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11 Views
課文結構: 一、一則報導 一位紐西蘭的移民在往南島庫克山的路種滿了來自英國家鄉的羽扇豆。 ( 第一、二段 ) 二、家人的看法 1 姐姐認為是件浪漫的事。 ( 第三段 ) 2 報導後段外來植物會威脅本土生態。 ( 第四段 ) 3 爺爺認為要學習判斷各種資訊的正確 性,並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 第五段 ) 4 自己一時無法判斷事情的對錯。 ( 第 六段 ) 三、我的省思和作法 想起福壽螺在台灣造成的生態問題,決定好好查資料,再以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 ( 第七段 ). 文體:記敘文 大意:
E N D
課文結構: 一、一則報導 一位紐西蘭的移民在往南島庫克山的路種滿了來自英國家鄉的羽扇豆。(第一、二段) 二、家人的看法 1姐姐認為是件浪漫的事。(第三段) 2報導後段外來植物會威脅本土生態。 (第四段) 3爺爺認為要學習判斷各種資訊的正確 性,並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第五段) 4自己一時無法判斷事情的對錯。(第 六段) 三、我的省思和作法 想起福壽螺在台灣造成的生態問題,決定好好查資料,再以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第七段)
文體:記敘文 大意: 爺爺打算去紐西蘭旅遊,在幫忙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因為一則報導而引起大家對「生態保育」議題的討論。爺爺認為我們應該要學習判斷訊息正確,不要人云亦云。這讓我想起福壽螺對生態的影響,決定好好查詢資料,再試著以不的角度深思這個問題。 十三、不同角度看報導
詩情畫意:有如詩畫般美好浪漫。 • 造句—在這湖光月色下散步,是多麼詩情畫意的事啊﹗ • 奼紫嫣紅:形容花開得鮮豔嬌美。 • 造句—校園裡各式的花朵很多,一到花季,到開得奼紫嫣紅。 • 羽扇豆:植物名。可供觀賞用,亦是茶園中最優良的綠肥物。 • 移民: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或外國定居的人。 • 造句—很多有錢人都想移民到外國去。 • 搜尋:搜求尋覓。 • 造句—經過救難人員連夜的搜尋,終於找到受困已久的登山客。 • 繁衍:孳生眾多。 • 造句—卵生動物通常會產下很多的卵,以繁衍下一代。
人云亦云:形容沒有獨立的見解,只會盲從跟隨。人云亦云:形容沒有獨立的見解,只會盲從跟隨。 • 造句—對是非對錯要有判斷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四處散播謠言。 • 五花八門:比喻形形色色、變化多端。 造句—資訊展的產品不僅五花八門,而且價格又便宜。 • 充斥:充滿、遍布。 • 造句—網路上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言論和訊息,同學要懂得判斷正確性。 • 肆虐:恣意作惡為禍。 • 造句—經過颱風的肆虐後,道路到處有坍塌的情形。 • 威脅:以威力脅迫。 • 造句—儘管父母親以不給零用錢來威脅,他每天仍然還是不寫功課。
遭殃: 1遭遇災禍。 2牽連受罪。 • 造句—由於寒流來襲,讓許多養殖業者都受到遭殃,損失慘重。 • 青睞:重視、好意相待的意思。 • 造句—他的設計圖受到上級的青睞,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了。
姐姐認為一個念頭改變了一片荒野,是一件美好的事。姐姐認為一個念頭改變了一片荒野,是一件美好的事。 • 段落大意? • 姐姐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 第三段 • 作者發現一篇什麼樣的報導?? 一位女士在往南島 庫克山的路上,種滿了來自英國家鄉的羽扇豆。幾年後,形成美麗的花海。 • 段落大意? • 第二段 作者在網路上搜尋紐西蘭旅遊資料時,發現了一則報導。 • 段落大意? • 為什麼作者要上網找資料? • 第一段 內容深究 • 報導的後段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 第四段 • 段落大意: 報導的後段認為強勢的外來植物會威脅附近生物,嚴重破壞本土生態。
作者無法判斷在荒野種花美化環境是對,還是錯。作者無法判斷在荒野種花美化環境是對,還是錯。 情緒、感情、友情、義氣、個人特質… 知識、學問、切入的點不同…。 • 段落大意: 爺爺認為要學習判斷各種資訊的正確性,並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 判斷事情的對錯是很重要的,什麼事會影響判斷呢? • 聽完家人的說法,作者想到什麼事,決定要怎麼做? • 作者無法判斷在荒野種花美化是對是錯,如果是你,會有什麼看法呢? • 第七段 • 第六段 • 段落大意: • 爺爺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 第五段
◎修辭散步「如果能在這兒播種成千上萬的種子,將來說不定能形成一片花海,這是多美好的事啊!」◆寫文章時,常利用呼喊的聲音,表現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常見的感嘆修辭有:「哼、喂、哈、嘿、哇、啊、吧、啦…」,都是為了加強語氣,使所要表達的情緒更加鮮明有效果。◎修辭散步「如果能在這兒播種成千上萬的種子,將來說不定能形成一片花海,這是多美好的事啊!」◆寫文章時,常利用呼喊的聲音,表現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常見的感嘆修辭有:「哼、喂、哈、嘿、哇、啊、吧、啦…」,都是為了加強語氣,使所要表達的情緒更加鮮明有效果。 ◎感嘆修辭:「那是多美好的事啊﹗」、「真是了不起啊﹗」◆這些感嘆句都在句末借助「語氣助詞」,以表現內心的各種情緒或情感,希望帶給人更強烈的感受。
◎設問修辭:「到底在荒郊野外種花美化環境是對,還是錯呢?」、「紐西蘭的草原變成花海,到底是美麗的奇蹟?還是破壞生態的悲哀呢?」◆一連串的問句,作者不僅自問,同時也是問讀者,讓讀者能跟隨作者的思維,一同思考問題,並試著自我解答。◎設問修辭:「到底在荒郊野外種花美化環境是對,還是錯呢?」、「紐西蘭的草原變成花海,到底是美麗的奇蹟?還是破壞生態的悲哀呢?」◆一連串的問句,作者不僅自問,同時也是問讀者,讓讀者能跟隨作者的思維,一同思考問題,並試著自我解答。 ◎引用法:「盡信書不如無書」、「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利用引用名言或佳句或名人說過的話,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形近字 • 紐:紐西蘭、紐約。 扭:扭動、扭轉。 鈕:鈕釦。 • 奼:奼紫嫣紅。 詫:詫異。 • 云:人云亦云。 芸:芸芸眾生。 • 肆:放肆、肆意。 律:律師、自律。 油、天津、津津有味。 • 殃:遭殃、禍國殃民。 秧:稻秧、秧苗。 • 搜:搜尋。 瘦:瘦弱。
句型練習: • 假設複句:「一定…否則」:「我們一定要學習判斷消息的正確性,否則能會落入盲目跟從,人云亦云的尷尬狀況。」先提出某一狀況,以連接詞「否則」來強調語氣的轉折和語意的改變,表示如果不這樣,就可能產生某種結果。 • 也可以用「必須…要不然」 • 句型練習: • 假設複句:「如果…說不定」:「如果能在這兒撒下成千上萬的種子,說不定將來能形成一片花海。」句子中敘述的是目前並未發生的事情,而是在假設的前提之下,才有可能成為事實。 • 也可以用「假如…可能」、「假使…就」、「倘若…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