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26 Views
基隆港務局 創新管理策略與實務. 簡報大綱. 壹 、 前言 貳、重建國際門戶 參、推動綠能運輸 肆、結語. 壹 、 前言. 2008 年第 4 季因美國次級房貸引發金融海嘯帶來航運與港埠業之衝擊,全球船運業務重挫近 16% 2008 年 12 月 15 日兩岸直航開通以來,兩岸航運業紛紛在航線規劃上重新思考與布局 本報告架構 , 建議以集中 、擴大、減少及合併的策略 為基礎,使基港團隊開創新局面. 貳 、 重建國際門戶 策略方法. 將有限的資源 集中於不敗的優勢. 集中. 造量 (volume created) 加值 (value added). 擴大.
E N D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重建國際門戶 參、推動綠能運輸 肆、結語
壹、前言 • 2008年第4季因美國次級房貸引發金融海嘯帶來航運與港埠業之衝擊,全球船運業務重挫近16% • 2008年12月15日兩岸直航開通以來,兩岸航運業紛紛在航線規劃上重新思考與布局 • 本報告架構,建議以集中、擴大、減少及合併的策略為基礎,使基港團隊開創新局面
貳、重建國際門戶策略方法 將有限的資源 集中於不敗的優勢 集中 造量(volume created) 加值 (value added) 擴大
發展 自貿業務 內客外貨 整合資源 基 北 蘇 基隆港的創新策略與實務 環境條件 1.國際意象新地標 2.兩岸渡輪中心 3.東岸商業城 4.填築外港船渠水域 1.軍方土地交換 2.港區土地再開發 3.擴大深化運用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業務內容 客貨雙軸 心運籌港 1.策略聯盟開闢新航線 2.優惠費率創造新運量
基隆港環境條件 1.接近大台北消費中心,並有台北101、故宮、龍山寺及中正紀念堂等著名景點。 2.鄰近大陸華中及華南地區,與廈門、福州、馬尾及江陰等港口均在一日航程內。 3.位處基隆市中心,大眾運輸便捷,更有基隆夜市及九份等觀光客喜愛的熱門景點。 4.基隆港航線密集 (1)來往基隆港的航線有83條,遠洋航線可連結北美、中南美洲、紐西蘭、南非及中東等地區,亞洲區間航線綿密,天天有航班通往亞洲各角落。 (2)直航大陸航線約50條,連結17個大陸主次要港口。 (3)碼頭多(貨櫃船席有15座,可同時間停10艘以上的船),有利同時轉船作業。
西2至西3碼頭後線保留旅客通關設施,配合都市更新朝「交通轉運暨港埠商旅專區」發展。西2至西3碼頭後線保留旅客通關設施,配合都市更新朝「交通轉運暨港埠商旅專區」發展。 • 西3及西4為兩岸渡輪碼頭 • 西3至4碼頭後線興建辦公暨地標大樓,作現代港都入口意象。 7
◆東1碼頭作親水、綠地空間。 ◆東2至東4碼頭區保留郵輪靠泊及旅客通關設施, 朝「港埠商業區」發展。 ◆東5碼頭作軍事觀光區。 ◆東6碼頭開放供露天咖啡座等休閒觀光產業進駐。 8
外港規劃填平區 內港區位置 填築外港船渠水域圖
軍方西5及西6碼頭交換土地 海軍基隆後勤支援指揮部 西11碼頭 船塢及修船滑道 西12碼頭 西12B碼頭 西9碼頭 136m 船渠寬度約175m 131m 西7、8碼頭 西5、6碼頭聯勤運輸港灘中隊 東5碼頭 131 艦隊部
外港區土地重整 東20號碼頭後線 西7-8號碼頭後線 基隆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圖
擴大深化運用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業務內容 • 鼓勵陽明、臺基及好好物流等自貿業者,從傳統的貨櫃集散深化至多國拆併櫃(MCC)及多國配銷(MCD)業務 • 鼓勵永塑及東哲行等自貿業者,從傳統倉儲深化至客戶存貨管理(VMI) • 鼓勵自貿業者,從MCC 、MCD 、VMI擴大至組裝、簡易加工業務
整合資源 • 透過策略聯盟協助航商開闢新航線 • (1)與次級港口,如太倉、舟山、台州、溫州、泉州、福州、江陰、……等港口,簽訂姐妹港 • (2)擇定大陸保稅港區,例如福州,簽訂合作備忘錄,串聯與優化產業供應鏈。 • (3) 提供航商新闢航線商機 訂定優惠費率創造新運量 以優惠的轉口費率鼓勵經營兩岸直航業務航商之中小型船隊,以基隆港為兩岸航線的轉運基地。 13
