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专题三、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专题三、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 例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沿着容器内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ju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三、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三、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2.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3. 【例】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例】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沿着容器内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 (E)误服重金属盐时可服用牛奶、鸡蛋清或豆浆解毒 • (F)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 (G)钠、钾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 (H)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不当可能会把手冻伤

  4. 1.实验安全 (1)防毒 •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 • 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 •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5. 防毒注意事项 •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 •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 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

  6. (2)防火 • 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 •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 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 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灭火器灭火。

  7. (3)防爆 •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8. (4)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9. (5)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 • 化学实验常用到高压储气钢瓶和一般受压的玻璃仪器,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 • 气体钢瓶的识别(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 氧气瓶天蓝色; 氢气瓶深绿色; 氮气瓶黑色; 纯氩气瓶 灰色; 氦气瓶 棕色; 压缩空气 黑色; 氨气瓶黄色; 二氧化碳气瓶黑色。

  10. 2.事故处理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3% ~ 5%)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持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11. 3.防倒吸安全装置 ①隔离式 原理是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制取溴苯的实验中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Br。

  12. ②倒立漏斗式和肚容式: 原理: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制取HCl气体的实验中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Cl尾气,1993年高考实验试题设置这一装置吸收HBr尾气。 肚容式防倒吸原理与倒立漏斗式相同,较大容积的漏斗能容纳较多的液体,从而防止了倒吸的发生。

  13. ③接收式: 原理: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等)。

  14. 例(05上海化学19)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取吸的是(多选)(

  15. 4.防堵塞安全装置 液封式:原理是流动的气体若在前方受阻,锥形瓶内液面下降,玻璃管中水柱上升。1997年高考实验试题中设置了这一装置,该装置除了检查堵塞之外,还可防止倒吸。 恒压式:原理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1995年上海高考实验试题设置了这一装置。

  16. 5.防爆炸安全装置 散热式:原理是由于内塞金属丝能吸收分散热量,使回火不能进入前端贮气或气体发生装置。

  17. 6.防污染安全装置 灼烧式:有毒可燃性气体(CO)被灼烧除去。 吸收式:有毒气体如Cl2、SO2、H2S等与碱反应被除去。 收集式:用气球将有害气体收集起来,另作处理。

  18. 例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下列实验处理不当的是() A. 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19. 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处理一直是高考的考查点。这包括:加热仪器的特殊组装(如试管口下倾、烧瓶加垫石棉网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处理一直是高考的考查点。这包括:加热仪器的特殊组装(如试管口下倾、烧瓶加垫石棉网 等),可燃气体点燃前的验纯,H2、CO等可燃气体与其他物质加热反应前必须使整个反应系统中无空气、防倒吸装置(安全瓶)等,还包括一些安全事故的处理:如药品着火的处理、酸碱溶液溅到皮肤的处理等。 [解析] 实验中产生的某些废液中含有有害的物质,直接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倒入指定容器,待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答案]C [点评]

  20. 例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例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1. [解析]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试,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所以A、B说法是正确的。 苯酚有毒,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C的说法是正确的。 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量简是量取溶液的量具,不能溶解溶液,则D的说法是错的。 本题的答案是 A、B、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