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37 Views
研究论文的基本规范.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一,将科研和自己的教学相割裂。 第二,不会运用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不会写论文,往往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作文,很难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来。. 例如:课堂研究. 课堂研究应从课堂观察做起 课堂观察法主要的特点:第一,课堂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第二,课堂观察有系统的计划。第三,课堂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课堂观察法的内容:对教师观察、对学生观察、对教学过程观察。
E N D
研究论文的基本规范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第一,将科研和自己的教学相割裂。 • 第二,不会运用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三,不会写论文,往往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作文,很难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来。
例如:课堂研究 • 课堂研究应从课堂观察做起 • 课堂观察法主要的特点:第一,课堂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第二,课堂观察有系统的计划。第三,课堂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 课堂观察法的内容:对教师观察、对学生观察、对教学过程观察。 • 课堂观察的模式—LICC模式。是一种由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构成的课堂观察的范式。具体问题:(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在该课堂呆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这四个问题恰好对应了LICC模式的四个维度。
例如:课堂观察案例 • 教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一、二自然段。好,学生1 • 教师:好,请坐。谁能说一下,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生2 • 学生2:我读懂了这是朝鲜战场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 教师:还有吗?认真读一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沉默) • 教师:他们一定要在什么时候攻下这块高地?好,学生3你来说 • 学生3:我还读懂了时间,时间是1952年10月 • 教师:好。坐下,大家想一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学生4 • 学生4:我还读懂了他们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 • 教师:对了,他们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持续是什么意思? • 学生4:坚持。 • 教师:哎,没有停止过,是不是? • ------------- • 试评价此教学片断
例如:课堂观察 • 课堂设问的科学化研究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 第一,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 • 第二,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 • 第三,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
三、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 • 对任何一个从事某项研究的研究者而言,至少有两个要素是必须考虑的: • 一是研究的方法。 • 二是呈现的形式。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1.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在教育研究中适用的范围 • 第一,强调对事物全面整体的理解,比较适合运用到一些很难量化或者不能量化的教育现象中,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同学科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信念、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焦虑心理”等的研究。 • 第二,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中,通过归纳分析各方面的资料,对被研究者的行为进行解释和意义建构,探讨的核心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它比较适合对研究者比较熟悉或者比较小样本的、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如对“学生个案分析、学生档案袋评价、教学案例分析”等的研究。
2.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对一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2.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对一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在教育研究中适用的范围 • 第一,量的研究主要是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所以它比较适合对一些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如对“教育结构与教育投资、学生的身体状况”等的研究。 • 第二,量的研究不强调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只重视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它比较适合对研究者不太熟悉的或较大样本的对象进行研究,在教育科研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对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对“学生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学生性别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师资学历与职称的关系”等的研究。
3.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 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来决定怎样选择研究方法。教师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待所研究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不同侧面的性质来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例如,“教师评价的研究”,就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量的研究,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则进行质的研究。整地结合在一起,采用马克斯威尔(Maxwell, J. 1995)提出的结合方式: • (1)顺序设计,指的是两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存在先后顺序,先用量的研究或质的研究,再用质的研究或量的研究。例如,“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就可以先对较大样本的学生做一个统计调查,然后根据研究问题的重点选择一部分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座谈、访谈,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分析他们在问卷中的回答。
(2)平行设计,指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并进行相互验证与补充。例如,“小学生辍学的研究”,就可以一边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一边对学校、家庭的环境和学生的活动进行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然后对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检验和相互补充。(2)平行设计,指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并进行相互验证与补充。例如,“小学生辍学的研究”,就可以一边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一边对学校、家庭的环境和学生的活动进行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然后对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检验和相互补充。 • (3)交叉设计,指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使用一种研究方法,然后随着研究的进行,在继续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结合使用另一种方法。这种结合方式实际上就是前两种方式的混合,可以使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例如,“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可以先对学生做一下观察,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最后对将各种研究结果加以综合。
