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12 Views
细胞生物学实验. 西昌学院基础生物实验中心. 实验一:相差显微镜. 原理: 一般由于被检物体(如不染色的细胞)所能产生的相差太小,肉眼很难分辨,只有在变相差为振幅差(明暗差)之后才能被区分。相差决定于光波所通过介质的折射率之差及其厚度,等于折射率与厚度的乘积之差(即光程之差)。而相差显微镜就是利用被检物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的。. 结构特点: 相差物镜、具有环状光阑的转盘聚光器、合轴调中望远镜和绿色的滤光片。 使用方法 :
E N D
细胞生物学实验 西昌学院基础生物实验中心
实验一:相差显微镜 原理: 一般由于被检物体(如不染色的细胞)所能产生的相差太小,肉眼很难分辨,只有在变相差为振幅差(明暗差)之后才能被区分。相差决定于光波所通过介质的折射率之差及其厚度,等于折射率与厚度的乘积之差(即光程之差)。而相差显微镜就是利用被检物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的。
结构特点: 相差物镜、具有环状光阑的转盘聚光器、合轴调中望远镜和绿色的滤光片。 使用方法 : 相差装置为多功能系列显微镜中的附属装置.与普通显微镜配合使用。 (1) 相差装置的调换安装卸下普通显微镜使用的聚光器,将环状光阑装在聚光器支架上,把绿色滤光片放在上面,它可吸收红色和蓝色光,使波长范围小的单色光线进行照明,并有吸热作用,能使相差观察获得良好的效果。再从转换器上旋下普通物镜,换上相差物镜。 (2)调焦 打开光源,旋转集光器转盘,将“o”对准标示孔,使普通聚光器部分进入光路。先使用低倍相差物镜,按普通显微镜操作方法进行对光和调焦。 旋转环状光阑,使光阑的直径和孔宽与所使用的相差物镜相适应,如相差物镜为40 x时,应用x40标示孔的光阑。
(3)合轴调整 拔出目镜,插入合轴望远镜,一边从望远镜内观察,并用左手固定其外筒;一边用右手转动望远镜内筒使其下降,当对准焦点就能看到环状光阑的亮环和相板的黑环,此时可将望远镜固定住。再升降集光器并调节其下的螺旋使亮环的大小与黑环一致,然后左右前后调节环状光阑聚光器上的调节钮,使两环完全重合,如亮环比黑环小而位于内侧时,应降低集光器使亮环放大;反之,则应升高聚光器,使亮环缩小。如若升到最高限度仍不能完全重合,则可能是载玻片过厚之故,应更换。合轴调整完毕,抽出望远镜,换回目镜,按常规进行观察。(3)合轴调整 拔出目镜,插入合轴望远镜,一边从望远镜内观察,并用左手固定其外筒;一边用右手转动望远镜内筒使其下降,当对准焦点就能看到环状光阑的亮环和相板的黑环,此时可将望远镜固定住。再升降集光器并调节其下的螺旋使亮环的大小与黑环一致,然后左右前后调节环状光阑聚光器上的调节钮,使两环完全重合,如亮环比黑环小而位于内侧时,应降低集光器使亮环放大;反之,则应升高聚光器,使亮环缩小。如若升到最高限度仍不能完全重合,则可能是载玻片过厚之故,应更换。合轴调整完毕,抽出望远镜,换回目镜,按常规进行观察。 注意:在更换不同倍率的相差物镜时,要使用相匹配的环状光阑和重新合轴调节。使用油镜时,集光器上透镜表面与载玻片之间要同时加上香柏泊。 (4)观察 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清楚地分辨细胞的形态,细胞核、核仁以及胞质中存在的颗粒状结构。
实验二:偏光显微镜 原理 偏光显微镜必须具备以下附件:起偏镜,检偏镜,补偿器或相位片,专用无应力物镜,旋转载物台。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和医学中也有应用。
结构特点: a.光源:最好采用单色光,因为光的速度,折射率,和干涉现象由于波长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镜检可使用普通光。 b.目镜:要带有十字线的目镜。 c.聚光镜:为了取得平行偏光,应使用能推出上透镜的摇出式聚光镜。 d.伯特兰透镜:聚光镜光路中的辅助部件,这是把物体所有造成的初级相放大为次级相的辅助透镜。它可保证用目镜来观察在物镜后焦平面中形成的干涉图样。
偏光镜要求:a.载物台的中心与光轴同轴。 b.起偏镜和检偏镜应处于正交位置。 c.制片不宜过薄。
实验三:倒置显微镜 原理: 倒置显微镜的组成与普通显微镜相同,不同的是光源在载物台上,物镜在载物台下,与其它显微镜的结构位置相反,故称倒置显微镜.
