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c 版

大学语文. c 版. 讲授四. 真情 倾听 感悟. 与大师对话. 永远的人文. 生命云霓. 大学与人生. 真情火花.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友情是风,亲情如灯,珍惜你身边无私的亲情与同伴的友谊吧,别对它们视而不见,不与理睬。它们是风中的声音,需要你倾听, 更需要你呵护。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敬长辈、尊老抚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从热爱父母亲、让亲情更加融洽做起,继而把这种淳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 亲情 友情.

Download Presentation

c 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语文 c 版

  2. 讲授四 真情 倾听 感悟 与大师对话 永远的人文 生命云霓 大学与人生

  3. 真情火花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友情是风,亲情如灯,珍惜你身边无私的亲情与同伴的友谊吧,别对它们视而不见,不与理睬。它们是风中的声音,需要你倾听, 更需要你呵护。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敬长辈、尊老抚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从热爱父母亲、让亲情更加融洽做起,继而把这种淳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

  4. 亲情 友情 △《陈情表》写得婉曲动人, 说说它在语言和表达技巧上的成功之处。 △家庭及其财富不能“长宜子孙”。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灯光”的作用与意义。

  5. 情透理足,婉转凄恻 《陈情表》:李密在晋泰始三年写给晋武帝的表章,请求允许自己留在家乡侍奉祖母。 在表中,作者陈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暂时不能应诏的苦衷;曲折委婉地表明自己辞不赴命,绝非怀念蜀汉,不事二主。词意极其恳切。全文直抒胸臆,不尚雕饰。特别是作者把进退两难的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写得情透理足,婉转凄恻,情理相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所以武帝读后也终于感动而罢诏。 文章的语言颇具特色,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都形象而生动,词意真切,被传为千古美谈。

  6.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2),夙su遭闵凶(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5)。祖母刘,愍min臣孤弱(6),躬亲抚养(7)。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9)。既无叔伯,终鲜兄弟(10)。门衰祚薄(11),晚有儿息(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4)。茕QingG茕孑jie立,形影相吊(15)。而刘夙婴疾病(16),常在床蓐(17);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7. 两难之苦衷 逮奉圣朝(18),沐浴清化(19)。前太守臣逵(20),察臣孝廉(21);后刺史臣荣(22),举臣秀才(23)。臣以供养无主(24),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25)。寻蒙国恩(26),除臣洗马(27)。猥以微贱(28),当待东宫(2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31),责臣逋慢(3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33),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3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5)。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6)。

  8. 婉曲动人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37)。凡在故老(38),犹蒙矜育(39);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40),历职郎署(41),本图宦达(42),不矜名节(4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44),宠命优渥(45),岂敢盘桓(46),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47),气息奄奄(48),人命危浅(49),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5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1)。

  9. 情理相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52),愿乞终养(5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54);皇天后土(55),实所共鉴(56)。愿陛下矜愍愚诚(57),听臣微志(58)。庶刘侥幸,卒保余年(5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6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61),谨拜表以闻!”

  10. 感恩二典 • 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乌鸟:即乌鸦。人类很看重其反哺生母之情,故有“乌鸦反哺”一词,喻传于民间。此用来比喻对长辈的孝心。 • 结草:春秋时,晋大夫魏武子临终嘱其子魏颗将爱妾殉葬,魏颗没有从命,将父妾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绊倒杜回,杜回因此被他俘获。夜里魏颗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被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世用“结草”指代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1.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12. 送 孟 东 野 序 韩 愈 这是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文章内容,共分四段。 第一段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 第二段列举自然多种现象论证“不平则鸣”。这就为下文阐述“人也亦然”打下论证的基础。 第三段由历史人物遭遇论证“不平则鸣”。第四段由本朝的实例具体论证。从本朝的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一直说到孟郊、李翱、张籍,认为他们都是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的人。而孟、李、张三人的优秀诗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来歌颂国家的兴盛呢,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忧愁,而为自己的不幸悲歌呢? 最终点明题旨:“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借以抒发了孟郊怀才不遇的情感。

  13. 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 全文论证的结果,似乎归结于天命。其实,这只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而已。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作者表面上说是天意所决定的,实则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用人才。作者满怀激愤,内心中的感情不可抑止,喷涌而出,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不愧是论说文中的佳作。

