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800 Views
桃園縣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主講人 : 連恆榮 科長. 毒品簡介及本縣毒品危害防制.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自我介紹. 主辦單位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桃園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桃園縣藥師 ( 生 ) 公會 講師自我介紹 學經歷. 大綱. 毒品與藥品 青少年藥物濫用現況 常見濫用藥物簡介 本縣毒品危害防制現況 結語. 毒品與藥品. 毒品 -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 範圍 具有 成癮性 、 濫用性 及對 社會危害性 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
E N D
桃園縣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主講人:連恆榮 科長
毒品簡介及本縣毒品危害防制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自我介紹 • 主辦單位 •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 桃園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 桃園縣藥師(生)公會 • 講師自我介紹 • 學經歷
大綱 • 毒品與藥品 • 青少年藥物濫用現況 • 常見濫用藥物簡介 • 本縣毒品危害防制現況 • 結語
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 範圍 • 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 • 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 • 毒品分為四級
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者使用藥物種類分布趨勢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者使用藥物種類分布趨勢
管制藥品-管制藥品管理條例 • 範圍 • 成癮性麻醉藥品 • 影響精神藥品 • 其他認為有加強管理必要之藥品 • 依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 • 管制藥品限供醫藥及科學上之需用
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 • 一年內出現下列徵象一項或一項以上 • 反覆使用某物質導致喪失生活角色 • 已知物質危害仍使用 • ㄧ再觸犯相關法律仍使用 • 導致或加重社會或人際關係仍使用 DSM-IV-R
物質依賴(substance dependence) • 一年內出現下列徵象三項或三項以上 • 經常大量使用或超過預期使用時間 • 持續想使用或曾降低用量 • 花大量時間取得或脫離 • 放棄或減少其他生活活動 • 已知危害仍使用 • 耐受性明顯增加 • 出現戒斷症狀 • DSM-IV-R
國內藥物濫用現況 • 衛生署估計95年國人濫用藥物人數約為21萬至25萬人 • 全國因毒品案遭起訴之人數 • 92年為14,974人、93年為23,207人、94年為29,503人、95年為28,842人 • 濫用藥物種類 • 安非他命(49%) • 搖頭丸(35.1%) • K他命(22.0%) • 大麻(21%)
濫用原因與地點 • 濫用動機 • 好奇、趕時髦 • 首次濫用平均年齡 • 22.6歲 • 濫用藥物場所依種類不同而異 • 安非他命、海洛因 • 同學、同事或朋友家 • 搖頭丸、K他命、大麻 • PUB 、KTV 、網咖
台灣地區青少年用藥種類 資料來源: *周碧瑟,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探討 ◎陳為堅,全國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之調查
本縣青少年藥物濫用調查(ㄧ) • 調查時間 • 92年、93年 • 初次使用毒品之年齡有年輕化之趨勢 • 平均年齡17歲,甚至有11歲及13歲吸食毒品之個案 • 初次使用毒品種類以安非他命(43%)最多,其次為搖頭丸(24%) • 有12%的青少年初次接觸的毒品,即為成癮性極強的一級毒品海洛因 • 菸、酒、檳榔等合法物質的濫用,可能與後續非法藥物濫用有相關
本縣青少年藥物濫用調查(二) • 調查時間 • 92年、93年 • 戒癮失敗因素 • 戒斷症狀 • 朋友(毒友)邀約 • 心理需求 • 求助經驗 • 7成藥癮者試圖戒癮 • 5成以上沒有適當求助管道。 青少年之吸毒原因
本縣青少年藥物濫用調查(三) • 調查時間 • 94年、95年 • 桃園縣國中、高中(職)及夜校學生 • 曾使用毒品2.2%
本縣青少年藥物濫用調查(四) • 少輔院中輟生使用成癮藥物比例 • 52.4% • 中輟復學生使用成癮藥物 • 男性11.7% • 女性13.0% • 使用成癮藥物者在學業成績、家庭環境、同儕的行為等較無使用成癮藥物者差。
搖腳丸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 俗稱搖腳丸、一粒沙、 加州陽光 • 使用後30至90分鐘發揮效果,藥效約12小時。 • 不良反應 • 體溫、心跳及血壓上升、口乾、震顫 • 判斷力混淆、失去方向感 • 欣快感、錯覺、幻覺及脫離現實感 • 「倒敘現象」 (flashback effects) -即使已經很久沒有使用LSD,但精神症狀或幻覺仍會不預警地隨時發生
