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务实奋斗 开拓创新 保持领先 实现共赢.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New logis New logistics. 孙红菊 E-mail: shj @logis.cn. 目录.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 考核评价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PART I. 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 TWO. ONE. 物流从业者持续短缺;人员流动率相当大,平均达到 50% ,给产业带来困惑;. 物流产业范围大,专业人才定位不明确,看不到前景和希望. 物流企业. FOUR. THR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务实奋斗 开拓创新 保持领先 实现共赢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New logis New logistics 孙红菊 E-mail:shj@logis.cn

  2. 目录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 中高职课程衔接 • 考核评价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PART I

  3. 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 • TWO • ONE 物流从业者持续短缺;人员流动率相当大,平均达到50%,给产业带来困惑; 物流产业范围大,专业人才定位不明确,看不到前景和希望 物流企业 • FOUR • THREE 人才短缺的原因,就业渠道不畅通;关键的问题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待遇偏低;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现代服务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迎来了黄金十年; 流动率大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企业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培训体系;也就是说,员工没有发展前景和机会; • FIVE

  4. 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专业人才供给总量与产业实际需求,缺口巨大 企业物流岗位人员流动率过大 物流产业整体薪酬、福利以及社会认可程度较低 毕业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匹配度低

  5.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之由来 WHY 打通中职、高职、本科之间的衔接通道 国家推动教育改革,特别是“立交桥”和教育信息化 解决中职、高职、本科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

  6. 广泛问卷及典型企业跟岗调研 企业主营业务作业流程、节点内容、对应岗位名称,汇总得到基础职业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内容。 基于物流产业人才结构分析 抽取业内12100个样本 调研得出 运输型物流 企业80家 综合服务型物流 企业40家 仓储型物流 企业80家

  7. 英国专业发展阶梯 香港资历架构体系 日本的职业段位制度 德国基于学习成果的DQR体系 美国资历架构体系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 各国资历框架比较 不仅科学考虑了物流从业资格的不同等级,还区分了不同物流业务方向对应的发展阶梯的不同。 列出了行业的各级能力标准,对物流行业同样做了方向划分和职业范畴的划分 将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为七级,并对各级职业能力做了基本描述 以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将职业能力划分为8个等级,以“能力”为核心,分为“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 基于学习成果评价,将认证层级划分为五级,比物流职业调查结果显示的岗位层级多了一个非物流专业的初级层级 基于人的能力要求等级提出的资格框架

  8.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核心体系两大核心体系为职业资历架构和数字化资源体系,两大支持体系为学分互换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两大服务体系为教学认证体系和培训认证体系,LOGIS物流职业架构体系从企业核心能力要求出发,基于能力单元分析,对物流行业方向、岗位序列、岗位层级都做出了划分。数字化资源体系包含学习任务库、知识点库、素养库三大功能子库,由这三大子库自由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

  9. 终身学习体系核心特色 功能与特色 • 基于满足人们增强的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与理念; • 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搭建物流人的全职业、多层次的学习体系; • 实现证书间(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院校间、国家间的学分转换与对接;

  10. 目录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 中高职课程衔接 • 考核评价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中高职课程衔接 PART I

  11. 中高职课程衔接 衔接通道 专业方向不同 专业基础不同

  12. 专业方向不同 仓储/运输/国际货运代理…… 仓储/运输/国际货运代理…… 客服 客服 营销 营销 高职 物流专业 中职 物流专业 自学:基础学习任务 质控 质控 操作 操作 学习过程:学习物流终身学习体系中对该层级的学习任务库内容 方案设计与规划 方案设计与规划 保险与法律法规 保险与法律法规 信息系统及应用 信息系统及应用

  13. 专业基础不同 高职 学习过程:学习物流终身学习体系中对应层级和专业方向的学习任务、知识点和职业素养 自学:基础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学习物流终身学习体系中对该层级的学习任务、知识点和职业素养 直升 高考 高中 中职

  14. 目录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 中高职课程衔接 • 考核评价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考核评价 PART I

  15. 考核评价 高职 过程评价 学习任务考核 知识点考核 学前考核 基础知识串讲 结果评价 直升 高考 高中 中职

  16. 目录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 中高职课程衔接 • 考核评价 •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PART I

  17.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应用 专 业 学 习 资 源 拓 展 相 关 学 习 资 源 拓 展 案例库(微案例+大案例) 工作任务库 知识点库 互动资源支撑平台/技术平台

  18. 案例教学体系 ~ 2004 综合 案例 微案例 能力 要素 能力单元 工作目标 工作方法 工作场景 工作场景 串联知识点 学习知识点 讨论 决策 分析 提升综合能力 明确工作内容 掌握工作方法

  19. 教师使用 教学过程 课中 课前 • 组织教学 • 案例互动分析 • 点评、讲解、总结 老师的工作 • 提供课程相关的资源清单(学习的知识点、参考目录、考核点、考核比例) • 准备学习的案例 • 在教学平台组建教学内容 课后 • 提供考核内容 • 评价

  20. 学生使用 学习过程 课中 课前 • 案例讨论、分析、决策 • (个人or小组) • 提出问题 • 互动讨论 学生的工作 • 学习资源清单中的内容 • 完成指定的考核内容 • 案例阅读分析(个人or小组) 课后 • 考核 • 总结分析报告

  21. 平台功能 平台功能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22. 平台共建机制 • 工作流程 • 工作视频 • 培训课程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教学资源开发 • 实验班试点合作 A B 企 业 学 校 物流终身学习体系 • 学习任务编写 • 案例开发 • 微课程录制 • 平台功能优化 • 资源更新 • 合作模式创新 C D 教 师 LOGIS 平台共建 http://cfnet.org.cn

  23. 资源开发逻辑图

  24. 3 开发流程 1 工作任务开发规范 流 程 学习任务的开发依据企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能力单元而确认 通过专家验证和能力要素转化,将能力单元转化为教学用的学习任务

  25. 中级知识点 高级知识点 初级知识点 知识点库 这三个层级与我们的教学对象相对应, 也与我们的案例、任务难度相对应 展现形式可以是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 也可以是微课程的形式 知识点库

  26. 案例库 提供企业 经营全貌 背景资料 复杂 企业经营的 某一领域 案例库 微案例 (德鲁克式案例) 大案例 (哈佛式案例) 信息充分 信息具有 针对性 短小 矛盾突出 参与 分析 决策

  27. 我们还可以共同合作 物流职业资历架构的理论支持研究; 能力单元的开发与完善; 成立开发小组,共同开发物流微案例、工作任务等等; 共同 研究 可以共同建设资源,共建共享,让每个学校的资源与所有院校分享; 可以基于职业资历架构开展学校间的学分互换;还可以在部分区域开展高职本科对接试点; . 等等,那怎么和我们联系呢?

  28. 我们的网站和联系方式 Homepage: http://www.logis.cn CF Website: http://cfnet.org.cn Contact US Tel:010-5962 1790-807 Fax:010-5962 1790-800Email:admin@cfnet.org.cnAdd: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五里桥一街1号院非中心8号楼3层Post:100024

  29. 您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务实奋斗 开拓创新 保持领先 实现共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