  14. 韩 愈 其人其作 韩 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人(今河南省孟县)。韩氏自称郡望昌黎,每自称韩昌黎,故后世称他为韩昌黎。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时由于过分的追求避熟就生,不免流入险怪。

  15. “我的四个假想敌 ” 余光中 余光中(1928— ):福建永春人,生于南京,1949年前在内地求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开始创作。后三度赴美留学、讲学,又在台港两地数所大学任教。现任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研究所讲座教授,著名作家。诗、文、翻译、评论,皆有成就。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等诗集,《缪斯的左右手》、《逍遥游》、《听听那活雨》、《记忆象铁轨一样长》、《青青边愁》等散文集。

  16. 每一次回忆都是一场和最爱的人的约会 一篇以机智幽默风格记述、剖析亲情现象的文章。 父亲喜爱女儿,舍不得女儿嫁人,本是一种人之常情。难得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题材,把父亲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不忍割舍,于是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为“假想敌”的微妙心理,叙写得淋漓尽致。 明知女大当嫁乃必然之势,却又无端割舍不下;心里无法轻松,只好故示明达,自我宽解;已经把女儿的男友视为假想敌,却又郑重其事地提出种种条件。文章对这种人生况味作了细致入微和淋漓尽致的剖白。文章笔法机智、幽默、风趣,同时夹杂着些许自嘲意味的豁达、平和的韵味。

  17. 五个层面叙写自己的种种心境及其变化 1.讲“我”不愿将女儿全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父亲在这事上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和男友,先天就有矛盾。 2.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 3.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防不胜防,竟迁怒于襁褓中的婴儿——未来的女婿。 4.叙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完全闯进城来的全过程。 5.借主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择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相貌等方面的考虑。

  18. 知遇之恩国 风 人除了是家庭的一份子,同时也参与了家庭之外另一个更广大的群体,接触着不以血缘联系的人群。我们跨出家门,或者读书求学,或者宦游营业,迎纳着来来往往的人与事;朋友,便建立在这应世的心意上。这应世的心意,理智的成份增加了,表面上,情爱似乎相对地淡薄了;事实上,它们并无互相消长的必然关系,只是不再纯任情感作为唯一应对的主人,而让它转作理智的后盾。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焉知不是翻腾着百千漩涡的平静波面呢?友情、义气便是情感与理智结合的另一份人间瑰宝。

  19. 大学语文C 孙沛然 36 23-24

  20. 令人捧腹的男性“母亲”的赞歌--《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令人捧腹的男性“母亲”的赞歌--《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 法兰西是电影艺术的摇篮。它也是整个欧洲艺术电影的中心。它拥有早期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1895年,正是在法国的巴黎,放映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是法国的乔治·梅里爱的出现使得电影从杂耍转变为艺术。在此后百年的电影技术和艺术发展过程中,法国始终扮演坚持不懈的艺术先锋,一切新电影理念和技术的拥抱者——正如这个国家对待其他的艺术一样。

  21. 法兰西! 浪漫潇洒,风华依旧 法国 时尚,充满诗意千姿百态:花都 古城堡 时装 美酒 佳肴 空客 阿里亚娜 高速火车 戛纳 面积 55万 人口 5800万 世界最发达最现代化国家 光荣的法兰西:1789.7.14 人民革命 1804-1814 拿破仓 1858 戴高乐建立第五共和国 思想的法兰西:想像力丰富思辩力强思潮活跃 德彪西 伏尔泰 狄德罗 卢梭 萨特 莫里哀 雨果 斯汤达尔 巴尔扎克 莫伯桑 浪漫的法兰西:热情开朗 乐观爱美 最喜欢打扮 每年1月7月时装展 口红 好吃 自尊 对女性礼让

  22. 文学经典作家 • 文艺复兴时期 拉伯雷(1494?-1553) • 17世纪 莫里哀(1622-1673) • 18世纪 伏尔泰(1694-1778) 卢 梭(1712-1778) 19世纪 雨果 斯汤达尔 巴尔扎克 福楼拜 鲍狄埃 左拉 莫泊桑 20世纪 罗曼罗兰 普鲁斯特 萨特 波伏娃

