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第 二讲 树木的枝芽特性

第 二讲 树木的枝芽特性. ( 一 ) 芽的异质性 1. 概念: 同一枝条上或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的芽,在形态、性质、生长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2. 表现: 芽的饱满度不同; 抽生不同的器官。. 一、芽的特性. 新梢长到一定程度时,顶芽自行枯死脱落。柑橘、柿树、紫叶李,等等。 顶芽自剪后,其下的腋芽代替顶芽,实为假顶芽。. 芽的自剪 ( 自枯 ). 芽的异熟性: 芽形态形成后是否经冬天低温阶段才能萌发的特性。 芽的早熟性: 芽形成后当年能萌发的特性。 分枝多,进入结果早。樟树、桃、紫叶李。 芽的晚熟性: 芽形成后必须经过冬天低温才能萌发的特性。

jub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二讲 树木的枝芽特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讲树木的枝芽特性

  2. (一)芽的异质性 1.概念:同一枝条上或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的芽,在形态、性质、生长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2. 表现: 芽的饱满度不同; 抽生不同的器官。 一、芽的特性

  3. 新梢长到一定程度时,顶芽自行枯死脱落。柑橘、柿树、紫叶李,等等。新梢长到一定程度时,顶芽自行枯死脱落。柑橘、柿树、紫叶李,等等。 顶芽自剪后,其下的腋芽代替顶芽,实为假顶芽。 芽的自剪(自枯)

  4. 芽的异熟性:芽形态形成后是否经冬天低温阶段才能萌发的特性。芽的异熟性:芽形态形成后是否经冬天低温阶段才能萌发的特性。 芽的早熟性:芽形成后当年能萌发的特性。 分枝多,进入结果早。樟树、桃、紫叶李。 芽的晚熟性:芽形成后必须经过冬天低温才能萌发的特性。 苹果、梨的多数品种。 受树种、树龄及栽培地区的影响。 树龄增大,晚熟芽增多,副梢形成能力下降; 北方树种南移,早熟芽增多,发梢次数增多。 (二)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

  5. 樟树早熟芽抽生的枝条 (二)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

  6. 萌芽力、成枝力均强的树种(品种),易于整形,但枝条过密,应多疏少剪;萌芽力、成枝力均强的树种(品种),易于整形,但枝条过密,应多疏少剪; 萌芽力强、成枝力弱的,易形成中短枝,但枝量少,应适当短截,促进发枝。 (三) 萌芽力及成枝力

  7. 潜伏芽(隐芽): 枝条基部的芽或某些副芽,在一般情况下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 芽的潜伏力: 潜伏芽(即隐芽)萌动发生新梢的能力。 芽的潜伏寿命: 芽保持萌芽抽枝能力的年限。受遗传、营养及栽培管理等影响。 潜伏力强,易于更新;反之则难,易于衰老。 (四) 芽的潜伏力

  8. (一)顶端优势与垂直优势 1.顶端优势 中强侧弱、上强下弱、分枝角度上小下大 2.垂直优势 枝条着生方位背地程度越强,长势越旺的现象。 应用:通过改变枝芽的生长方向可调节枝条的长势。 二、茎枝的生长特性

  9. 1.直立生长 (1)垂直型 形成紧抱的树形。 紫叶李 (2)斜伸型 易形成开张的杯形、圆形或半圆形树形。梅 (二)茎枝生长的形态类型

  10. (3)水平型 易形成塔形、圆柱形树形。 雪松 (4)扭旋型 枝条生长呈扭曲和波状。 龙游梅、龙桑、龙爪柳 (二)茎枝生长的形态类型

  11. 2.下垂生长 有十分明显的向地性,枝条一般纤细,无明显的主干。 易形成伞形树冠。 有些树种甚至在幼年时都难于形成直立的主干,须通过高接才能直立。龙爪槐、垂柳、垂枝榆、垂枝桃。 (二)茎枝生长的形态类型

  12. (二)茎枝生长的形态类型 3.攀缘生长: 金银花、凌霄 4.匍匐生长: 常用作地被植物。

  13. 层性 主枝在中央领导干上分层排列的现象。 干性 树木的中心轴或主轴保持优势生长的特性。 中心干(枝)明显,长期保持优势生长者叫“干性强”;反之“干性弱”。 三、树木的层性与干性

