交換樹脂純化,去除水中的主要不純物質,而電阻值達到 18.2MΩ・cm(25℃)的水,稱為「超純水」。
導電率及電阻值 • 水中的離子含量也就是導電物質的總含量,可用導電度來表示。導電度,即電子流動“容易”的程度,與水中離子含量成正比關係。而電阻值則表示電子流動“困難”的程度,會隨著水中離子含量減少而增加。因此,電阻值與導電度呈倒數關係。 • 導電度的單位:μS/cm(micro Siemens per centimeter) • 電阻值的單位:MΩ・cm(mega ohm-centimeter)
水中不純物 • 無機物 • 有機物 • 微生物 • 內毒素 • 溶解性氣體 • 顆粒雜質 • 膠體
水中不純物 無機物 • 溶解鹽類的離子污染物 • 分為陽離子和陰離子 • 陽離子帶正電 • 陰離子帶負電 • 可經由TDS或導電度/電阻值量測
水中不純物 導電度和電阻值 • 測量原水無機物用導電度表示 • 測量純水無機物用電阻值表示 1 ______________ 導電度 • 電阻值 = • 0.055 microsiemens (μS/cm) = 18.2 megohm (MΩ-cm)
水中不純物 有機物: • 由生活物質敗壞衍生而成 • 元素中含碳 • 水中有顏色,味道和氣味產生 • 可經由三種方法測量-TOC -HPLC -Oxygen Absorbed
水中不純物 微生物: • 在水中大部分無重量存在 • 大部分為假單包菌存在 • 所有原水中都會存在 • 公認加氯可消毒去除 • 可以殖菌量測每毫升多少單位 (cfu/ml)
水中不純物 內毒素: • 細菌之副產品,包括分泌物,細胞壁和細胞核碎片 • 和外毒素一起合稱“熱質” • 在生命科學上相當重要 • 測量內毒素為每毫升多少單位 (LAL test)
水中不純物 溶解性氣體: • 主要為 CO2 , O2 和 Cl2 • CO2和 O2是由空氣中溶解會影響水之導電度,PH和侵蝕性 • Cl2是因為消毒而添加 • 由導電度測量
水中不純物 顆粒雜質: • 大小不同 (1 μm upwards) • 由各種不純物形成 • 可簡單經由過濾去除
水中不純物 膠體: • 具負電的水中懸浮顆粒雜質 • 通常唯有機物,鐵,矽,鋁 • 有時非常小 (<0.1 μm) • 會阻塞細的過濾器 • 經由 Fouling Index test 測量
水質純化技術 • 前處理 • 逆滲透 • 去離子 • 有機吸附 • 微過濾,超微過濾和超過濾 • UV光氧化和消毒殺菌
水質純化技術 離子交換或去離子或脫礦物質是: 經由樹脂中活潑的離子與水中的離子雜質交換而去除
H+ H+ Cation H+ OH- OH- Anion OH- Pure water technologies deionisation
H+ H+ Cation H+ H+ Pure water technologies ion exchange Na+
Most Reactive (Al3+) Quite Reactive (Ca2+) Less Reactive (Na+) Least Reactive (SiO2) Pure water technologies ion exchange
水質純化技術 去離子樹脂種類: • 強效去離子樹脂 :保證水質達1-10MΩ-cm • 弱性去離子樹脂 :保證水質達 50 - 10 μS/cm但無法去除矽和 CO2 • 核子級去離子樹脂 : 保證水質達 10 - 18 MΩ-cm
水質純化技術 去離子摘要: • 適用於離子去除 • 樹脂飽和時即有弱性離子不純物產生 • 依樹脂容積設定純化量 • 三種離子樹脂-強,弱和核子級
水質純化技術 逆滲透的目的: • 去除大部分離子污染物 (95-98%) • 去除大部分有機污染物 (99%) • 去除大部分細菌 (99%) • 去除大部分顆粒雜質
Osmosis a Natural Process Semi permeable membrane Water containing salts Pure water
Feed Product Ions <2% Ions Particles Organics Organisms Reject Ions Particles Organisms Organics Only water passes through membrane Reverse Osmosis (RO)Pressure Driven Deionisation Membrane barrier
permeate concentrate inlet Pure water technologies reverse osmosis
水質純化技術 • Elga 使用合成薄片RO膜 • 流量視壓力和溫度而定 • 理想浸水壓力為 4 Bar (60 psi) @ 250C inlet • 可容許之進水要求 - 1000 ppm TDS - <0.5 ppm Free chlorine - < 10 Fouling Index
水質純化技術 吸附是: 將污染物濃縮在固體表面
水質純化技術 有機吸附 • 有機分子被吸引至媒介表面 • 媒介通常為活性碳 • 表面區域愈大, 水量愈大.
Pure water technologies Organic adsorption
水質純化技術 有機吸附介質 • 活性碳 (石墨, 椰子殼…等) • Pyrolised樹脂 (球形碳) • 陶瓷 (“Absorb”)
水質純化技術 有機吸附介質 • 可有效去除大部分低分子量有機分子 • 使用van der Waal’s吸附分子
水質純化技術 巨網吸附 • 使用巨網樹脂去除高分子量有機物 • 大開架構作用如同物理性捕捉 陶瓷吸附 • 有效應用在去除重金屬, 如同腎透析
水質純化技術 過濾是 : 視粒徑大小以物理方式去除不純物
水質純化技術 filtration Before filtration After filtration
水質純化技術 預濾 • 用以保護大部分水質純化技術 • 通常過濾孔隙約在1至10 μM • 定義上為去除“灰塵“
filtered water out feed water in 水質純化技術 pre-filtration
水質純化技術 次微過濾 • 用以去除細菌和細顆粒 • 濾膜通常 < 1 µM • 用於取水端
水質純化技術 超微過濾 • 用以去除細菌及細顆粒 • 濾膜和中空纖維過濾器孔隙小於 0.05 µM • 可被殺菌
feed outside filter filtrate passes into tube 水質純化技術 超微過濾
水質純化技術 超過濾 • 用以去除熱質( pyrogenic material) 或腸毒素( endotoxins) • 濾膜通常為 5000 –10000分子量過濾 • 可被殺菌
水質純化技術 過濾總論 • 超過濾和超微過濾適合在管路中連續循環 • 通常配合取水端過濾可確保水質 • 可被殺菌
水質純化技術 紫外光 • 兩個有效波長 • 254nm: 殺菌 • 185nm:經由氧化降低TOC
水質純化技術 254 nm 波長: • 破壞細菌的 DNA • 避免細菌複製 • 確保細菌指數 < 1 cfu/ml
水質純化技術 185 nm 波長: • 可打斷碳鍵 • 和水反應成氫氧基 • 氫氧基氧化微量有機物成二氧化碳
水質純化技術 uv photosterilisation 254nm
RO Distillation Filtration Ultra filtration Deionisation Activated Carbon Ultra- violet Resistivity Conductivity Hardness Heavy metals Silica pH Total organic carbon UV transparency Micro-organisms Particulates/Colloids 水質純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