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57 Views
第二章 Linux 常用命令. 文件压缩命令 联机帮助命令. 本章学习目标: 使用 RPM 管理软件 命令的使用方式 文件及目录操作命令. 使用 RPM 管理软件包. RPM 软件包管理器是开放打包系统, 具有五种基本操作模式(不包括软件包建 构):安装、删除、安装、升级、查询和 校验,本节包括对每一模式的总览。想了 解完整的选项和细节,请使用 rpm --help 命令。. RMP 包的名称格式. RPM 包的名称格式: liubing-1.0-1.i386.rpm 该文件名包括软件包名称 “ liubing ” ;软件的版本
E N D
第二章 Linux常用命令 • 文件压缩命令 • 联机帮助命令 本章学习目标: 使用RPM管理软件 命令的使用方式 文件及目录操作命令
使用RPM管理软件包 RPM 软件包管理器是开放打包系统, 具有五种基本操作模式(不包括软件包建 构):安装、删除、安装、升级、查询和 校验,本节包括对每一模式的总览。想了 解完整的选项和细节,请使用 rpm --help 命令。
RMP包的名称格式 RPM包的名称格式: liubing-1.0-1.i386.rpm 该文件名包括软件包名称“liubing”;软件的版本 “1.0”其中包括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i386”是软件 所运行硬件平台;最后“rpm”做为文件的扩展名,代
安装RPM包 表文件的类型为RPM包。 格式:rpm –ivh RPM包的全路径文件名 安装RPM包并显示安装进度信息 在此命令的参数选项中: • i:代表安装。 • v: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显示详细的信息。 • h:代表hash,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显示“# ”来表示安装的进度。 如:# rpm –ivh fcitx-1.8.5-1.rpm 要想该命令生效,必须重起Linux系统
删除RPM包 命令格式:rpm -e RPM包名称 用于从当前系统中删除已安装的软件包,需要在 命令中指定要删除的软件包的名称而不是安装命 令中的软件包安装文件名。 如:在终端上将系统中自带的输入法删除。 # rpm –e miniChinput
升级、查询RPM包 升级命令格式:rpm -U RPM包的全路径文件名 命令格式: 查询命令格式:rpm -q 软件包名称 参数: • -a:查询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 -f <file>:会查询拥有<file> 的软件包。当指定文件时,必须指定文件的完整路径(如/usr/bin/ls); • -p <packagefile>:查询软件包<packagefile>。 如:rpm -q fcitx命令会显示安装的软件包fcitx的 名称、版本、和发行号码。
校验已安装的软件包 命令格式:rpm -V 校验软件包比较从某软件包安装的文件和原始软件包中 的同一文件的信息。 如:rpm -V fcitx,它校验所有在 fcitx软件包内的文 件是否和最初安装时一样。 • # rpm -Vf /bin/vi:校验包含某一特定文件的软件包 • # rpm –Va:校验所有安装了的软件包 • #rpm -Vp fcitx-1.8.5-1.rpm:根据RPM 软件包文件来校验安装了的软件包
命令使用方式—终端的打开放式 (1)在桌面上依次单击“主程序→系统工具→终端”; (2)在Linux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终端”命令。 超级用户登陆后,命令提示符为#,普通用户登陆后,命令提示符为$。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为什么提出环境变量?? 现在,我们希望把默认命令提示符[root@localhost]$修改包含为当前时间和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的形式: 02:06pm /usr/bin > 就需要修改环境变量PS1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什么是环境变量?? • Linux环境(也称为shell环境)由许多变量及这些变量的值组成,由这些变量和变量的值决定环境外观。这些变量就是环境变量。 • 缺省的全局性系统环境变量是在文件/ e t c / p r o f i l e中定义的,而一些定制的设置可以在用户子目录中的文件. b a s h _profile中找到。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 主要环境变量的有: (1)HOME:用户目录的全路径名。 (2)LOGNAME:即用户的注册名,由Linux自动设置。 (4)PATH:shell从中查找可执行文件的目录列表。 (5)SHELL:用户当前使用的shell。它也指出你的shell解释程序放在什么地方。 (6)PS1变量:设置命令行提示的信息格式。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7)PWD:用户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它指出用户目前在Linux文件系统中处在什么位置。它是由Linux自动设置的。 (8)TERM:用户终端类型。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如何查看环境变量?? (1)s e t命令可以看到一个当前正在使用中的全部环境变量的清单。 (2)echo命令:如:echo $PATH
命令使用方式—环境变量 • 修改环境变量有两种方式: (1)第一步:设置环境变量:变量名=值,这种赋值只能在自己的环境内有效。 如:HOME=/usr 如果变量值的字符串中带有空格等特殊字符,需要 用引号把整个字符串括起来。 第二步:e x p o r t 变量名:将变量变为全局变量; (2)修改/etc/profile • 删除环境变量 $ unset NAME
命令使用方式—命令补全 在linux中可以键入目录或文件的开头部分,然后按tab键,linux会根据你键入的字母查找以这些字母开头的目录或文件名,并自动补全剩余的部分,这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系统可以唯一确定是那个文件,则自动补全,按enter键执行该命令; (2)如果找到不止一个文件或目录名,则会将文件补全到这些文件中相同部分的最后一个文件为止;