  14. (一)总状(单轴)分枝 顶芽优势极强,生长势旺;高大通直的树干。 大多数针叶树; 四、树木的分枝方式 • (二)合轴分枝 • 顶芽瘦小或不充实,或形成花芽→顶芽下部的侧芽取代顶芽,行使向上延长生长的功能。 • 园林中的大多数树种,多为阔叶树。樟树、刺槐、悬铃木、桃、梅、石楠。

  15. (三)假二叉分枝 具对生叶(芽);不能形成顶芽→侧芽萌发的枝条,长势均衡,相对侧生,形似二叉。 泡桐,桂花,梓树,女贞等。 四、树木的分枝方式 • (四)多歧式分枝 • 梢端附近能抽出3个以上的新梢同时生长的分枝方式。 • 一般主干低矮。苦楝,臭椿,结香等。 • 同一植株多种分枝方式; • 很多树种幼时单轴分枝,以后合轴分枝; • 裸子植物中单轴分枝占优势,被子植物中合轴分枝占优势。

  16. 假二叉分枝 多歧式分枝 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17. 第三讲修剪的基本技术

  18. 一、修剪的目的与意义 • 保证树木的健康。 • 培养树形、控制树体大小。 • 保障人生与财产的安全。 • 调节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 调节树体各部分的均衡关系 • 促进树体水分平衡,保证移栽成活; • 调节器官间的平衡(“促、控”双重作用)。 • 促进老树的复壮更新。

  19. 树形直接影响苗木的应用和价值。 树形培养应从苗木开始。 培养良好的树形是苗木培育中的重要工作。 修剪是苗木树形培养的基本手段。 修剪具有“促、控”双重调节作用。 修剪必须与土、肥、水管理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二、苗木修剪的重要性

  20. 二、修剪时期 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 落叶树:最佳修剪期为落叶后一个月左右 • 早春:最好时期,剪口易愈合。不宜过迟。 • 槭树、桦木、核桃、枫杨、香槐、四照花、葡萄等。休眠期有伤流。 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冬剪可重,夏剪宜轻;树形改造,以冬剪为主。

  21. 三、修剪的基本技术 (一)修剪的程序与要求 • 1. 程序 • 一知、二看、三截、四拿、五处理 • 2. 顺序: • 从上到下 • 从内到外 • 从大到小

  22. 3.修剪的一般要求 • 所有枯、死、折、断、病、虫、交叉枝等应剪掉; • 扰乱树型的大枝及时回缩、疏除; • 老伤口、老桩子愈合不好,要重新处理; • 剪口在5cm以上的要进行处理。

  23. (二)树木的分枝结构与锯大枝的技术 1.树木分枝接合部的特点 • 枝与茎的木质部除下侧外,其余部分不连续。 • 分枝的髓心与主干、主枝的髓心不连接

  24. 剪口的位置与角度--“自然目标修剪”法 • 确定皮脊线; • 确定领圈位置; • 从皮脊线和领圈外侧锯枝; • 无明显的隆起,则从分杈上部皮脊线外侧,按皮脊线与分枝轴线的相互夹角锯切。

  25. 2.锯大枝的技术(三锯法) 2.锯掉大枝。离预备切口前方约2~3cm,从上往下锯下枝条 1.锯预备切口。离终锯口30cm,从下往上倒锯至枝条直径的1/3或夹锯时 3.锯掉残桩。从分杈上侧皮脊线及枝干领圈外侧锯掉残桩。

  26. 促进锯口愈合的方法 • 在皮脊线外缘锯切,不伤领圈; • 切口平滑,修整成的形状以微凸为好; • 切口>5cm要处理,防病菌感染。 • 防腐剂:松香10份、动物油2份溶解倒入酒精6份和松节油1份,密封待用(因易挥发)。

  27. 第四讲树木的整形

  28. 一、树木的形态结构

  29. 二、主要整形方式 (一)自然式整形: 在树木的自然树形的基础上,稍加修整。 只修剪破坏树形和有损树体健康与行人安全的过密枝、徒长枝、内膛枝、交叉枝、重叠枝及病虫枯死枝等。