基 北 蘇 臺北港的創新策略與實務 環境條件 離岸倉儲物流區貨櫃集散站 遠洋貨櫃中心 1.離岸倉儲物流區產業園區 2.南碼頭多功能物流專區 全球航運中心 高價值產業中心 基建原物料中心 第1、2散雜貨中心BOT計畫 > 北臺灣全球航運及運籌中心 東碼頭物流專區招商 海空聯運中心 全球運籌中心 1.東碼頭離島零擔倉儲物流 2.汽車物流專區 公共倉儲中心 1.南碼頭區親水遊憩區 2.北淤砂區帶狀休閒專區 觀光遊憩休閒中心
台北港位於遠東~北美遠洋主航線上,適合發展為臺灣北部全球航運及運籌中心台北港位於遠東~北美遠洋主航線上,適合發展為臺灣北部全球航運及運籌中心 15
臺北港位置 淡水 基隆港 臺北港 距臺北市27公里 八里 基隆市 臺北市 距桃園機場23公里 桃園縣 臺北縣 鄰近臺北市都心及桃園機場 16
臺北港 往桃園新竹工業區 基隆港 五股工業區 內湖科學園區 觀音工業區 林口工業區 松山機場 桃園機場 土城工業區 17 17
臺北港 基隆港 桃園機場 18 18
離岸物流第1、2期造地171.5公頃 • (一)遠洋貨櫃中心 • 加速完成離岸物流區土地 • 離岸物流區第一及第二期造地171.5公頃,部份土地可作為臺北港第一貨櫃儲運場後線腹地的延伸,發展成為國際航運中心。 19
離岸物流第1、2期造地171.5公頃 南碼頭區造地146公頃 (二)高價值產業中心 執行南碼頭區造地146公頃及離岸物流倉儲區造地171.5公頃填土工程新增土地資源 1.臺北港南碼頭區發展成為多功能物流專區 2.離岸物流倉儲區引進高價值產品,開闢各類型產業特區,規劃為醫療用品(精密儀器)、化妝品、家電及酒類等高價值產品的加值園區。 20
(三)基建原物料中心 1.第1散雜貨中心為北部地區煤碳及東砂北集散中心 2.執行第2散雜貨中心BOT計畫 第1散雜貨中心 第2散雜貨中心BOT計畫 21
(三)海空聯運中心及公共倉儲中心 1.發展東碼頭物流專區 招商投資興建公共倉儲,發展成東碼頭物流專區。 2.整併離島航線零擔貨物倉儲物流 配合離島貨物運輸特殊型態,提供零擔裝箱貨物整併為貨櫃的服務。 3.汽車物流專區 配合既有的東立物流,擴大臺北港汽車物流規模,將東3-1土地及北淤沙區作為汽車物流專區 東碼頭公共及離島零擔物流專區 汽車物流專區 22
北淤砂區 南碼頭區 觀光遊憩休閒中心 1.南碼頭區南端沿岸搭配八仙樂園,開發為區域塊狀的親水遊憩區 2.北淤砂區臨海部份搭配十三行博物館及左岸風景區,開發為濱海休閒娛樂區 23
基 北 蘇 蘇澳港的創新策略與實務 環境條件 吸引綠能產業進駐 綠能產業運籌港 帶動宜蘭蘇澳工業區廠商投資進駐 區內外業者合作,形成產業供應鏈群落
蘇澳港環境條件 • 宜蘭為推動環保及觀光縣市 • 宜蘭縣積極吸引光電科技進駐利澤及龍德工業區 25
FTZ 71.5公頃 (一)引進綠能產業 1.籌設蘇澳自由貿易港區,吸引電動車之綠能產業進駐,協助產業利用進口零組件及採購國內另件進行組裝出口 2.蘇澳港申設自由貿易港區範圍71.5公頃, 其中可再招商進駐之面積為52.89公頃 電動車綠能產業預定進駐區域
帶動宜蘭蘇澳工業區廠商投資進駐 1.利澤工業區第一期多為冷凍食品業、五金機械業及電腦主機與週邊配備之相關產業為主,第二期及第三期規劃為智慧型工業園區發展高科技。 2.利澤工業區有10家太陽能光電上、下游廠商進駐,區內太陽能產業設廠總面積超過64公頃,正式成為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產業聚落,更有燿華電子、旭泓光電、陽傑科技、威力能源、佳晶科技、鴻星精技等十多家廠商申租 3.龍德工業區主要為化工、化學、五金機械、鋼材、水泥熟料、冷凍食品等業傳統產業 蘇澳港
蘇澳港—綠能產業運籌港 (三)提升蘇澳自由貿易港區產能 • 鼓勵進駐自由貿易港區業者與北北基加工出口區合作 • 吸引上下游產業進駐,以形成產業供應鏈群落 • 並透過委外加工擴大自由貿易港區事業產能 物流專區 28
參、推動綠能運輸 策略方法 以替代能源或新技術,減 少港區作業對環境的衝擊 減少 透過系統整合, 提供無接縫的服務 合併
發展綠色港口 節能減碳愛地球 資訊服務無所不在 推動綠能運輸的策略與行動方案 碼頭岸電 電動機具 OCR+RFID門哨 推動 綠能運輸 無接縫轉乘 空中花園 綠建築 擴大植栽 密閉倉儲 全面E化服務 港區無線網路