命令使用方式—别名 1.定义别名 格式:alias [name[=value]]… 注意:“=”两端不能有空格 如:$alias ll=‘ls -l’ $ll 注意:定义别名时,一般用单引号将它代表的内容括起来,从而防止对其中的特殊字符产生歧义
命令使用方式—别名 2.取消别名 格式:unalias name 可同时取消一个以上的别名 一次取消所有的别名: unalias -a
命令使用方式—通配符 在Linux系统中有以下基本的通配符: • ?:表示该位置可以是一个任意的单个字符。 • *:表示该位置可以是若干个任意字符。 • 方括号[charset]:可替代charset集中的任何单个字符 如:[cChH]:表示在文件的该位置中可出现任意单个的c或h字符的大小写形式。 • 另外,通配符集还能描述介于字符对之间的所有字符。如“[a-z]”就可以代替任意小写字母,而[a-zA-Z]则可替代任意字母。注意可替代的字符包括a到z和A到Z字符对之间的所有字符。 • 可在一条指令中用多个通配符。
文件显示命令 文件显示命令 格式: ls [选项] [文件目录列表] ls命令中的常用选项如下: • -a:显示所有文件及目录(ls规定将文件名或目录名中开头为 “.”的视为隐藏档,不会列出) ; • -c:按列输出,纵向排序; • -x:按列输出,横向排序; • -l:除文件名外,也将文件状态、权限、拥有者、文件大小 等信息详细列出; • -t :根据文件建立时间的先后次序列出; • -A :同-a ,但不列出“.” (目前目录) 及“..” (父目录); • -X:按扩展名排序显示; • -R:递归显示下层子目录; • --help:显示帮助信息; •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文件显示命令 文件类型 Linux支持多种文件类型,每一类用一个字符来表示,其说 明如下: • -:常规文件 • d:目录 • b:块特殊设备 • c:字符特殊设备 • p:有名管道 • s:信号灯 • m:共享存储器
文件显示命令 文件权限 权限由三个字符串组成,这三个字符串分别表示:该文件所有者的权限、组中其他人的权限和系统中其他人的权限;每个字符串又由三个字符组成,依次表示对文件的读(用字符r表示)、写(用字符W表示)和执行权限(用字符x表示)。当用户没有相应的权限时,该权限的对应位置用短线“-”来表示。 例如: drwxr-x--- 下面是使用命令来显示帮助和版本信息: #ls --version #ls --help |more
文件查找命令 查找指定文件内容的命令: find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find [目录列表] [匹配标准] 在命令格式中有两个参数,说明如下: • 目录列表:希望查询文件或文件集的目录列表,目录间用空格分隔。 • 匹配标准:希望查询的文件的匹配标准或说明。详细的匹配标准下表所示。
文件查找命令 例如: 通过文件名查找:# find / -name httpd.conf –print 根据部分文件名查找:#find / –name *http* -print 根据文件的特征查询: #find /etc –size -2500c –print
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cat [选项] 文件列表 命令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Ø 常用选项如下表所示 Ø 文件列表:这是要连接文件的选项列表。如果没有指定文件或连字号(-),就从标准输入读取。
文件复制命令 命令格式如下: cp[选项]源文件 目标文件 cp[选项]源文件组 目标目录 参数说明如下: Ø 源文件:要拷贝的文件。 Ø 目标文件:目标名。也可以是目录名,这种情况下,源文件名作为目标文件名,而文件放在该目录下。 Ø 源文件组:要拷贝文件的由空格分隔的列表。 Ø 目标目录:目标目录。
文件复制命令 常用选项说 明 -a 在备份中保持尽可能多的源文件结构和属性。 -b 作将要覆盖或删除文件的备份。 -f 删除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i 提示是否覆盖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p 保持原先文件的所有者,组权限和时间标志 -r 递归拷贝目录,把所有非目录文件当普通文件拷贝。 -R 递归拷贝目录。
文件删除命令 命令格式如下: rm [选项] 文件列表 参数说明如下: • 文件列表:希望删除的用空格分隔的文件列表,可以包括目录名。 • 常用命令的选项列表下表所示
文件删除命令 rm命令常用选项 常用选项 说 明 -r 删除文件列表中指定的目录,若不用此标志则不删除目录 -I 指定交互模式。在执行删除前提示确认。任何以Y开始的 响应都表示肯定;其他则表示否定。 -f 指定强行删除模式。通常,在删除文件权限可满足时rm提 示。本标志强迫删除,不用提示。 -V 在删除前回显文件名。 -- 指明所有选项结束。用于删除一个文件名与某一选项相同 的文件。例如:假定偶然建立了名为-f的文件,又打算删 除它,命令rm -f不起任何作用,因为-f被解释成标志而不 是文件名;而命令rm -- -f能成功地删除文件。
文件移动命令 命令格式如下: mv [-f] [-i] 文件1 文件2 mv [-f] [-i] 目录1 目录2 mv [-f] [-i] 文件列表目录 • -f:通常情况下,目标文件存在但用户没有写权限时,mv会给出提示。本选项会使mv命令执行移动而不给出提示。 • -i:交互模式,当移动的目录已存在同名的目标文件名时,用覆盖方式写文件,但在写入之前给出提示。 • 文件: 源文件名。 • 文件2:目标文件名(新文件名)。 • 目录1:源目录名。 • 目录2:目标目录名(新目录名)。 • 文件列表:用空格分隔的文件名列表。本选项用于文件保持它们的名字被移动到一个新目录。 • 目录:目标目录。
文件内容统计命令 格式如下: wc [选项] 文件列表 该命令统计给定文件中的字节数、字数、行数。 该命令各选项含义如下: • -c:统计字节数。 • -l:统计行数。 • -w:统计字数。
命令的输入输出 Linux系统为输入、输出的传送引入了另外两种机制,即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 (1)输入重定向 输入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 如:wc < /etc/passwd here文档: (!...!) 如:wc<<! >this text forms content >of the here document >,which >!
