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590 Views
農業議題. 于蕙清. 農業是古早的、 落後的初級產業嗎?. 糧食危機求解 研發「抗逆境」稻米. 【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 / 台北報導 】 因應全球化糧食危機,農委會研發水稻新品種 CWY981188 等 4 種品系,具有耐旱、耐鹽等特點,且口感佳、品質好,產量也與一般稻米差不多。今年開始陸續在國內鹽化土地上大面積試種,並且申請品種權,減少國內土壤鹽化造成廢耕的問題。研究人員估計,大規模栽種後,可減少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農業灌溉用水。
E N D
農業議題 于蕙清
糧食危機求解 研發「抗逆境」稻米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因應全球化糧食危機,農委會研發水稻新品種CWY981188等4種品系,具有耐旱、耐鹽等特點,且口感佳、品質好,產量也與一般稻米差不多。今年開始陸續在國內鹽化土地上大面積試種,並且申請品種權,減少國內土壤鹽化造成廢耕的問題。研究人員估計,大規模栽種後,可減少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農業灌溉用水。 農委會農試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吳永培表示,全台優良農地約35萬公頃,其中15%以上因過度使用化學肥料、海水倒灌、降雨減少,導致土地逐漸劣化、鹽化,逐漸種不出作物。研究人員評估,若台灣鹽化土地達到20%以上,未來將無法應付台灣糧食所需。
糧食危機求解 研發「抗逆境」稻米 面對全球糧食危機,許多國家已禁止糧食出口,台灣有朝一日「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研發抗逆境水稻品種成了研究人員努力的目標。吳永培說,一旦發生糧荒,這些抗逆境稻米可讓台灣人「自給自足」。 今年抗逆境水稻品種栽種技術已純熟,產量也日漸穩定;研究團隊計畫在台南佳里鹽化比較嚴重的土地試種,預計水稻試種3至5年後,不斷為土地換水,可順便洗去土地鹽分,也可進一步觀察栽種狀況。 研究團隊初步推測,新品種稻米品系每一公頃的收成量約3 至5公噸,,試種在回填的海埔新生地、沙洲上都可存活,可順應未來更嚴苛的土地環境。另外,需要的灌溉用水量僅一般稻米所需的一半,對於未來缺糧、缺水的台灣非常有幫助。 【2011/01/26 聯合晚報】
State of the World, 2011, p.6. 價格指數 糖 肉 縠類 油 奶製品 2000
http://www.indexmundi.com/commodities/?commodity=rice&months=120http://www.indexmundi.com/commodities/?commodity=rice&months=120
「綠色革命」之父Borlaug去世 【聯合晚報╱記者彭淮棟/即時報導】 2009.09.13 12:58 pm 德州農工大學表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綠色革命」之父Norman Borlaug於12日在達拉斯家中去世,享壽95歲。他1970年獲諾貝爾獎,他促成的綠色革命公認是全球二十世紀下半葉得免饑荒的頭號功臣。 【2009/09/13 聯合晚報】
綠色革命之父 波勞病逝 1914年生於愛荷華州的波勞是挪威裔,28歲那年就拿到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他1944年前往墨西哥投入小麥改良,培育出高產量且抗病品種,吸引其他專家投入稻和玉米等穀類改良,帶動20世紀後半的綠色革命,讓開發中國家免於發生全球性饑荒,可能挽救多達10億人的性命。