陸側供電設施 一、節能減碳愛地球 推動以岸電供應維持滯港船舶動力,以減少鍋爐運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噪音製造與降低振動等效益。 行動方案: (一)基隆港東西岸旅客中心興建岸電設備。 (二)鼓勵大型郵輪公司改善船上能源供應設備使用岸電服務。 碼頭岸電管線設施 31
一、節能減碳愛地球 規劃後線作業機具以電能取代燃油動力 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後線無人操作電動門式機示意圖 基隆港台基國際物流後線電動門式機示意圖
OCR+RFID應用-自動化門哨功能提升以光學字元辨識(OCR)加上無線射頻辨識(RFID)的技術,減少車輛停等查驗時,怠速運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OCR+RFID應用-自動化門哨功能提升以光學字元辨識(OCR)加上無線射頻辨識(RFID)的技術,減少車輛停等查驗時,怠速運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由高雄港成功經驗,啟發本局對臺北港1號管制哨功能提升之靈感 • 將比照高雄港以OCR辨識櫃號與車號,同時以RFID卡片辨識駕駛人身份,達到關稅局對於「人、車、貨」自動辨識,並整合控管的要求。 33
旅運轉乘無接縫 未來新建的西岸旅客中心,規劃將鐵公路候車站,延伸到該旅客中心,並整合各種不同運具的時刻表,提供轉乘資訊,以達到無接縫的旅客轉乘服務。 34
空中花園添綠意 在現有東岸基港大樓屋頂,以及未來西岸新建的新海港大樓,闢建空中花園,以降低建築物內部溫度,並改善高空俯視該建築物的視覺效果。 35
綠色建築連棟起 西岸新海港大樓、旅客中心,以及未來東岸旅客大樓與商業城,均以綠建築設計,亦即在基隆港鄰近市區的區域,營造多棟的綠建築,成為基隆市中心區綠建築的集中地。 36
擴大植栽 台北港臨港大道、行政大樓、散雜貨及貨櫃儲運中心內,增設植栽。透過植栽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37
密閉倉儲低污染 台北港密閉式煤倉及砂石場實景圖
全面E化服務-1 • 事件管理自動化 • 整合港研中心的防救災系統,並將港區事件(如工安、意外等非預期事件),透過網路進行通報與管制,同時將港區CCTV予以整合在系統中,進行監看。 結合港研中心防救災系統 將三港CCTV整合在同一系統 CCTV畫面
對帳 轉帳銀行 轉帳通知 帳單查詢 轉帳通知 線上繳款 付款銀行 財經公司 MTNet 航商 轉帳通知 入帳通知 發票 帳務資料 港務局 全面E化服務-2 • 擴大電子支付和電子發票的運用 • 採用批次結算方式,突破轉帳金額的限制,並將電子支付和電子發票的運用擴大到租金、優先費用的繳納,以增加網路的使用,減少民眾洽公奔波。
光華塔 98-100年基隆港區無線網路建置 船管組 光華塔 臺基物流 修造廠 北櫃機務大樓 西岸北櫃場 北櫃業務大樓 東岸會議室 西岸中繼站 陽明貨櫃場 中國貨櫃場 東14庫 南櫃大樓 海港大樓 聯興櫃場 聯興櫃場 東14崗哨 港工處 環港光纖網路 港警局 無線網路覆蓋區域 海巡署 (原東岸機具所) 基港大樓 無線基礎 41
99年無線基礎網路 99年需求(崗哨、散雜貨碼頭) 99年需求(航商船舶、港勤船) 100年需求(會議室) 99-100年臺北港區無線網路建置 第三散雜貨中心 交通服務區 第一散雜貨中心 第一散雜貨中心 五號崗哨 第三散雜貨中心 第二散雜貨中心 交通服務區 第二散雜貨中心 室內無線 一號崗哨 三號崗哨 台北港分局/信號台 二號崗哨 42
99年無線基礎網路 99年需求(航商船舶、港勤船) 99年需求(崗哨、散雜貨碼頭) 100年需求(會議室) 99-100年蘇澳港區無線網路建置 信號台 第二港渠 第一港渠 棧埠所 遠洋漁港 信號台 5,6號碼頭 遠洋漁港 二崗門哨 蘇澳港分局 室內無線 一崗門哨 43
肆、結語 • 為達成基隆港永續經營的使命,基隆港務局讓員工能夠體認當前所處之經營困境,建立危機管理的觀念,在員工群策群力的努力下,激發出創新的策略構想。 • 港務局的績效 (Performance) = 能力A(Ability) × 動機M (Motivation) × 機會O (Opportunity) • 未來將配合航港制度改革,推動公司化,以強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