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第三章 拍摄技巧

第三章 拍摄技巧. 二、商业摄影技巧. (一)玻璃器皿的拍摄 1 、器物类别:高档玻璃、水晶、各种有机玻璃和透明塑料制品 2 、特点:( 1 )晶莹剔透反光强,不能用直射光直接照射被摄体;( 2 ) 光在穿透器物时会改变方向,产生折射;( 3 )以切向光照射弯曲表面、边缘部分是不透光的,会呈现黑色或深暗的轮廓线。. 3 、摄影技巧: 根据玻璃的以上特点,对玻璃的质感表现需要区别与其他类别的照明处理。布光时一般主光都较单纯,光的强、弱、硬、柔决定被设物体的明暗反差,轮廓线的清晰,纹样的明暗交替等。. 软光反差小. 硬光反差大.

jo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拍摄技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拍摄技巧

  2. 二、商业摄影技巧 • (一)玻璃器皿的拍摄 • 1、器物类别:高档玻璃、水晶、各种有机玻璃和透明塑料制品 • 2、特点:(1)晶莹剔透反光强,不能用直射光直接照射被摄体;(2)光在穿透器物时会改变方向,产生折射;(3)以切向光照射弯曲表面、边缘部分是不透光的,会呈现黑色或深暗的轮廓线。

  3. 3、摄影技巧: • 根据玻璃的以上特点,对玻璃的质感表现需要区别与其他类别的照明处理。布光时一般主光都较单纯,光的强、弱、硬、柔决定被设物体的明暗反差,轮廓线的清晰,纹样的明暗交替等。

  4. 软光反差小

  5. 硬光反差大

  6. 不论玻璃制品的造型如何,他们的表面对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光的反应都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在拍摄时对被摄体与环境一定要隔离。摄影棚 最好全部遮暗,任何漏光的缝隙都可能在玻璃表面上形成耀斑。

  7. 玻璃体在表现时轮廓线通常有暗线条、亮线条两种。玻璃体在表现时轮廓线通常有暗线条、亮线条两种。

  8. (1)暗线条表现 • 暗线条表现的重要特征是将玻璃器皿的轮廓刻画为深暗的线条。 • 这样的布光的先决条件是一定要将背景处理成明亮色调。

  9. 暗线条表现轮廓

  10. 暗线条表现轮廓

  11. 布光时,①背景处理成亮色调,被摄体与背景之间要留有足够的距离,②另外主光又几乎都不做直接照明。布光时,①背景处理成亮色调,被摄体与背景之间要留有足够的距离,②另外主光又几乎都不做直接照明。

  12. (2)亮线条表现 • 亮线条是利用光在透明介质表面的反射现象来加以表现。 • 玻璃体的亮线条表现无疑背景一定要深谙,乃至黑,方可凸显出器皿明亮的线条。(P48图)

  13. 亮线条表现

  14. 布光方法与亮线布光相反。

  15. 亮线、暗线对比

  16. (二)金属器的拍摄 • 1、器物类别:各种反光强的金属器物 • 2、特点:反光强烈,不但反射照明光,还会反射周围景物,包括拍摄者,相机等。 • 3、拍摄方法:利用半隔离罩或全隔离罩。

  17. (三)食品佳肴拍摄 • 拍摄难点:表现新鲜感及质感 • 表现: • (1)布光:软光,亮丽、通透; • (2)配道具、背景; • (3)暖色调

  18. (四)首饰拍摄 • (1)佩带在模特身上:首饰是主体。 • (2)摆放在拍摄台上: • 技巧:用小景深拍摄,以突出主体;用点测光方法测光。

  19. 1、金属外壳(参照金属体或反光体进行布光)1、金属外壳(参照金属体或反光体进行布光) • 2、玻璃制品(参照玻璃体布光)

  20. (六)多重曝光(多次曝光) • 在同一张胶片上对相同或者不相同的被摄体进行一次以上的曝光。

  21. 只要是专业一点的相机都有多次暴光的.无论是数码还是传统. 多次暴光是利用黑色来实现的.比如说.你拍摄一张照片.有亮的地方也有暗的地方.还有很黑的地方.这个黑的地方相机上的ccd是不感光的. • 如果不感光也就可以再次成像很清晰的图象.打个比如来说.你把相机设置成多次暴光模式.(当然相机的不同具体操作模式也不同)然后用手把镜头挡起一半,拍摄一张,然后用手把镜头的另一半挡起来换个地方拍一张,这就是简单的多次暴光了.他就是利用底片或者是ccd等感光元件对黑色不感光的原理实现的.

  22. 注意:单次曝光量相加=总曝光量 • 如:两次曝光:正常测光读数的1/2 • 三次曝光:正常测光读数的1/3

  23. (六)人像与服饰摄影 • 商业人像摄影服务于产品广告宣传的需要。(也即表现的是产品而非模特)

  24. 1、姿势动态: • 商业人像受广告的限制,难点是将姿势与产品巧妙自然的融合,以符合广告创意要求。 • 可以通过与被摄者进行交流来让模特放松。

  25. 2、影调的选择: • 高调、低调、中间调 • 白-灰-黑 • 灰色级:极浅-浅-深浅-中-浅暗-暗-深暗 • 白-中灰:高调照片:轻松愉快的气氛; • 浅暗灰-黑色:低调照片:忧郁庄重的气氛。

  26. 高调画面:

  27. 高调画面:

  28. 低调画面:

  29. 低调画面:

  30. 3、布光: • 对光位、光性、角度、背景均有要求 • (1)主光 • 表现棉麻、毛料(吸光性强):用泛光灯(硬) • 表现绸、尼龙料(反光强):柔光灯、反光伞(软)。

  31. (2)辅光 • 光位:与主光相反; • 光性:软; • 光比:与主光光比:2:1—4:1之间。

  32. (3)轮廓光 • 光位:侧后方、正后方、侧面; • 光比:比主光、辅光大; • 光性:硬光

  33. (4)背景光 • 让主体与背景分离, • 光比通常较主体光小 • 光质:较软

  34. 章节复习: 一、画面效果的控制: (一)焦点:影像清晰点。 (二)景深: • 影响景深的因素: • (1)光圈大小:大光圈—小景深(反之) • (2)摄距:摄距近—景深小(反之)

  35. F5.6,1/500s 大光圈:小景深效果 F16,1/60s 小光圈:大景深效果

  36. 摄距:摄距近—景深小(微距镜头)

  37. 焦距大—景深小(远摄镜头) • 焦距小—景深大(广角镜头)

  38. 远摄镜头拍摄效果 (大焦距—小景深) 焦距:85-2000mm

  39. 广角镜头拍摄效果 (小焦距—大景深) 焦距:17-38mm

  40. (4)焦点: • 焦点前后分别是前景深和后景深。 • 通常前景深小,后景深大。

  41. 所有影响景深的因素都是同时起作用, • 光圈起主要作用。

  42. (三)选择性聚焦 •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让被摄体的主体更突出,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来突出主体。 • 也即在对好焦后用最大光圈进行曝光,就达到突出主体,虚化次要物体的作用。

  43. (四)曝光时间 • 所有照片的曝光量都是通过光圈大小和曝光时间来决定的。(水龙头原理) • 快门速度的使用: • (1)当快门速度<1/30秒需要用到三脚架; • (2)快门速度>1/250秒,使被摄体保持静止。(拍摄动物、儿童)

  44. 低速曝光:<1/30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