21世紀中期 龍蝦與鮪魚將消失 2008/12/07 09:36 【中國時報 許俊偉/專題報導】 …方力行說,海洋一直被視為人類的大糧倉,我們也不斷用各種自認正確的手段擷取海洋資源,但《Nature》雜誌早在2003年就有論文顯示,90%大型經濟魚類剩不到10%;2006年的《科學》雜誌也說,鮪魚、比目魚和龍蝦等水產經濟性物種,將在21世紀中期消失。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2006年全球水產生物總量為1億6000萬噸,其中41%來自養殖,且從1990年以來,養殖漁業產量每年以8%至9%的速度成長。
21世紀中期 龍蝦與鮪魚將消失 事實上,養殖魚業使用的飼料中,20%到50%是魚粉,魚粉是來自來自海洋養分循環生態鏈底層的小魚,大量堆積在占海洋比例很小的沿海大陸棚區,而這片大陸棚也正是優養化、底泥老化、疾病原潛伏和陸源汙染最嚴重的地區。… 沿海養殖發展若受限,別以為深海資源就會是人類的新希望。方力行說,99%的海洋生產力來自表層,而95%的海洋是超過200公尺的深海,其中的海生物數量其實不多。而且,海洋較上層的食物(魚類)都被人類撈走了,下層的生物量也會跟著減少。 … 論文指出,工業革命以來大量釋放的二氧化碳,一半以上被海洋吸收,並在浮游生物死亡後沉入海底儲存,如果對深海的干擾造成這些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全球暖化問題會更嚴重。這是人類過去所未曾考慮的。…
40年後…餵飽全球人口 需增產7成糧食 2009-09-25 中國時報 A2【潘勛/綜合報導】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廿三日表示,二○五○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至九十一億,屆時全球糧食必須增產七○%,才能餵飽全部人口。 根據糧農組織最新預測,二○五○年世界人口將較今日足足增加廿三億人,絕大多數人口成長來自開發中國家;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成長最快,增加一○八%,即九.一億人,東亞及東南亞最慢,增加一一%,即二.二八億人。 因為人口成長、家戶收入增加,對糧食的需求將告大增。全球穀物生產必須由現今的廿一億噸再增加十億噸,肉類則須增產二億噸以上,到二○五○年總產量為四.七億噸。
40年後…餵飽全球人口 需增產7成糧食 糧農組織另估計,製造生質燃料也會導致農產品需求增加,端視能源價格及各國政策而定。另外,雖然穀物增產九成是依賴種植收穫量更高的作物、增加種植密度而達成,但農耕用地還是必須擴張。 開發中國家,耕地必須增加約一.二億公頃,主要是非洲及拉丁美洲。然而已開發國家的耕地可能會減少約五千萬公頃。 就全球而言,要餵飽未來的九十一億人口,農耕用地還是夠用,但是,其中很多土地只適合少數幾種作物;糧農組織另警告說,增加耕地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需要可觀的投資。
聯合國 推防荒漠計畫 【聯合晚報╱紐約記者傅依傑/即時報導】 2010.08.17 03:17 pm 全球荒漠化影響約100國、10億人口;聯合國16日在巴西正式啟動「荒漠及防治荒漠化10年(2010-2020)」(Decade for Deserts and the Fight against Desertification)計劃。 此計劃目的,在提高世人認識及因應荒漠化、土地退化及旱災。 聯合國指出,荒漠化正影響世界36億公頃土地,佔地球陸地總面積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產2000萬噸糧食。每年因土地沙漠化與土地退化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20億美元。 聯合國大會於2007年宣布,2010年至2020年為「荒漠及防治荒漠化10 年;」去年12月聯大要求聯合國相關機構開始啟動此計劃。16日在巴西發動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開發計劃署在肯亞奈羅比啟動非洲區域計劃。 北美、亞洲、歐洲啟動儀式定9、10、11月。 【2010/08/17 聯合晚報】
Do you know? 全世界有 8 億人必須每天餓著肚子睡覺,也就是地球上每 8 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
