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77 Views
血管与代谢疾病早期检测技术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宁 光 2010 年 10 月 14 日. European J Int Med 2009 S329-339. -5. 0. +5. +10. +15.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IGR. 自主神经病变. 血糖正常. 微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European J Int Med 2009 S329-339. 糖尿病肾病. Recommendation 8:
E N D
血管与代谢疾病早期检测技术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宁 光 2010年10月14日
-5 0 +5 +10 +15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IGR 自主神经病变 血糖正常 微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European J Int Med 2009 S329-339 糖尿病肾病
Recommendation 8: Diagnostic test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better distinguish patients who will progress to diabetes from those who will not. Endocrine Practice 2008 993
Questions 高血糖风险及其后果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开始: • 高血糖风险始于何时? • 我们能为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做些什么?
糖尿病大规模早期筛查尚未实现 • 空腹血糖:受空腹限制,检测时间只能上午 • 餐后血糖:不稳定,重现性差 • OGTT:多次抽血,检测耗时,不适合筛查 • HbA1c:检测相对复杂,价格昂贵 目前仅作为临床诊断标准 能否找到一种更适合的早期筛查方式?
新技术 eZscan-法国巴黎 Impeto 医疗器械公司 通过汗腺检测预测糖代谢异常的新途径 • 低压直流电诱发反向离子电渗; • 测量反馈电流信号; • 分析头部、手部与脚部离子密度异常程度,预测血糖代谢异常程度。
eZscan 检测原理 电化学参数异常 汗液离子浓度、 pH值异常 汗腺交感神经纤维化程度 糖尿病早期的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泌汗功能异常 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使神经营养障碍和变性,累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时,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甚至无汗液分泌,呈片块状,以脚部较明显,可造成皮肤干燥,容易开裂;严重时双下肢受累,而未受损的上半身、颈、头部常呈代偿性多汗,患者经常感觉下肢寒冷,头部怕热多汗。 健康人:小腿远端汗腺密度正常 糖尿病患者:小腿远端汗腺密度降低 9
eZscan 检测方法 • 6个电极放置于汗腺丰富区域(前额、手掌和脚掌),通上小于4V的连续电流; • 每个电极被交替用作阳极和阴极,测量额部、手掌和脚掌的局部电导和全身电导(平均值); • 测量方法是计时直流电法; • 测量结果以综合百分比的图形方式显示,百分比越高,风险越大。
eZscan检测报告 ? -5 0 +5 +10 +15 糖尿病 及 并发症 正常 糖耐量 受损 或 糖尿病 低风险 糖尿病 或 糖尿病 高风险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IGR 0-25 25-50 50-75 75-100 综合百分比
法国研究结果 eZscan:法国研究结果 法国研究 (N=189) eZscan 橙色+红色与OGTT诊断DM: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7%
OGTT 与 eZscan结果比较 参试标准: 年龄在21到75之间 未知是否患有IGT或DM者 人数N=212 eZscan:Chennai研究结果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302-306
eZscan:Chennai研究结果 A FPG B eZscan FPG 和EZSCAN 与OGTT诊断糖尿病的比较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302-306
随访研究,针对糖耐量正常者。 8个月后 eZscan and FSOGTT 血糖,胰岛素和 C 肽 人数N=69 eZscan:Chennai研究结果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302-306
eZscan:Chennai随访研究 (N=69,T=8M) T0时EZSCAN综合百分比结果异常者,在T8时经验证结果一致性高。 极少数随访期间恢复正常 T0-T8,EZSCAN综合百分比结果逐渐升高。 EZSCAN橙色+红色与OGTT诊断结果一致性高
钦奈研究2 纵向结果 eZscan - Chennai随访研究 (N=69,T=8M) 黄色区域人群得糖尿病的风险是绿色区域受检人群的2.85倍 橙色+红色区域人群得糖尿病的风险是绿色区域受检人群的5.66倍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302-306
1 2 3 在1479个未知糖代谢状态的人群中分别进行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检测、OGTT试验、HbA1c、胰岛素等检测。 EZSCAN (0-25): 绿色-正常组; EZSCAN (25-50): 黄色-糖代谢异常低风险组; EZSCAN(50-75): 橙色-糖代谢异常高风险组; EZSCAN(75-100): 红色-糖尿病及并发症组; 设计与方法
EZSCAN与OGTT 诊断的糖尿病 观察各EZSCAN区间组的糖尿病患病率 随着EZSCAN值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
EZSCAN与OGTT 诊断的糖代谢异常 观察各EZSCAN区间组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 随着EZSCAN值的增加,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逐渐增加
EZSCAN 与 HbA1c诊断的糖尿病 观察各EZSCAN区间组的糖尿病患病率 随着EZSCAN值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
