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综合处理与利用模块

综合处理与利用模块. 第一节 概述. 第十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一、国内外发展趋势 美国 由单纯的水污染治理转变为全方位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 Watersheds , “ Watersheds ” 内涵 是水循环、水回用。. 日本 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日本靠什么支撑了他们经济复兴?靠的就是污水回用!在各大城市创建并保留至今的 “ 工业用水 道 ” 纵贯全市,形成与自来水管道并存的又一条城市供水动脉,再生水 41% 回用于工业, 32% 作环境用水, 8% 用于农业灌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综合处理与利用模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综合处理与利用模块

  2. 第一节 概述 第十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一、国内外发展趋势 • 美国 由单纯的水污染治理转变为全方位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 Watersheds, “Watersheds”内涵 是水循环、水回用。

  3. 日本 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日本靠什么支撑了他们经济复兴?靠的就是污水回用!在各大城市创建并保留至今的“工业用水 道” 纵贯全市,形成与自来水管道并存的又一条城市供水动脉,再生水41%回用于工业,32%作环境用水,8%用于农业灌溉。 提出“水银行”(Water Bank)概念,“从地下取一滴水就要回注一滴水”。

  4. 以色列 是地处大面积沙漠的国家,严重缺水,在污水回用方面处世界领先地位,通过立法规定“城市的每一滴水至少回用一次”,污水处理回用于工业、灌溉、城市绿化、冲刷。再生水42%用于灌溉、30%回灌地下,回灌到地下的水再抽至管网系统,循环再用。 • 中国 污水回用经三个阶段: 1985年之前——起步 1986-2000年——技术储备、工程示范 2001年以后——实施节水纲要进入全面启 北京、大连、长春、沈阳、青岛、秦皇岛、深圳、太原、邯郸等城市已设计污水回用工厂,在全国起示范作用。

  5. 二、污水处理的级别 预处理(物理法):去除粗大悬浮物; 一级处理(物理法):去除悬浮物; 二级处理(生物法):去除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 三级或深度处理(物化或生化):去除氮磷营养物和有机物,深度处理一般以污水回收、再用为目的。

  6. 三、污水二级处理的不足在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污染物,如BOD5 20~30mg/L;CODCr 60~100mg/L;SS 20~30mg/L;NH3-N 15~25mg/L;P 6~10mg/L,此外还含有致病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含有以上污染物的处理水,如排放至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回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在淡水缺乏地区,这种处理排放的方式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7. 四、污水深度处理的目标1. 去除水中残存的悬浮物(包括活性污泥颗粒);脱色、除臭,使水得到进一步澄清;2. 进一步降低BOD5 、CODCr 、TOC等指标,使水进一步稳定;3. 脱氮、除磷,消除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4. 消毒去菌,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8. 五、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的应用1. 排放包括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水体及缓流水体在内的任何 水体,补充地面水源。2. 回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杂用,如灌溉城市绿地、冲洗街道、车辆、景观用水等。3. 居民小区中水回用于冲洗厕所;4. 作为冷却水和工艺水的补充用水,回用于工业企业;5. 用于防止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回灌地下。

  9. 第二节 生物脱氮技术 一、生物脱氮原理 • 氨化反应 • 硝化作用 • 反硝化作用

  10. 二、生物脱氮工艺传统三级脱氮工艺

  11. 二级后置脱氮工艺(倒置反硝化)

  12. 前置反硝化(缺氧-好氧工艺)该工艺不需设中沉池和投加C源,在反硝化段反硝化后回收部分碱度,同时降解部分有机物,对好氧段有利,减少供氧量,并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前置反硝化(缺氧-好氧工艺)该工艺不需设中沉池和投加C源,在反硝化段反硝化后回收部分碱度,同时降解部分有机物,对好氧段有利,减少供氧量,并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

  13. 第三节 生物除磷技术 一、除磷方法概述 • 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除去(化学法) • 使磷以溶解态被微生物同化,与微生物一起被分离出去,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生物法)。