常見吸食輔具 • 注射器 → 海洛英、安非他命 • 酒精燈 → 安非他命 • 口香糖、錫箔紙 → 大麻 • 香菸、捲紙 → 大麻 • 塑膠袋、指甲油瓶 → 強力膠
如何說不 • 友誼勸服 • 轉移話題 • 自我嘲解 • 遠離現場 • 直接拒絕
毒品危害防制重要執行策略 • 成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 架構全面性整體性反毒網絡,結合警察局、教育處、社會處等各局處以及民間團體之力量,讓防制毒品的觀念,延伸至校園、家庭、社區各層級。 • 建立多元化之完整毒癮戒治模式,發展社會保護扶助體系,讓戒毒者能在身心穩定的狀態下回歸社會,防止再次施用的毒品。
桃園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 分為五組 • 社會預防宣導組:警察局 • 校園預防宣導組:教育處 • 保護扶助組:社會處 • 轉介服務組:衛生局 • 綜合規劃組:衛生局
藥物濫用心理(靈)輔導諮詢機構 • 本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拒毒諮詢專線: - 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1995、1980 • 本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 (03)334-09355轉2411~2424 • 本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戒毒者求助信箱: -tyhnodrugs@tychb.gov.tw
拒毒諮詢專線暨心理(靈)輔導諮詢單位 • 0800-770-885(請請您-幫幫我) 戒毒成功專線24H • 『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 服務時間:24小時全天為您守候 • 『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 服務時間:W1至W6 13:30-17:00,18:00-21:00 • 財團法人圓光文教基金會:03-4271300 • 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03-3392335~6
本縣藥癮治療機構 • 壢新醫院 •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 • 居善醫院 • 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 •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 • 林口長庚醫院暨新國民綜合醫院 • 桃園榮民醫院 • 國軍桃園總醫院
本縣替代療法戒治機構 •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 • 林口長庚醫院暨新國民綜合醫院 • 桃園榮民醫院 • 國軍桃園總醫院
較易染上藥毒癮之特徵 • 與濫用者為友 • 加入幫派 • 傳統觀念薄弱 • 缺乏成就感 • 生活沉悶無目的 • 失業 • 自信心不足 • 家庭不和諧 • 居住地區吸毒率高 • 與家庭學校連結性差
如何避免染上毒品 • 認識並拒絕毒品 • 未成年子女嚴禁吸菸、喝酒 • 慎選子女工讀場所 • 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不涉足不正當之各類娛樂場所 • 了解毒品與健康之關係 • 認識毒品對個人身心與社會的影響 • 有吸菸習慣者不要接受他人敬菸 • 除合格醫生處方外,拒絕他人拿提神或止痛藥服用
藥物濫用者行為表徵 • 情緒方面 • 多話、躁動不安、沮喪、好辯 • 身體方面 • 思睡、食慾不振、目光呆滯 • 結膜紅腫、步履不穩、靜脈炎 • 感官表達方面 • 視幻、聽幻、無方向感 • 社會適應方面 • 多疑、誇大、好鬥、無理性行為、缺乏 動機
染上毒癮怎麼辦? • 戰勝自己才能克服毒品,堅定信念向毒品說”不”。 • 遠離目前的生活環境及交往的朋友。 • 家人、親友吸毒,應好好的和他懇談,瞭解毒品的來源,聯絡警方速將毒販抓到。 • 請到設有戒毒部門的醫院,才有專業醫護人員可提供諮詢並治療。
父母如何預防子女濫用毒品 • 父母應認識使用毒品的症狀,發現子女出現施用毒品,應儘速採取行動處理。 • 父母應掌握子女交友情形,協助他們抗拒不良朋友的誘惑。 • 父母應培養子女正當休閒活動,以作為合理情緒的發洩管道。 • 會染上毒癮的人,會先試著吸菸,再喝酒,因此千萬別讓他們嘗試吸菸及喝酒。 • 多花時間與子女溝通,有困難時一起尋求解決之道。
發現子女施用毒品應注意事項 • 毒品產生的幻覺及妄想,可能會有傷人或自傷舉動,應盡快找專業醫生協助治療。 • 和吸毒子女交談時,要讓他有安全感,不要刺激他,以免發生傷人或自殺的事件。 • 子女決心要戒毒,盡全力幫助他,並不時鼓勵他。 • 子女吸毒時抱持「已淪入毒品深淵的子女視作為病人,而不是犯罪人。」的心態。 • 發現子女吸毒,應即送勒戒或醫療機構外,不要中斷他們求學或就業的機會,以免更容易接近毒品而再犯。
如何辨識藥物濫用者 • 吸食安非他命者: • 經常徹夜失眠未眠、精神高昂、多話。 • 食慾突然明顯變差、體重減輕。 • 情緒起伏不定、人際關係變差、常獨自反鎖門內。 • 房內有藥品異味、吸食瓶罐、鋁箔紙。
如何辨識藥物濫用者 • 吸食強力膠者: • 有如酒醉之行為動作。 • 呼吸、頭髮、衣服或房間內有溶劑味道。 • 房內或垃圾桶內有強力膠空罐子或指甲油等空瓶子或溶劑味之塑膠袋。 • 嘴或鼻子周圍有圈狀紅疹。
如何辨識藥物濫用者 • 吸食嗎啡或海洛因者: • 無故之大量金錢花費。 • 手腳或鼠鼷有靜脈注射之痕跡。 • 偶有焦慮不安、打呵欠、流鼻水、流眼淚、噁心、嘔吐等現象。
如何辨識藥物濫用者 • 吸食K他命者: • 噁心、嘔吐、流眼淚、複視、視力模糊、步態不穏、記憶力變差、時空錯亂、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