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16 Views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 第二节 消耗系数. 投入:指生产过程中必要的生产消费。. 最初投入 :. 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中间投入:. 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货物和服务. 产出:生产出来的新的货物和服务。. 中间产出 :.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品). 最终产出 :. 最终产品(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投入产出核算的目的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它是借助于投入产出表来反映其核算结果的,投入产出表按照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实物型. 按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价值型. 静态.
E N D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 第二节 消耗系数
投入:指生产过程中必要的生产消费。 最初投入: 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中间投入: 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货物和服务 产出:生产出来的新的货物和服务。 中间产出: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品) 最终产出: 最终产品(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投入产出核算的目的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它是借助于投入产出表来反映其核算结果的,投入产出表按照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投入产出核算的目的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它是借助于投入产出表来反映其核算结果的,投入产出表按照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实物型 按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价值型 静态 按所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 动态 着重介绍静态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1、从垂直方向看: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总产值) 投入产出表中的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2、从水平方向看: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总产出)
3、每个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总投入 4、第二象限总量=第三象限总量
第二节 消耗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所谓直接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为生产某种产品对有关各种产品的第一轮消耗。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中间投入系数,是两个部门间直接存在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数量表现。即某部门为生产每一单位总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产品的数量。
将第一象限的每个部门的中间投入数据分别除以本部门的总产出,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将第一象限的每个部门的中间投入数据分别除以本部门的总产出,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 (1)生产技术水平 (2)产出的结构 (3)价格水平 二、完全消耗系数 间接消耗:指一种产品通过媒介产品对有关产品的消耗。
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完全消耗 完全消耗系数用符号 表示,说明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全部消耗数量。 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
k,s,t分别表示j产品对i产品的间接消耗所经过的层次,每一层有n种媒介产品。k,s,t分别表示j产品对i产品的间接消耗所经过的层次,每一层有n种媒介产品。
区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的经济含义:区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的经济含义:
例题1: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如下表(亿元)例题1: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如下表(亿元) 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第二产业增加值 (3)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9085+42262+9853-(950+1950+441+4068+…+931) =24020(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之和 =9085-(950+1950+441)+42262-(4068-23140-3480)+9853-(120+2100+931) =24020(亿元)
(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 =11574(亿元)
2、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2、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 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亿元,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工具是( A )。 A、投入产出表 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 D、国际收支平衡表
2、投入产出表按考察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 ) 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B、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C、部门投入产出表和产品投入产出表 D、劳动消耗投入产出表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
2、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A、就是中间产出 B、就是最终产出 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 D、以上都不对 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4、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5、投入产出表的第二象限主要反映(D)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6、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主要反映(A)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7、完全消耗系数反映(D) A、中间投入与中间产出的关系 B、最初投入与最终产出的关系 C、最终产出与总投入的关系 D、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8、投入产出表的第三象限主要反映(B)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9、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10、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 B )。 A、受价格变化的影响 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C、不受价格变化影响 D、计量单位统一,便于进行比较
12、假定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8,说明(A)12、假定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8,说明(A) 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8 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8 C、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8的工业产品 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8的农业产品
13、 表示(B) A、i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j部门产品的数量 B、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部门产品的数量 C、i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j部门产品数量 D、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I部门产品数量 13、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的数量 A、最初投入 B、中间投入 C、最终产品 D、总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过程中的最初投入包括(ABCD) A、劳动者报酬 B、生产税净额 C、固定资产折旧 D、营业盈余 E、财产收入 2、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的宾栏包括(ABDE) A、最终消费 B、固定资产形成 C、生产税净额 D、库存增加 E、净出口
3、某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帐户的作用表现在(ABDE)3、某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帐户的作用表现在(ABDE) A、反映该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B、反映该产业部门初次收入形成 C、反映产业部门间的复杂联系 D、反映该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的使用去向 E、是反映产业部门间关联的基础
4、投入产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有(BCD) A、中间投入每一列的合计等于中间产品相应行的合计 B、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C、第二象限总计等于第三象限总计 D、每种产品行总计等于相应的列总计 E、中间使用加最初投入等于总产出
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E )。 A、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 B、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 C、每个部门的中间投入等于该部门的中间产品 D、直接消耗系数是稳定不变的 E、完全消耗系数反映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6、关于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主栏是中间投入 B、宾栏是中间产出 C、是投入产出的核心 D、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E、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三、判断题 1、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二象限。( ) 答案:错误。第二象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而第一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
2、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二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 ) 答案:正确。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第一象限反映的,所以第一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该说法是正确的。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看,第二象限的主栏与第一象限相同,而宾栏所列示的是最终产品或使用。
3、直接消耗系数会受影响它的因素变化而变化。( ) 答案:正确。根据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可知,这些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它们也会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
本章的重点: 1、投入产出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中间投入、最初投入;中间产出、最终产出。 2、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投入产出表中前三个象限的含义。在学习和理解各象限含义时,应分别从它们的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理解。 3、投入产出表中的几个基本平衡关系。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平衡关系,既要掌握它们的文字内容,又要理解各种数学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4、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