然而…… • 與此同時,世界上卻有10億人處於超重狀態。
不同農作物之全球水足跡(虛擬水) 大麥 高梁 種籽棉 椰子 綠咖啡 甘蔗 小米 棕櫚油 黃豆 花生 樹薯 玉米 橡膠 可可 小麥 馬鈴薯 其他 水稻
歐盟科學家研究農作物碳排放預算之計算方法 科學家探討15 個歐洲農地的生態系統碳排放預算淨值(net ecosystem carbon budget, NECBs)。NECB 為下列三個項目的總和:1) 生態系統生產淨量(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即透過渦流相關法(eddy covariance method)量測位於大氣及土地之間的二氧化碳交換;2) 經由有機肥料、種子或塊莖所輸入的碳量;3) 經由收割或是燃燒等的碳輸出。
研究發現 • 70% 的農地都呈現淨損失─這代表著收割時的碳輸出,高於NEP 及碳輸入的總和;而稻米農作物則有著最大的負NECB 值。 • 田間施作時的碳排放量僅佔總溫室氣體排放預算的百分之 7.6。添加肥料所產生的排放量,則佔田間施作排放量的百分之76。
何謂有機農業 • 不使用化學物質; • 不使用基因改造。
有機農業基本資枓 • 大洋洲最大比例,其中以澳洲為主;歐洲以西、德居冠;亞洲以中國佔一半(2.8百萬公頃) • 生產者以非洲居冠; • 有機農業生產不足全球糧產1%; • 大部分有機食物仍掌握在幾個大企業手中。
你把環境吃毀了嗎? • 美國每個家庭平均每年浪費的食物,約價值590美元,全國約430億美元。 • 工業化國家的人民,比開發中國家平均消費兩倍的穀物、三倍的肉類、九倍紙張、十一倍的汽油。
麥胖報告-You are what you it! • 墨西哥的青少年,居住地區離美國越近,其平均體重越高。 • 美國37%兒童體脂肪過高,三分之二的成人體重超過標準。 …to be continued…..
食物里程 • 「食物里程」,指的就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 • http://www.food-mileage.com/calculator/
根據農委會統計,2009年台灣進口約卅八萬五千噸蔬菜、五十六萬七千噸水果、一百五十九萬噸薯類。根據農委會統計,2009年台灣進口約卅八萬五千噸蔬菜、五十六萬七千噸水果、一百五十九萬噸薯類。 • 其中有多少是台灣未生產而非進口不可的必需品(如麵粉、大豆等),哪些又是排擠本土食材的替代品與奢侈品呢?
依國外數據,每加工及運送十公升的柳橙汁就會消耗一公升的柴油。依國外數據,每加工及運送十公升的柳橙汁就會消耗一公升的柴油。 • 由紐西蘭每運送一公斤蘋果到英國,會排放一千公克二氧化碳。 • 如果是消費英國自產的蘋果,排碳只為五十公克,相差廿倍。
愈是遠道而來的食物,營養流失率愈高。 • 菠菜若以低溫十度儲存,隔天維生素C含量約為九成,五天後只剩七成。 • 為了確保不腐壞及外表美觀,大多需要使用化學藥劑。
美國的蘋果旅行了一萬公里來到台灣,德國的有機果汁則旅行了九千兩百公里,它們的價格都未能反映真正的環境代價。美國的蘋果旅行了一萬公里來到台灣,德國的有機果汁則旅行了九千兩百公里,它們的價格都未能反映真正的環境代價。 • 為了長途運輸的保鮮與維持美好賣相,蔬果必須有更多包裝,製造更多垃圾,與環保「減廢」理念背道而馳。
在本土食物與進口有機食品之間,寧選本土,因為加上運送的飛機及貨車排放廢氣可能導致氣候暖化,那麼「有機」也顯得面目可憎。在本土食物與進口有機食品之間,寧選本土,因為加上運送的飛機及貨車排放廢氣可能導致氣候暖化,那麼「有機」也顯得面目可憎。
國際市場對家戶及個人福祉之影響 有許多脆弱度高的家庭嗎?有社會保護方法嗎?哪一種人在家戶中脆弱度最高? 收入所得與營養水平 燃料、肥料、和運輸成本也是負擔嗎? 糧食與能源進口法 該國高度都市化嗎?農村窮人可接近土地和其他的投入項目嗎? 淨糧食買方與賣方之分布 匯率波動 美元貶值嗎? 飲食多元嗎?國內有讓人民改變的替代品嗎? 飲食消費模式 該國有適當的出口創匯嗎? 外匯儲備 該國有能力由政策改革來緩和價格影響嗎? 當地糧食價格替代效果 進口價格會推升糧價嗎? 貿易暨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