  30. (二)人工式整形 概念: 按照人们的艺术要求修整成规则的几何体或非规则的形体。违反树木的自然生长特性,抑制强度大。 适用树种: 萌芽力成枝力强、耐修剪、枝叶繁茂、枝条细软。 圆柏、黄杨、榆、罗汉松、对接白蜡、水蜡树等。 特点:技术复杂。 方式: 几何形体的整形方式 非几何形体的整形方式:垣壁式、雕塑式

  31. (二)人工式整形

  32. (二)人工式整形

  33. (二)人工式整形

  34. (三)混合式整形 以树木原有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略加人工改造的整形方式。 多为观花、观果、果品生产及藤木类树木的整形方式。

  35. 1.中心干形

  36. 2.疏层延迟开心形

  37. 3.杯形 无中心干,三主枝; “三叉六股十二枝”,类似假二叉分枝;杯状树冠。 树冠近平面,中间较空。结构不牢,开花结果面小,树势易衰,寿命短。

  38. 4.自然开心形 由杯形改进而来,与杯形的区别: 三主枝直线延长,侧枝不呈假二叉分枝,而是左右错落分布; 树冠不完全平面化,中心不空。 较杯形结构牢固,利于开花结果,结果面大。

  39. 5. 丛球形 多用于小乔木及灌木的整形,如黄杨类、杨梅、海桐等。 主干较短,分生多个各级主侧枝,错落排列呈丛状,叶层厚,绿化、美化效果较好。

  40. 6.伞形 常用于建筑物或规则式绿地出入口两侧,也可点缀于池边、路角等处。 特点:有一明显主干,所有侧枝均下弯倒垂,逐年由上方芽继续向外延伸扩大树冠,形成伞形。 龙爪槐、垂樱、垂枝三角枫、垂枝榆、垂桃等。

  41. 7.扇形 多应用于墙体近旁的较窄空间。 特点:主干低矮或无独立主干,多个主枝从地面或主干上端成扇形,分开排列于平行墙面的同一垂直面内。 无花果、蜡梅等常采用这种整形方式。

  42. 8.篱架形 主要应用于蔓生植物; 栅架、廊、亭; 形状随搭架形式而定。

  43. 四、修剪的方法 (一)修剪方法 1. 短截 又称短剪,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在一定范围内,短截越重,局部发芽越旺。 作用:①增加枝条的密度;②缩短枝轴;③改变梢端位置及枝势;④控制树冠和梢端的生长。 依强度分: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44. 剪去1/2左右,留饱满芽。成枝力强,促进分枝,增强枝势剪去1/2左右,留饱满芽。成枝力强,促进分枝,增强枝势 剪至轮痕处或在枝条基部留2~3个秕芽剪截。抽生1~3个较弱枝,削弱树势 极重短截 轻短截 重短截 中短截 剪去1/4~1/3。形成较多中短枝,缓势促花 剪去2/3以上,留次饱满芽。抽生1~2个旺枝

  45. 2.疏删 又称疏剪或疏枝,指从分生处剪去枝条。 对象:枯、病虫、密、徒长、竞争、衰弱、下垂、交叉、重叠及并生枝等。 抑上促下。 不能一次疏剪过多。

  46. 3.回缩 又称缩剪,指对2年生及以上的枝条进行剪截。 修剪量大,刺激较重,有更新复壮的作用。多用于枝组或骨干枝更新、或控制辅养枝等。 留强枝、直立枝,伤口小,促进生长,用于更新复壮;反之,抑制生长,用于控制树冠或辅养枝。

  47. 4.缓放 又称长放或甩放,指对一年生枝条不作任何修剪。 作用:①易形成中短枝,而生长后期易形成花芽;②营养枝长放后,增粗较快,可以调节骨干枝间的平衡。 注意:强枝长放,越长越旺,一般要配合弯枝、扭伤等,以削弱枝势。

  48. 5.摘心与剪梢 摘心:新梢长到适当长度时摘除先端嫩梢。 剪梢:在生长季剪截未及时摘心而生长过旺、伸展过长、且又部分木质化的新梢。 作用:削弱顶端优势,调节枝条生长势、增加分枝、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