其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研究方法。教师在进行研究时,要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法。例如,“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教师就不能只用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而应根据其年龄、身体、心理发展等特点,通过访谈等方式加深对小学生的理解,然后采用上面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来进行研究都可以。其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研究方法。教师在进行研究时,要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法。例如,“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教师就不能只用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而应根据其年龄、身体、心理发展等特点,通过访谈等方式加深对小学生的理解,然后采用上面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来进行研究都可以。
第三,教师还要根据研究的环境特点来决定怎样运用研究方法。教师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外部或内部的环境的限制,教师应对这些环境进行分析,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研究。例如,“学生评价的研究”,一定会受到外部环境如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和内部环境如学生的影响。这样,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些环境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查或访谈,结合使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方法对如何评价学生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第三,教师还要根据研究的环境特点来决定怎样运用研究方法。教师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外部或内部的环境的限制,教师应对这些环境进行分析,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研究。例如,“学生评价的研究”,一定会受到外部环境如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和内部环境如学生的影响。这样,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些环境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查或访谈,结合使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方法对如何评价学生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
(三)研究呈现的形式 • 即如何将研究成果以符合学术规范的形式呈现。
论文题目要确切适当 • 1、文题要准确,大小要适中 • 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的主题。题目的设计要从能否反映论文主题来考虑,要求简洁明快、切中主题,才能 • 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要大力提倡简单、明白而目通俗易懂的单行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1)题不对文 • 文不对题是指论文题目输出的语义信息与论 • 文的内容毫不相干,有的称“跑题”。如有一篇题 • 为“小学教学方法初探”的论文,按照这个题 • 目的要求,我们应该重点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教学,需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全文探讨的是预防医学的重要性。犯了题不对文的错误。
(2)文题太大 • 题目太大是指论文题目所表达的内容涵盖面太宽,导致论述空泛。有的则只是讨论题目所涵盖内容的一部分。如有篇论文标题是“中国 • (3)文题太小 题目太小是指内容超出了题目的范畴。如 • “谈提高学校教学干事工作效率”的论文,其内容 • 大谈学校的教学改革的问题,而提高学校教学干事工作效率只是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这个题目对于论文内容来说,显然是太小了。
(4)文题过长 • 文题过长是指题目的文字超过20个汉字。。
论文摘要须规范 (1)要素齐全。学术论文摘要应包含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结果和结论以及研究的目的、方法等。 (2)内容要准确。摘要的内容与论文的内容要对应、相称,不要出现论文没涉及的信息,也不要丢失论文的重要内容,以保证摘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论文的主题,不要用“据估计”、可能等不确定性的语句。
(3)文字要简明。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己有的信息,不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以清楚理解的缩略语。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全部写入摘要,一般不用引文。(3)文字要简明。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己有的信息,不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以清楚理解的缩略语。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全部写入摘要,一般不用引文。 • (4)标准规范。摘要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述明了,一般不分段落。内容符合逻辑,句子合 • 乎语法,上下连贯。要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主语,同时,准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
(5)讲究摘要的写作方法 • 作者在写好论文后,要回过头来通读原文,抓住要领,从大标题、引言、结论到全文都要逐字逐句阅读,加以思考,以便把握原文的实质。在分析原文内容、提取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侧重于结果、结论的写作,突出论文的创新内容,而对获得结果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研究的日的和意义就应尽力简略,尔后对写好的摘要依照有关规范严格把关、复核,该写的不能漏掉,不该写的果断删除。
关键词要准确 • 2—5个,中间用分号隔开
引言表达要简练、准确 • 引言遵循的特点是: • 其一,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 其二,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科学客观,实事求是。 • 引言可以没有序号
结论要完整 •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 (1)对研讨的内容作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的新发现、新认识或新的观点。 • (2)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进行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 • (3)判断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4)明确指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课题。
参考文献著录要严谨细致 •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J]. 教育发展研究,2006,(4A).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维度: • 问题意识(本体问题、价值问题、方法问题 ) • 逻辑一致性(教学环节、问题解决) • 表达(姿体表达、语言表态、文化(艺术)表达):即评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 • 课堂情境(一般情境、设置情境、互动生成情境):即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