EZSCAN 与 HbA1c诊断的糖代谢异常 观察各EZSCAN区间组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 随着EZSCAN值的增加,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逐渐增加
eZscan 检测结果与糖代谢异常: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eZscan 筛查糖代谢异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eZscan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筛查方法,其长期预测价值需要在人群中进行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EZSCAN ≥ 25 VS OGTT诊断结果 检测敏感性:93.5% 检测敏感性:92.4% EZSCAN ≥ 25 VS HbA1c诊断结果 检测敏感性:96.2% 检测敏感性:97.4%
eZscan 检测结果与糖代谢异常: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eZscan 筛查糖代谢异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eZscan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筛查方法,其长期预测价值需要在人群中进行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eZscan 检测结果与糖代谢异常: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eZscan 筛查糖代谢异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eZscan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筛查方法,其长期预测价值需要在人群中进行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预防趋势和带来的机会 • eZscan 临床操作简单易行,无创伤性; • eZscan 筛查糖代谢异常: 橙色/红色: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 黄色/橙色/红色:筛查敏感性非常高 • eZscan 可以用于人群的早期筛查,长期预测价值进行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多种指标综合评价 • eZscan 检查可以筛查糖尿病,但不是确诊手段; • 在不同人群,推荐不同的警示血糖水平; • 建议多种指标综合评价,同时对年龄、血压、血脂、BMI等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筛查阳性水平; • 糖尿病患者同时监测各并发症发病风险。
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 社区研究结果 Communities in Baoshan District >=40 years 4,500 subjects 对不同代谢状态的 ba-PWV结果进行了分析 Communities in Jiading District >=40 years 10,000 subjects
糖调节状态与baPWV 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PWV更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trend <0.0001)。 FBG每升高一个SD (1.81mmol/L), 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升高 71%[OR: 1.71, 95% CI (1.34-2.25)]; PBG每升高一个SD (3.91mmol/L), 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升高 56%[OR: 1.56, 95% CI (1.26-1.96)]。 BaoShan Study, unpublished data
HbA1c与baPWV 与HbA1c<6.5%组相比, HbA1c>7.0%组PWV更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增加 1.28倍[OR: 2.28, 95%CI:1.48-3.49 ]; HbA1c每增加一个SD,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增加 67%[OR: 1.67, 95%CI:1.37-2.05 ]。 BaoShan Study, unpublished data
代谢综合征与baPWV 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糖尿病家族史以后,与无代谢综合征者相比, 代谢综合征患者PWV更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升高 176%[OR: 2.76, 95% CI (1.80-4.28)] BaoShan Study, unpublished data
代谢综合征与baPWV 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个数的增加,PWV随之升高 (Pfor trend <0.0001), 发生血管硬化的风险亦随之增加。 BaoShan Study, unpublished data
PWV检测临床意义 • PWV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动脉僵硬度,是评价主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 • 检测方法简单、无创,结果可重复,baPWV的正常参考值<1400 cm/s,大于该值提示全身动脉僵硬度升高; • 在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变高危患者中,PWV可以早期给出有关心血管风险存在的信息。
PWV临床应用价值 • 动脉硬化早期诊断;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 • 心血管药物的疗效评价与新药研发。 在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变高危患者中进行baPWV的健康筛查或定期监测 ,有助于尽早评估心血管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
欧姆龙·动脉硬化诊断装置只需5分钟即可诊断动脉硬化程度欧姆龙·动脉硬化诊断装置只需5分钟即可诊断动脉硬化程度 ◆ ABI (下肢血管阻塞)◆TBI (末梢血管阻塞) ◆ PWV (动脉的弾性) ABI和PWV同时 測定的高精度検査
足趾 最高血壓(收縮壓) TBI = 上臂最高血壓(左右中高側) TBI 脚趾上臂血压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