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k likes | 1.28k Views
欧洲中世纪 工艺美术. 时间: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14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中世纪文化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总体上讲是基督教的宗教神学文化 : 第一,上帝文化→禁欲主义文化。 中世纪文化主要是围绕着上帝而创造的,上帝为万物之源,从大自然到人工各种产品,无不是上帝的杰作,这是中世纪宗教文化的本质特征。. 第二,神权主义文化 神权主义文化是对人文主义文化的否定,其表现为宗教神学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神权大于皇权;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宗教文学等凌驾于世俗艺术之上 .
E N D
时间: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时间: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中世纪文化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 总体上讲是基督教的宗教神学文化 : • 第一,上帝文化→禁欲主义文化。 • 中世纪文化主要是围绕着上帝而创造的,上帝为万物之源,从大自然到人工各种产品,无不是上帝的杰作,这是中世纪宗教文化的本质特征。
第二,神权主义文化 • 神权主义文化是对人文主义文化的否定,其表现为宗教神学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神权大于皇权;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宗教文学等凌驾于世俗艺术之上. • 甚至连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体现出神权主义特征,如“七艺”中的前三艺是文法、修辞和逻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后四艺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其中把算术中的“l”解释为唯一的神;“2”指耶稣基督具有神性和人性两种性格;“3”指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4”指四个福音传道者。
第三,天国主义文化→来世主义文化 • 基督教对理想天国虚幻的建构及人们对理想天国信仰与追求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等宗教文化。 • 宇宙中存在着两种的社会:一是罪恶的现世王国,二是纯洁的理想天国,天堂里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 • 来世主义本质上是对现世主义的怀疑与否定。与天国文化相联系,来世主义能够给受苦受难的教徒以一定程度的精神奇托与安慰,尽管这种寄托与安慰是虚幻的花朵。
教会文化垄断,哲学、科学和艺术从属于神学 • 艺术上否定现实美,追求上帝的终极之美 • 工艺美术不同于其他艺术,获得极大发展,以神秘象征的艺术特征,去歌颂上帝及其理想天国,成为中世纪工艺美术的重要内涵。
工艺美术的发展: • 西欧: 1、黑暗时期(蛮族和加洛林王朝工艺美术):西罗马灭亡至公元1000年,欧洲北方的日耳曼、我国的匈奴、阿拉伯的穆斯林,展开连绵不断的战争,教会文化成为当时唯一的文化。 2、罗马式工艺美术:11~12世纪西欧艺术风格,随着1096年的十字军东征及大规模的传道活动,在欧洲掀起了宗教热潮。统治者都为各自的城市兴建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马式。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刻、绘画等,都成为与建筑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此时对圣人遗物的崇拜,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热潮。 3、哥特式:12至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 东欧: 拜占庭帝国工艺美术——政权与教权合一的典型特征
一、拜占庭帝国工艺美术 • 长期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同时带有东方文化色彩 • 延续古典主义的深度空间造型手法 • 对光与色的充分运用,善于营造辉煌的视觉效果 • 基本处于对基督教会全面服务状态,本质是宗教艺术
风格来源 • 本质核心——基督教文化 • 精神气质——东方艺术 拜占庭艺术风格 • 表现形式——希腊化艺术
主要工艺成就 1、陶器 ·印纹绿釉陶、浮雕赤陶:罗马式陶器的延续 ·白地多彩陶(中期) 2、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效果:浮雕式和色彩式 3、象牙工艺 浅浮雕为主,罗马遗风 象牙双连、三连板
象牙双连板 • 4—6世纪,出现献给执政官的可折合双连板雕刻品 • 到拜占庭帝国,发展为献给帝王的宗教礼仪用品 • 一般用来置于祭坛后作屏风的装饰,保持着严格的对称
二、黑暗时期工艺美术 • 时间: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公元1000年 • 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金属艺术: • 金属工艺:日耳曼民族工艺上的巨大贡献;基督教的需求 书籍装帧:圣经装饰是教徒虔诚心态的反映
国王雷塞斯温斯奉献的 还愿王冠 金、宝石 高10厘米,直径20.6厘米
萨顿胡别针嵌金丝、金银丝细工、红宝石和千花玻璃萨顿胡别针嵌金丝、金银丝细工、红宝石和千花玻璃
林道福音书封面 • 高34.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