  23. 影视概述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巴黎正式问世,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电视开播,至今电影电视已发展成为我们时代具有最广阔的覆盖面,并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大众传播媒介。现代化的制作技术与传播艺术以及它的经济性,赋予影视文化以最生动、最丰富、最广泛、最及时和最具有渗透性的文化形态特征,成为新闻报道、政治动员、文化教育、消遗娱乐和商业广告等的最佳传播媒介。

  24. 浪漫与激情:梅里爱与百代 • 把电影引向艺术天地的梅里爱 乔治•梅里爱(1861-1938)富于幻想 身怀绝技,使电影真正成为艺术创作。 《失踪的贵妇》 《灰姑娘》 《月球旅行记》1900 《北极征服记》1912 一生拍片500多部,却在商业经营中失败,于收容院了却残生。 • 查尔•百代创立百代电影工业 齐卡 影都万森 1902-1909“雄鸡”一鸣惊人,主宰全球电影世界。

  25. 相关链接:影视艺术 • 影视的艺术以绚丽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艺术语言,浓郁的创新意识,昂扬的时代精神,以及不断增长的文化底蕴独占当代文化艺术的鳌头。影视艺术绚丽多姿、五光十色;就其样式来说,主要有电影故事片、电视剧、纪实类和综艺类等电视节目。 电影故事片是以塑造人物为主,具有故事情节的,并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它或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从历史、神话、幻想等方面选取题材,也有对其他文艺样式作品进行改编的。由演员扮演是故事片区别于其他片种的基本特征。 电视剧是“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

  26. 相关链接:戏剧冲突 • 传统观念:没有冲突就没戏.冲突律是剧本结构的原则与依据. 故事 情节 人物形象 现代观念:非故事性 非情节性 非人物形象

  27. 法国的艺术院线 • 法国的艺术院线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电影经营体制,一个名副其实的“法国例外”。 1955年,“法国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AFCAE)由一些影院经理和影评人发起成立,并于1959年在当时文化部长马尔罗的支持下获得了官方地位。“艺术与实验影院”运动阵营从此不断壮大,从最初的5个成员影院发展至2002年的将近1200个会员,其中包括972个被定为“艺术与实验”等级的放映厅(占全法国影院总数的近四分之一)。法国也因此成为全世界艺术影院密度最高的国家。其经营业绩也不可忽视:,占法国总观众人数的16%;法国导演的处女作70%的票房在艺术影院实现。

  28. 相关链接 艺术电影、商业电影 艺术电影 以先锋派为代表的一些法国电影家倡导并付之于实践的影片,讲究高雅情趣,注重艺术技巧,不以赢利为目的。 商业电影有两个意义,一是指通过商业渠道发行的电影、电视片。一是指以上映盈利为目的、把影视作为商品制作的影视片。 • 法政府特别文化政策,鼓励艺术电影。

  29. 闪光的金棕榈--戛纳电影节 2007.5.28凌晨1时,第60届戛纳电影节在当地正式落幕。虽然无一华语片入围,再加上之前夺奖呼声很高的由李杨执导的《盲山》,以及刁亦男执导的《夜车》都没有在“一种关注”单元上获得奖项。但戛纳电影节为贾樟柯颁发的60周年特别贡献奖,也算是为中国电影人争得最大荣誉。 戛纳电影节星光璀璨 形形色色的追梦人 因为有了电影节,戛纳成了一个星光璀璨的城池。每年5月,世界各地的“星星”来到这里竞相辉映,照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这座从前的小渔村。于是,追星族们来了,游客们来了,商人们也来了,每个人都在这里追寻自己的梦。

  30. 相关链接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始于1946年。为期双周的影节分六个活动:“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 戛纳影节的奖项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前者相当于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后者常选一到三部优秀作品颁发。另外还有“最佳导演”、 “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等个人奖。通常从世界各地选出24部影片角逐各奖项。

  31. 风华依旧在 --别具一格的法国电影 1.法国电影以她的新颖精致、哲理浚永的特色响誉世界。法国电影正如巴黎,旧巴黎以她的历史、她的古典,挽留住人们还旧的目光,而新巴黎以她的前卫、她的新潮,肆意实验着现代社会的种种风情。法国片一如巴黎,风华依旧在。 2.一般采取家庭作坊式的的生产方式,与美国好来坞大制作、高成本、高效益电影现代化生产方式相异。 3.法国影片绝少象美国电影那样粉饰现实之作,有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鞭笞。如《Z》 4.法国影片较之西方国家影片,更善于展现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情景,并籍此表现出重大意义的历史真实。 5.法国电影注重任务形象塑造及其个性表现,挖掘人性的真实,他们的人物往往有复合的、多重的性格。如《警察与强盗》

