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76 Views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 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汇报. 以 评 促 建 以 评 促 改 以 评 促 管 评 建 结 合 重 在 建 设. 热烈欢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 评估专家莅临我馆指导工作. 2006.12.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 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汇报. 于天乐. ※ 馆舍面积 22574 M 2 ※ 阅览座位 1500 个. 基本概况. 主管院长. 院图情工作委员会. 图书馆馆长. 图书馆副馆长. 办公室. 文献工作部. 读者服务部. 信息开发服务部. 自动化技术部. 读者管理. 信息开发咨询. 读者教育宣传. 特色数据库建设.
E N D
以 评 促 建 以 评 促 改 以 评 促 管 评 建 结 合 重 在 建 设
热烈欢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莅临我馆指导工作热烈欢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莅临我馆指导工作
2006.12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汇报 于天乐
※馆舍面积 22574 M2 ※阅览座位1500 个 基本概况
主管院长 院图情工作委员会 图书馆馆长 图书馆副馆长 办公室 文献工作部 读者服务部 信息开发服务部 自动化技术部 读者管理 信息开发咨询 读者教育宣传 特色数据库建设 自动化建设 电子阅览室 日行政常管理 设备管理 文献采访 借阅管理 文献编目加工 图 书 馆 管 理 体 系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密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履行教育职能、信息职能、服务职能,加强文献知识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办馆效益。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密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履行教育职能、信息职能、服务职能,加强文献知识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办馆效益。
一、我馆的办馆理念 二、思想重视教学---做到三个弄清楚 三、管理服从教学---图书馆管理 四、资源满足教学---知识保障体系建设 五、服务利于教学---图书馆服务工作
师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满足师生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师生。 一、办馆理念:依存于师生 一切为师生
办馆宗旨 思想重视教学 管理服从教学 资源满足教学 服务利于教学
明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从思想上做到三个弄清楚:明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从思想上做到三个弄清楚: 1、图书馆是否根据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教学科研文献服务保障体系。 2、图书馆管理体系是否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运转;针对各专业教学与人才成长的服务体系是否建立。 3、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否与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相符合,图书馆是否履行了法规职能并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二、思想重视教学---做到三个弄清楚
确定管理模式的三原则: 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导向 适宜灵活变通的开放式服务 符合“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科学的管理模式 通过资源布局、管理手段的变革,建立适合读者需要的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满足读者到图书馆学习的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基地。
“一门制”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读者进馆后的烦琐手续,方便读者自主学习。 • “一门制”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馆管理服务模式改革① —“一门制”管理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科学的管理模式
大开放、大统一、大融合的管理模式,大空间的组织形式,按学科集中不同文种、不同类型的文献。读者进入图书馆后有一种“人在书中、书在人旁、坐拥书城”的感觉。大开放、大统一、大融合的管理模式,大空间的组织形式,按学科集中不同文种、不同类型的文献。读者进入图书馆后有一种“人在书中、书在人旁、坐拥书城”的感觉。 我馆管理服务模式改革②—“藏、阅、借、查、咨、研、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科学的管理模式
与传统集中式的检索大厅和独立的多媒体阅览室相比,读者、计算机、藏书、阅览活动融为一体的新模式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称之为“人、机、书”一体化模式。与传统集中式的检索大厅和独立的多媒体阅览室相比,读者、计算机、藏书、阅览活动融为一体的新模式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称之为“人、机、书”一体化模式。 我馆管理服务模式改革③—“人、机、书”一体化布局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科学的管理模式
我馆管理服务模式改革④—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我馆管理服务模式改革④—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科学的管理模式 • 每天14.5小时借、阅服务,周开馆达100小时, • 读者进馆可携带书包、书刊等任何学习用品, • 所有书刊面向所有读者开架借阅, • 读者阅览后的书刊由工作人员统一上架, • 读者一律平等,提供读者研究室,共性服务与个性 • 服务相结合, • 对乐山市民开放,与市图书馆一卡通用,资源共享。
1999年9月即全面实行了图书馆业务运作和行政办公管理全部流程计算机管理。1999年9月即全面实行了图书馆业务运作和行政办公管理全部流程计算机管理。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先进的管理手段
图书馆局域网采用智能化网络布线,1000MB/秒进馆, 100MB/秒上电脑桌面,有计算机网络接口500个; 主页突出网络信息交互式咨询功能,服务器每天24小时运行。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先进的管理手段 网络化建设
电子阅览室座位300个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先进的管理手段 硬件建设 台件
根据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我馆开发了办公管理系统、读者入馆登记系统、设备管理数据库和基于WEB环境下的虚拟咨询服务台、馆员测评系统,以及专用统计程序等应用软件,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我馆开发了办公管理系统、读者入馆登记系统、设备管理数据库和基于WEB环境下的虚拟咨询服务台、馆员测评系统,以及专用统计程序等应用软件,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先进的管理手段 软件建设
图书馆和各系(院)资料室文献资源统一按照国际、国家标准规范建设,并实现了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发布。图书馆和各系(院)资料室文献资源统一按照国际、国家标准规范建设,并实现了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发布。 三、管理服从教学之先进的管理手段 标准化建设
管理现代化 环境生态化 外观个性化 布局人本化 服务多元化 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在充分自由地享受我们的动态服务 中,接受图书馆的静态管理。 我们的目标:
四、资源满足教学—知识保障体系建设 我馆数字化知识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注重数量,坚持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积极拓展资源共享渠道,以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主,各系(部)资料室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为辅,通过文献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存储,实现资源共享。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基本情况:馆藏文献总量 132.5万册
近三年生均年进纸质文献量 学年度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年均 生均值(册) 6.4 5 11.4 7.7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做好传统文献资源建设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做好传统文献资源建设 重视新办专业文献建设 密切配合学科建设
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丰富: 中文大型数据库 22个 《超星电子图书》、《维普科技期刊》、《CNKI资 源总汇》、《万方数据库》等 外文大型数据库 2个 《CCC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维普外文科技 期刊题录数据库》 试用数据库10余个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自建乐山师范学院学位论文库 筹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课程资源数据库 已建数据7000余条,其中全文数据约1300余条 已建数据3740条,其中全文数据占90% 已建全文数据2500余条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自建学科特色数据库
加强系部资料室管理和数据库建设,通过文献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存储,实现一证通用,资源共享。加强系部资料室管理和数据库建设,通过文献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存储,实现一证通用,资源共享。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系资料室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文献传递和资源共享服务 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扩大资源有效利用面。与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四川大学、匹兹堡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我校12个系(院)的教学参考文献、中等教育文献和地方文献为主,其他学科专业文献为辅的藏书体系。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我校12个系(院)的教学参考文献、中等教育文献和地方文献为主,其他学科专业文献为辅的藏书体系。 知识保障体系建设之馆藏特色
我馆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做好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群,加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我馆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做好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群,加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五、服务利于教学—多样性的服务
图书馆留言薄 调查研究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基础
用户教育 我馆认真履行教育职能,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以及其他多种手段,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从1984年起就在全校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承担四川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信息检索与利用-高等师范教育》新教材的撰写并正式出版。
图书馆知识讲座 新生《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 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 用户教育 百科知识竞赛
读者清晨入馆实录 图书馆服务效果 一
图书馆服务效果 二 注:2005年因新馆搬迁闭馆2个月
网络数字资源利用总量(人次)统计图表 图书馆服务效果 四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合计
敬请专家考察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