  14. 二、生物除磷工艺An/O工艺(1)工艺特点 工艺流程简单,无混合液回流,其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同时厌氧池能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在反应池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为3~6h,其中厌氧池1~2h,好氧池2~4h。 沉淀污泥含磷率高,一般(2.5~4)%左右,故污泥 效好。混合液的SVI<100,易沉淀,不膨胀ηBOD≥90%;ηP=(70~80)%;当P/BOD5比值高,剩余污泥产量小,使ηP难以提高。 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和污泥回流,否则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磷的释放,降低ηP。反应池内X=2700~3000 mg/L

  15. (2)影响因素1.DO:厌氧池DO(0.2~0.3 mg/L)→0,NOX-→0,以保证严格的厌氧状态,好氧池:DO≥2mg/L。2. 厌氧池BOD5 /T-P>(20~30),否则ηP下降。3. 厌氧池NOX-:因为NOX-会消耗水中有机物而抑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继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对磷的吸收。所以NOX--N<1.5~2 mg/L,不会影响除磷效果。4. 当污水中COD/TKN≥10时,则NOX--N对生物除磷影响较小。5. 污泥龄θs:因为A2/O工艺主要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所以除磷效果与排放剩余污泥量多少直接有关。 6. NS:NS较高,ηP较好,一般NS>0.1KgBOD5/KgMLSS.d,其ηP较高。7. 温度:5~30℃其除磷效果较好。>13℃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与温度无关。8. pH=6~8,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都比较稳定。

  16. 2 Phostrip除磷工艺(1)工艺特点 该工艺将An/O工艺的厌氧段改造成类似于普通重力浓缩池的磷解吸池,部分回流污泥在磷解吸池内厌氧放磷,污泥停留时间一般为5~12h,水力表面负荷应小于20m3/(m2·d)。经浓缩后污泥进入缺氧池,解磷池上清液含有高浓度磷(可高达100mg/L以上),将此上清液排入石灰混凝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生成磷酸钙沉淀,该含磷污泥可作为农业肥料,而混凝沉淀池出水应流入初沉池再进行处理。Phostrip工艺不仅通过高磷剩余污泥除磷,而且还通过化学沉淀除磷。该工艺具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双重作用,所以Phostrip工艺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17. (2)工艺流程 废水经曝气好氧池,去除BOD5和COD,并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在二沉池中,含磷污泥与水分离,回流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厌氧除磷池。而高磷剩余污泥被排出系统。在厌氧除磷池中,回流污泥在好氧状态时过量摄取的磷在此得到充分释放,释放磷的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除磷池流出的富磷上清液进入混凝沉淀池,投回石灰形成Ca3(PO4)2沉淀,通过排放含磷污泥去除磷。

  18. (3)工艺特点Phostrip工艺比较适合于对现有工艺的改造,只需在污泥回流管线上增设少量小规模的处理单元即可,且在改造过程中不必中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之,Phostrip工艺受外界条件影响小,工艺操作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且稳定。但该工艺流程复杂、运行管理麻烦、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

  19. 第四节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一、A2/O工艺原理 1. 在首段厌氧池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H3-N浓度没有变化。 2.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继续下降, 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但磷的变化很小。 3. 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其浓度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4-N浓度显著下降, NO3--N浓度显著增加,而磷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率下降。

  20. 二、A2/O工艺流程

  21. 三、A2/O工艺影响因素1. 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2. 污泥龄θs的影响 3. DO的影响 4. NS的影响 5. TKN/MLSS负荷率的影响(凯氏氮-污泥负荷率的影响)6. R与RN的影响

  22. 四、A2/O工艺存在的不足1.该工艺流程在脱氮除磷方面不能同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原因是:回流污泥全部进入到厌氧段。2. 好氧段为了硝化过程的完成,要求采用较大的污泥回流比,(一般R为60%~100%,最低也应>40%),NS较低硝化作用良好。3. 但由于回流污泥将大量的硝酸盐和DO带回厌氧段,严重影响了据磷菌体的释放,同时厌氧段存在大量硝酸盐时,污泥中的反硝化菌会以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硝化,等脱N完全后才开始磷的厌氧释放,使得厌氧段进行磷的厌氧释放的有效容积大大减少,使除磷效果下降。4. 如果好氧段硝化不好,则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段的硝酸减少,改变了厌氧环境,使磷能充分厌氧释放,所以ηP 提高,但因硝化不完全,故脱氮效果不佳,使ηN下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