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k likes | 1.3k Views
第六章. 中国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一、民族和民俗. 1、民族概念 广义 狭义 2、民俗 指一个民族历代相沿承袭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分类方法 : 物质系统 / 行为系统 / 观念系统 民俗四大特性 : 社会性和集体性 / 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 和变异性/传承性和传布性. 二、中国民族民俗概况. 1、族称和人口 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56个 2、中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东南密、西北疏。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 居住的格局。 3、语言体系
E N D
第六章 中国民族民俗
一、民族和民俗 1、民族概念 广义 狭义 2、民俗 指一个民族历代相沿承袭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分类方法:物质系统/行为系统/观念系统 民俗四大特性: 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 和变异性/传承性和传布性
二、中国民族民俗概况 1、族称和人口 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56个 2、中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东南密、西北疏。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 居住的格局。 3、语言体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大语系
4、中国民俗的特点 (1)鲜明的民族性 (2)一定的阶级性 (3)落后的封建性 (4)原始的神秘性 (5)广泛的实用性
5、民俗的旅游价值 (1)能够为人们的文化渴求提供多项选择。 (2)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3)了解观赏,大多数也可直接加入体验,并 从中获得文化享受。 (4)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
第二节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民俗简介
一、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 1、满族 分布地区:东北三省,辽宁为主 宗教信仰:先信萨满教,后信佛教 特色民居:“口袋房,曼子炕” 传统服饰:旗袍
饮食习惯: 糕点有饽饽、萨其玛。 爱吃白煮猪肉、酸菜熬白肉、粉条,白肉血 肠、火锅、酸汤子。 主要禁忌: (1) 室内西面的炕不可以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 (2)满族爱犬、敬犬、忌打狗、杀狗。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传统节日: “龙抬头日”(农历二月初二) 颁金节(满族“族氏”之日)
2、蒙古族 分布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名称含义:“永恒的部落”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 特色民居:蒙古包 传统服饰:蒙古袍
饮食习惯: (1)“白食”(奶制品); “红食”(肉食) (2)手抓羊肉、清水煮全羊 (3)有饮红茶,饮奶茶的习惯,能饮酒,有豪饮的习惯。 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意为“娱乐”或“游戏”) “马背上的民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爱赛 马著称。跳《牧马舞》、《马刀舞》,弹马头琴。 “男子三项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
主要礼仪:崇白尚九 (1) 敬客。弹酒礼 /献哈达 (2)做客。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 见老人要问安,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骂。
主要禁忌: (1)禁食驴、狗、白马及自己死亡动物的肉。 (2)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对迎面狂吠的牧羊狗仅可以呵斥,不可以打。 (3)进包禁忌。火堆或挂有红布等记号忌外人进入。 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进后包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客人不能坐西炕(西面是供佛的方位),也不要坐在门槛上。 (4)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不可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冬天不要到包的北、西侧乱踩,因为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
(5)办丧事时忌红色、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黄色。(5)办丧事时忌红色、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黄色。 (6)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大声喧哗及乱摸宗教器皿,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3、藏族 分布地区:西藏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人信苯教 特色民居: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形 如碉房。牧区帐篷。 传统服饰:藏袍。肥腰、长袖、大襟。 男女都爱戴藏式金花帽,均穿氆氇或 牛皮的藏靴。
饮食习惯: 糌粑、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稞酒。 爱吃牛奶制成的酸奶、奶渣等。 传统节日: 雪顿节、望果节、藏历年、酥油花灯节、沐浴节等。 主要礼仪: 互献哈达,敬青稞酒,唱酒歌,有弹酒礼俗。 伸舌头表尊敬,合十。
主要禁忌: (1)饮食禁忌。 (2)宗教禁忌。 (3)社交禁忌。
4、维吾尔族 分布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名称含义:含有“联合”、“协助”的意思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特色民居: 住房用泥土筑成,屋顶平坦,用天窗采光, 爱挂壁毯,屋内有壁炉。房前屋后,喜栽果树, 门前种植葡萄,形成凉棚。
传统服饰: 男子穿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 套穿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爱戴四楞花 帽。 耳环、手镯、项链是妇女喜爱的装饰 品。
饮食习惯: (1)日常的食品有馕、面条等,喜食牛、羊肉,喜喝奶茶。 (2)烤全羊、手抓羊肉、烤羊肉串、手抓饭、薄皮包子等是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 (3)喜食水果。
传统节日: 古尔邦节、肉孜节、圣纪节、那吾鲁孜节 主要礼仪: 待人讲究礼貌。 待客和做客都有讲究。
主要禁忌: (1)做客禁忌。 (2)食物禁忌。忌食猪、狗、驴、骡肉和自死的禽兽及动物的血。 (3)社交禁忌。 吃饭和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忌 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随便和妇女开玩笑,忌 在背后议论他人短处。门上有红布条外人不可入 内。
5、回族 分布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主要宁夏、甘肃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特色民居: 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 式样,但布局和装修独具民族风俗。 传统服饰: 男子戴礼拜帽。 妇女戴披肩盖头。(年轻姑娘用绿色,已婚 中年妇女用青色,老年用白色。)
饮食习惯(只吃清真食品) (1)肉食以牛、羊肉为主,严禁吃猪肉。 (2)饮料较讲究。 传统节日: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圣忌节)
主要礼仪: (1)见面要问安。 (2)客人来访。 沏茶,端上瓜果点心,所有家庭成员,都要与来客见面。 若遇老年客人,要烧热炕恭请其就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
主要禁忌: (1)饮食禁忌比较严格。 (2)用水禁忌。 (3)严禁露顶 ,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 。 (4)忌在背后诽谤和讨论他人短处。 (5)忌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
6、朝鲜族 分布地区:东北三省,吉林为主 宗教信仰:儒家思想 特色民居:瓦房和草房,外墙多为白色,门窗为 推拉式。 传统服饰:有“白衣民族”之称。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或外面穿 着道袍或朝鲜长袍;女装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 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
饮食习惯 主食一般是大米、小米及各种用大米做成的 糕、冷面等。 名菜主要有狗肉火锅、铁锅里脊、冷面、打 糕、朝鲜泡菜、酱生肉萝卜块、生拌鱼、大酱汤。 传统节日: 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 “回甲节”、“回婚节”、“婴儿周岁”。
主要礼仪: 崇尚礼仪,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尊老 爱幼是传统的美德。尤其尊重老人。 主要禁忌: (1)喜食狗肉,但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 食狗肉。 (2)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 表示你已经吃好了。
二、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 1、壮族 分布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宗教信仰: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特色民居:部分地区的居民住干栏式建筑 传统服饰: 服装各地不一。男子多扎绣花纹的头巾,穿 对襟上衣,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蓝黑颜 色是妇女共同的喜好。
饮食习惯: 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 生鱼片为佳肴,妇女喜嚼槟榔。 传统节日:歌圩节 主要礼仪: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 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