结构特点: 1、长工作距离聚光器,其上一般带有滤光片,孔径光阑。 2、物镜有较长的工作距离。 3、纪录装置:摄影镜筒,缩时电影,生命活动过程 实验步骤: 1、熟悉安装各部件 2、调中 3、放置标本,调焦,观察,纪录
实验四:暗视野显微镜 原理: 暗视野显微镜是利用丁达尔现象设计的。它的结构特点主要是使用了暗视野聚光器,使光线改变途径,倾斜地照射在观察的标本上,标本遇光发生反射或散射,散射的光线投入物镜内,因而整个视野是黑暗的。在暗视野中所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的衍射光图像,并非物体的本身,所以只能看到物体的存在和运动,不能辨清物体的细微结构。但被检物体为非均质时,并大于1/2波长,则各级衍射光线同时进入物镜,在某种程度上可观察物体的构造。一般暗视野显微镜虽看不清物体的细微结构,但却可分辨0.004um以上的微粒的存在和运动,这是普通显微镜(最大的分辨力为0.2um)所不具有的特性,可用以观察活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内微粒的运动等。
使用方法: a. 把暗视野聚光器装在显微镜的聚光器支架上. b.选用强的光源,但又要防止直射光线进入物镜,所以一般用显微镜灯照明。 c.在聚光器和标本片之间要加一滴香柏油,目的是不使照明光线于聚光镜上面进行全反射,达不到被检物体,而得不到暗视野照明. d.升降集光器,将集光镜的焦点对准被检物体,即以圆锥光束的顶点照射被检物。如果聚光器能水平移动并附有中心调节装置,则应首先进行中心调节,使聚光器的光轴与显微镜的光轴严格位于一直线上. e.选用与聚光器相应的物镜,调节焦距(操作方法与普通显微镜相同),找到所需观察的物像。 观察: 观察暗视野显微镜下的活细胞。在黑暗的背景里,可见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的衍射光图像。
实验五:荧光显微镜 原理: 落射光激发的荧光法是近代显微镜检术中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差增强法。它将激发荧光用的光源改在物镜的上方,光由物镜上方经反光镜射入物镜去激发样品,从样品上被激发的荧光经物镜成像并穿透反光镜而由目镜观察。
1、打开灯源,超高压汞灯要预热几分钟才能达到最亮点。 2、透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灯源与聚光器之间装上所要求的激发滤片,在物镜的后面装上相应的阻断滤片。落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光路的插槽中插入所要求的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片的插块。 3、用低倍镜观察,根据不同型号荧光显微镜的调节装置,调整光源中心,使其位于整个照明光斑的中央。 4、放置标本片,调焦后即可观察。 使用中应注意:末装滤光片不要用眼直接观察,以免引起眼的损伤;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无荧光的特殊油镜;高压汞灯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打开,需经5分钟后才能再启动,否则会不稳定,影响汞灯寿命。 观察 : 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照片(微管呈绿色、微丝红色、核蓝色)荧光显微镜照片(微管呈绿色、微丝红色、核蓝色)
实验六:电视生物显微镜 原理 通过一个电视环形闭路系统,将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标本的像,用电缆输送到录像机和监视器中,以便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构特点 三眼显微镜 连接筒 摄影目镜 摄像机 录像机 电视机 电源变换器
实验七:显微摄影 目的 掌握现为摄影装置及操作技术 原理及方法 显微摄影是通过摄影装置拍摄显微镜视场中被检样品的光学摄像。 显微摄像 安装 装卷 调整M 放标本 调焦 曝光 取卷
底片冲洗 将胶片从暗盒中取出 水中浸1-2min 显影 停影 定影 水洗 凉干 放大技术 1 相纸的结构与性能:保护层 乳胶层 2 相机的种类 3 放大操作
实验八:活体染色 实验目的 1. 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2.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器材: 显微镜 剪刀 镊子 刀片 表面皿 载玻片 盖玻片 解剖器械、 2、 试剂: Ringer溶液, 1/3000中性红溶液,1/5000詹纳斯绿B 3 、材料: 兔肝, 蟾蜍, 洋葱鳞莖、黄豆幼苗根尖
实验步骤:样品的制备→染色→观察 作业: 绘出你所观察到的动植物液泡及线粒体
设计性实验:细胞膜的通透性 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可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水分子可以按照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以至于在高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失水而收缩;在低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直至破裂。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器材与材料 1、器材 烧杯、试管、移液管等 2、试剂 氯化钠、氯化铵、草酸铵、硫酸钠、甘油、乙醇、丙醇等。 3、材料 血 、半透膜、洋葱、鸡蛋等
实 验方 法(举例) 1、红细胞悬液 取25ml烧杯一只加一份大鼠血和十份0.17mol/L氯化钠溶液,混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此即为稀释的红细胞悬液。 2、低渗溶液 取试管一支加入1ml蒸馏水,然后加入0.1ml稀释的红细胞悬液,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不透明的红色逐渐澄清,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透过溶液。
3、红细胞的渗透性 (1)取试管一支加入0.17mol/L氯化钠溶液1ml,然后加入0.1ml稀释的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动,注意是否有颜色的改变?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为什么? (2)取试管一支加入0.17mol/L氯化铵溶液1ml,然后加入0.1ml稀释的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动,注意是否有颜色的改变?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若发生溶血,记下时间(自加入红细胞悬液到溶液变成红色透明澄清所需的时间) (3)分别在下面的几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实验,步骤同2。 (4)结果
综合实验:增强UV-B辐射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综合实验:增强UV-B辐射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实验目的 • 掌握染色体基本制片技术 • 了解UV-B辐射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光照培养箱 冰箱 显微镜 水浴锅 植物材料:小麦根尖(CK B)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 卡宝品红染色剂
操作步骤 1、材料处理设置 设对照组(CK),UV-B处理组(B),处理方法如下: 处理组 光照 UV-B辐射 暗培养 CK 8h.d-1 ----- 16h.d-1 B 8h.d-1 8h.d-1 16h.d-1 2、染色体切片的制作 (1)固定:取1cm的主根和0.5cm的侧根,用卡诺氏固定液1h,70%乙醇冲洗一次后保存于70%的乙醇中。
(2)解离:将保存于70%的乙醇中的根尖经蒸馏水冲洗后,置于600,1mol/l的HCl中解离14min,然后转入流水中冲洗。(2)解离:将保存于70%的乙醇中的根尖经蒸馏水冲洗后,置于600,1mol/l的HCl中解离14min,然后转入流水中冲洗。 (3)染色:用卡宝品红染色,常用滴染法 (4)压片:常规压片 3、镜检观察 4、绘图
增强UV -B 辐射对小麦体细胞分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