  32. 《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 • 《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是近些年来在艺术与商业上均获得成功的法国影片之一。它不仅颇为专业人士所赏识,在1986年法国电影恺撒奖评选中一举夺魁,而且受到观众普遍欢迎,打破了上座率的纪录。非但如此,大洋彼岸的好莱坞还在不久之后推出了该片的重拍片。这部影片之所以能有这般成就,应归功于导演所选取的题材和所采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33. 柯琳娜·塞罗:风格别具的女导演 • 柯琳娜·塞罗执导的影片多以描写人际关系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且视角独特见长。同时,她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不断以变化求发展。她的处女作《她们想要什么?》高度真实地展示了不同身份、年龄、职业的妇女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宣扬了女权主义。她的第二部影片《为什么不!》则反其道而行之,与现实主义分道扬镳,通过并无血缘、法律关系的二男一女组成的和谐而非传统式的家庭,完全以乌托邦的方式去幻想新的生活、爱情和工作。 《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是她的第四部影片。此片成功地将上述两种倾向结合起来,既有对人们新型关系和新的职责的向往,又有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演变的现实主义描绘。

  34. 新颖精致、哲理隽永 既有对人们新型关系和新的职责的向往,又有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演变的现实主义描绘。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所设计的是一个由三个单身男人组成的非传统式的家庭,他们与女人保持着有别于传统观念的关系。血缘与法律亦非联系他们的纽带,他们是因意气相投而聚合成了一人超越普通家庭的共同体。这既在现实生活中有迹可寻,又不同于寻常随处可见的现实。导演借此表现了在当代社会中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新的变化及人们对“家庭”这一概念的新的理解,也表达了她对这种新型关系的憧憬。

  35. 塑造一种新型男人——新型父亲——的形象 • 影片把一个乳臭小儿引入一个家庭。而且匠心独运,着意安排三个男人来共同哺育玛丽,并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他们从最初接触玛丽时大为恼火、于日夜照护之中生出爱恋,到玛丽受到威胁时惊恐不安、被她母亲接走后寂寞悲凉,再到重获到玛丽时,乐不可支这一感情变化的全过程。作者旨在塑造一种新型男人——新型父亲——的形象,表明母性乃是具普遍性的人类之情,与性别无关。

  36. 母亲赞歌献给了新型父亲 导演把这首对塑造一种新型男人——新型父亲——的形象的母亲赞歌献给了新型父亲。与男人们相反,影片中的所有女性都毫无例外地在孩子面前逃遁。似乎是出于在希望独自承担一切后所产生的厌倦,希尔维娅两度把玛丽丢给了她的父亲;祖母在照看孙女和去加勒比海旅游之间选择了后者;请来的保姆一怒之下忘记了职业赋予她的责任,摔门而去;就连三个男人多情的女友们,一听到玛丽的哭声也都悻悻然溜之大吉。这与导演的处女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可谓大相径庭。

  37. 喜闻乐见的喜剧样式 导演凭借主人公对已知要送来的小包(毒品)和突然自天而降的“小包”(婴儿)的误会所做的文章。开场伊始,导演便明白昭示,将送来一个小包。观众与三位主人公均不疑有她。然而就从这“不疑”中生出了变故,小包变成了婴儿,一个包变成了两个包。于是,引发出此后的一系列时而轻松、时而紧张,但始终不失幽默的戏剧性冲突。凡看过此片的人,谁能忘记皮埃尔和米歇尔乍见婴儿时那副莫名惊诧的神态,米歇尔怀抱裹着夹有毒品的尿布的玛丽大摇大摆于警察面前的景象,以及监视米歇尔的警察发现毒品已易手后懊丧不已、大翻公园垃圾桶的窘状?