命令的输入输出 (2)输出重定向 输出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 准输出或标准错误输出重新定向到指定文件中。 如:ls > test.txt 若test.txt已经存在,则被覆盖。 将命令输出结果追加到文件的末尾。 命令>>文件名 如:ls >>text.txt
命令的输入输出 (3)管道 将一个程序或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程序或命 令的输入 如:ls /usr/bin|wc -w (4)命令替换 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外一个命令的参数。 常用命令格式为: command1 `command2` 如:$ cd `pwd`
创建目录 该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mkdir [-m模式] [-p目录名] 目录 命令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 -m模式:在建立目录时把按模式指定设置目录权限。该目录的权限分为:目录所有者的权限、组中其他人对目录的权限和系统中其他人对目录的权限。这三个权限分别用三个数字之和来表示:对目录的读权限是4、写权限是2、执行权限是1 • -p目录名:建立所有不存在父目录的目录。 • 目录:要建立的目录。 如:mkdir –p –m 755 bbb/mail
删除目录 该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rmdir -p 目录列表 命令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 -p:在删除目录表指定的目录后,若父目录为 空,则rmdir也删除父目录。状态信息显示什么被删除,什么没被删除。 • 目录列表:空格分隔的目录名列表。要删除的 目录必须为空。
显示、改变当前目录 1.执行pwd命令形式如下: #pwd •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cd[目录名]
链接文件 该命令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这种操作实际 上是给系统中已有的某个文件指定另外一个 可用于访问它的名称。 该命令的使用语法如下: ln [选项] 目标[链接名] 例:$ ln - s lunch /home/xu用户为当前目录下 的文件lunch创建了一个符号链接/home/xu。
改变文件或目录使用权限 chmod命令的使用语法格式如下: chmod[选项] 文件和目录列表 命令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 选项的常用取值如下表所示 • 文件和目录列表:准备修改权限的文件和目录。 注:并不是谁都可改变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只有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才有权限修改其权限,另外超级用户可对所有文件或目录进行权限设置。
改变文件或目录使用权限 (1)使用字符集设置权限 所有者、组级、其它用户级分别对应u,g,o a表示所有的读、写、执行权限 如:#chmod ug+w,o-w file1.txt file2.txt (2)使用数字设置权限 读:4;写:2;执行:1 如:#chmod 775 file1.txt file2.txt
改变文件或目录所有者 • 命令的格式如下: • chown[选项] 用户 文件和目录列表 • 命令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 命令中的选择说明如下表所示。 • 用户:可能是用户号或文件/etc/passwd中出现 的用户名。 • 文件和目录列表:用于重新指定所有权的用空格分隔的文件和目录列表。 如:#chown j1 file2.txt file2.txt
改变文件或目录所有者 chown命令的常用选项
文件压缩命令 1. gzip压缩文件 命令的格式如下: gzip [选项] 压缩(解压缩)的文件名 解压缩和压缩的命令一样,只是使用的参数不一样 如:#gzip –d file2.txt.gz
文件压缩命令 gzip命令各选项的说明
文件打包命令 • 文件打包tar • 利用tar,用户可以对某一特定文件进行打包 • (一般用作备份文件),也可以在包中改变文 • 件,或者向包中加入新的文件。 • tar命令的使用语法格式如下: • 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文件压缩命令 例1:将/root/linuxbook/nic目录中的所有后缀为png的文件打包到png.tar文件中: #tar –cvf png.tar /root/linuxbook/nic/*.png 例2:显示上述的png.tar中的文件: #tar –tvf png.tar 例3:将包png.tar解开 #tar –xvf png.tar /root/linuxbook/nic 例4:在打包的同时用gzip压缩,产生的文件后缀为tar.gz #tar –czvf png.tar /root/linuxbook/nic/*.png
文件压缩命令 3. unzip命令 该命令用于解扩展名为“.zip”的压缩文件。该命令使用的语法格式如下:unzip [选项] 压缩文件名.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