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科技、社會與 性別─ 身體、健康與飲食失調

科技、社會與 性別─ 身體、健康與飲食失調. 社會 系三 B 黃勤雯. 壹、緒言:西方文化中對身體與自我的想像. 人類是被賦予形體的主體。 「身體」和「自我」是 被區別開來 的,「控制」是主要的議題。─ 身體被認為是領土、物體,或者是一種正在對抗外在力量的意志力,自我與難以駕馭的肉體,或者是與具有破壞力的肉體之間的潛在關係,是文本中所要關注的。 身體 就是「媒介」,「認同」的訊息得以傳遞。 壞 身體 VS. 好身體

julian-ma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技、社會與 性別─ 身體、健康與飲食失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社會與性別─身體、健康與飲食失調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2. 壹、緒言:西方文化中對身體與自我的想像 • 人類是被賦予形體的主體。 • 「身體」和「自我」是被區別開來的,「控制」是主要的議題。─身體被認為是領土、物體,或者是一種正在對抗外在力量的意志力,自我與難以駕馭的肉體,或者是與具有破壞力的肉體之間的潛在關係,是文本中所要關注的。 • 身體就是「媒介」,「認同」的訊息得以傳遞。 • 壞身體 VS. 好身體 • 「有風險的自我」─人們受到鼓勵去思考只要透過自我控制與紀律,我們就能夠保護自己,使自己免於「健康風險」的危害。因此人們需要持續地保持警覺,使自己不被周遭惡劣環境所汙染。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3. 當代的身體形象為何? • 新的身體建構,重新界定了「內在的」自我(真我)與社會自我之間的關係,而在社會自我則是自我透過與其他人的互動,以及與更寬廣的文化架構之間的互動建構而成。 • 飲食失調:陰性特質 • 愛滋病: • 健身: • 「身體形象」─對於當代的中產階級,健康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關鍵概念,而這些中產階對身體的焦慮也越來越多;健康的身體意為什麼是良好的、受到尊敬、並且是可信賴的。某種程度上,藉由創造「不健康的」他人,「健康的」自我因此可以得到證實。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4. 貳、身體研究取徑:再現、印記與能動性 • 身體如同一個文化文本─不但反映了文化的價值觀,以及某一特定文化所關注與憂鬱的事物。「身體是一個模型,它可以代表任何一個有限制的系統」。 • 身體如何在某個特定文化中「被再現出來」? • 馴服的身體─權力關係的「印記」。 • 身體的「能動性」─當我們將社會身體被看作是來自於外在的社會所建構的產物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身為個體的我們,展現在我們身體中的主動行為。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5. 參、抗拒與形體存在 • 「文化製造了身體」─文化規則的自然化和身體實踐是一樣的,文化規則的自然化是重要的實體實踐方式。 • 中產階級白人女性─身體的醫學模式化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6. 肆、飲食失調 • 飲食失調的強迫行為─強迫性的飲食、重複性地暴飲暴食、清除掏空行為與厭食症。 • 患者對於食物、肉體以及自我觀念之間的關係感到焦慮─自願行為與強迫行為間的矛盾對立。 • 飲食失調─性別化的現,女性的認同關聯。 • 性別與認同─過度且病態的固守著女性美貌當代標準。 食物、餵養以及自我邊界的意義。 自主性與權力概念的拉扯。 飢餓與需求必須被否定,不該表明了自我的缺點 • 宗教的禁慾主義:「神聖的食慾缺乏」 • 歇斯底里症的精神分析理論─反諷、「苗條的暴政」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7. ─緊身衣,控制身體是件大事。 ─人們將身體當作是與自我分離來的一項物體, 身體和一部機器一樣,只要在允需的狀況下就 會被調整、 維修與加以改善。 ─美麗的關閉與開放的必要性(伊斯蘭教的女性)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8. 伍、健身房文化與健身運動 • 「陽剛特質」 • 二十世紀的西方國家中,健身狂熱的興起,已經將「為了使用的身體」的觀念枷鎖解開了,男性的身體已經逐漸地被當作是一種計畫。 • 充滿暴力能動性的隱喻與主動的能動性(將外來的材料轉變成自我,將食物轉變成肌肉)。 • 男性同性戀的挪用。 • 身體是給其他人拿來看的。 • 「內在」與「外在」的對抗。 • 女性健美運動者。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9. 陸、殘缺的自我、不完美的身體:缺損、殘障與愛滋病陸、殘缺的自我、不完美的身體:缺損、殘障與愛滋病 • 「能力缺損的身體」就像「有缺損的個人特質」的外在指標。 • 愛滋病與愛滋病毒:被汙名化的身體 • ─愛滋病與特定的幾群人之間(黑人、靜脈注射者與同性戀者)的強烈關聯,被認為不是「偶然的」,而是「象徵性」的。 • ─道德恐慌,人們的焦慮。 • ─人們將帶有病毒的團體指認出來,並且將他們與一般大眾區隔開來。 • 戰爭中的身體─軍事隱喻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10. 柒、結論 • 身體是一個媒介,透過這個媒介,不管是在自己或別人面前,我們使自我成為肉眼可見的物體。 • 透過許多身體實踐的方式,認同議題可能被顯現出來,達成協商,或者是被整個顛覆掉。 社會系三B 黃勤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