  38. 令人捧腹之处 令人捧腹之处更源自三个男人在育儿方面从无知到有知的转换。一开始,他们对如何育婴全然无知,他们不曾料到这一领域是这般复杂与深奥。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他们平生第一次变得如此笨拙与幼稚,自然,便惹出了不少笑话。任何一位观众在看到皮埃尔与米歇尔轮番去药房如饥似渴地请教喂奶及换尿布的基本知识这场戏时,都会忍俊不禁,开怀大笑。同样,他们那种用以求取全新知识的一本正经的方式,使他们得窥堂奥,从一无所知一跃成为最精确严格、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之后摆出的那副育儿“专家”的面孔,无不蕴含着强烈的喜剧色彩。最为难得的是,导演的主旨在于写情,揭示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而在此过程中,影片的喜剧效果就从情节的自然发展中生发出来,成为人物行为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绝不令人有牵强、生硬之感。这一物法确有其高明之处。

  39. 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 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这部影片被视为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在法国,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曾经是壁垒分明。前者被视为上乘佳作的同义语,后者则被看成劣质影片的代名词。这种分离与对立给电影艺术造成很大损害,成为必须扫除的障碍。柯琳娜·塞罗的这部《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强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分离不切实际,也表明了一部影片可以既是具有个人色彩的优质影片,同时也是大众化的通俗影片。

  40. 学与思 中国和西方电影观念大相径庭:我们常常把电影看作“生活的反映”,而西方却把电影看成“梦幻”。《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体现了西方人对人生的新的思考与追求,你体会到了吗?能用简单的话把它概括出来吗,请你说一说。

  41. 走出“小家”,实现“大我”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着眼泪只能自己轻轾擦。 我好羡慕它, 受伤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单地孤单地寻找我的家。……”(潘美辰: 《我想有个家》)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42. 大学语文C 孙沛然 36 23-24

  43. 世纪之光:巴金 2003年11月25日,巴金百岁华诞。他以自己的真诚和8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印证了自己的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感动中国。在社会开放,人人追求成功,追逐名利财富的时候;这位敢说真话的温顺老人却在一字一句地解剖自己,写他的忏悔录般的《随想录》,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经有过的民族劫难。 1903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沪逝世。

  44. 巴金散文 巴金(1904—2005.10.17),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3年从家庭出走,求学于上海、南京,1927年至1928年曾旅居法国,并开始其文学创作生涯。从此笔耕不辍,作品众多。 巴金散文作品数量较多,30到40年代先后结集为《旅途随笔》、《忆》、《短简》、《点滴》、《梦与醉》、《龙·虎·狗》、《废园外》等。往往充溢着时代色彩及浓郁充沛的情感。文革后有《随想录》。

  45. 爱 尔 克 的 灯 光 • 1941年1月,巴金第一次回到离别了18年的故乡成都,回到他那个官僚地主家庭曾经居住过的故居。这时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除了感到亲切与熟悉之外,更多的是引发了对这样旧式家庭的子弟的人生命运和生活道路的思考。 • 文章所着力揭示的彻底否定旧家庭和旧礼教的思想内涵,是与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家》等长篇巨著相一致的,是巴金创作的一个主旋律。

  46. “灯光”的贯穿与象征 • 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 • 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青年(噬shì),并不能“长宜子孙”。 • “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47. “长宜子孙”的含义 “长宜子孙”是中国旧式大家族式家庭经常会有的观念。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维持子孙的优越生活,并且让子孙永远保持着发达兴旺的大家族式的生活。 巴金就出生在有这种观念的旧式家庭中,他这篇散文对这个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以家族败落的现实证明了优越而封闭的大家庭,常常使过着寄生虫般生活的子孙变成碌碌无为的败家子。通过批判,作者坚定了要走出“长宜子孙”的禁锢,追求自己的新生的信念。

  48. 小家·大我·新人生--忽然想到比尔 •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 报载:做了十三年首富2008.6.27退休的比尔决定580亿美金全部财产捐献社会,不给孩子们留财产。

  49. 风格独具激情奔涌的抒情散文 ①巴金的散文不以精雕细琢的结构和语言取胜,而以文中涌动着的炽热情感的激流和强烈隽永的诗意见长。 ②本文融抒情、叙事、议论为一体,按时序推移将叙事与抒情融合无间,情思联翩,波涛翻卷,层层推进,叙议结合,虚实相生。 ③“灯光”的象征内蕴使本文诗意浓烈。

  50. 百年孤独(节选)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也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