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14 Views
《 学校文化建设 》 学情小结. 北京顺义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刘艳茹 2010 年 1 月 15 日. 主要内容. 关于学习过程 关于学习结果 关于问题的梳理. 关于学习过程. 1 .关于学习态度 ( 1 )群体间的差异 群体氛围,需要好的带头人(班主任、指导老师、骨干成员). 2010 年 1 月 13 日晚的数据,仅仅是量上的差异. 1 .关于学习态度. ( 2 )个体间的差异 主观努力状态 5 班魏继军: “ 读书的时间是自己给的 ” 积极思维状态 参与沙龙交流状况
E N D
《学校文化建设》学情小结 北京顺义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刘艳茹 2010年1月15日
主要内容 • 关于学习过程 • 关于学习结果 • 关于问题的梳理
关于学习过程 1.关于学习态度 (1)群体间的差异 • 群体氛围,需要好的带头人(班主任、指导老师、骨干成员) 2010年1月13日晚的数据,仅仅是量上的差异
1.关于学习态度 (2)个体间的差异 • 主观努力状态 • 5班魏继军:“读书的时间是自己给的” • 积极思维状态 • 参与沙龙交流状况 • 1班崔佃金提出了“学生对生命的冷漠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的话题,源自发生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引发大家思考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 • 体现出一定的职业敏感度,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就是日常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关键事件。
刺耳的笑声 • 今天是12月一号,大雾,一路小心翼翼,好不容易来到学校。去班里晨检。顺便给班里上了个班务,告诫学生特殊的天气路上要小心。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学会稍微提前一点从家里出发。 • 讲到交通安全,我讲了前几天在柳泉路上一起交通事故:在甘家路口,一辆轿车撞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中年人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已经死亡。我告诉学生,当我看到现场时,心都揪成一团。没想到的是,竟然引发了几乎全班的大笑。尤其有一个女生,简直是肆无忌惮的笑。 • 这是怎样的笑声。我们天真烂漫的孩子怎么了?面对一个生命的消逝,竟然全体变的麻木。到底对生命还有没有敬畏之心? • 还好,在我指出笑声刺耳时,全班沉默了。
积极思维状态 • 4班节光强:怎样的校长领导方式有利于学校管理 • 4班徐传国: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 1班高变英:校长该不该兼课 • 11班赵敬育:校长如何与教师有效沟通 ——校长个人修养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好校长的标准、校长引领学校文化的路径 ——与师生交往、参与活动、关键性事件处理……
关于学习过程 2.关于学习方式 • 读书、听讲座、交流、反思…… • 及时总结梳理更值得提倡。 • “学而不思则罔” • 2班李德乾:各位校长:四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每个模块的学习收获呢? • 第一模块:安全是生命的保护伞,安全视角育的制动器。 • 第二模块:教师是教育的源动力,校长是教育的发动机。 • 第三模块:易经让我们知道如何掌握、运用变,道德经让我们知道辨证、用辩证,孔子让我们知道教育真谛、用真谛。
关于学习过程 3.关于学习内容 • 人生要读两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 • 人生、自然、社会之书,智慧源泉,用心感悟 • 5班的李世杰:登山的感悟 • “登山的收获不言而喻,发现了十几个山泉,心情也异常开阔,大概这就是陶冶吧,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也许是最好的‘路’吧!” • 专家型教师的智慧:悟性,迁移
二、关于学习结果 1.多数学员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思考 (1)开始关注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 11班陈立国:文化力、原动力、竞争力 • 建校之初就考虑精神引领、就在不断追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思考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2)尝试寻找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 教育目的:培养真人,既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教师文化:让爱成为习惯 • 诗意文化、齐风文化、生命教育、宝山精神 ……
1.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思考 (3)善于发现问题,努力寻求改进 • 1班的安春华:目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 9班的高庆国:本校文化建设的反思-两个问题 • 直面问题的勇气、批判性思维 •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 发现问题-问题的诊断-现实的改造-问题的解决-实践提升等环节循环往复
目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被教育界普遍关注,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学校文化建设在基层还普遍存在着缺位现象,集中表现为学校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经验管理大行其道;发展思路脱离实际,‘说’、‘做’两张皮;办学理念保守,学校特色不明;文化内容单调,校园生活缺乏个性等。” • 1班:安春华
本校实践经验的反思 • “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文化标语化,在校园里悬挂宣传牌、张贴标语口号就是校园文化,很多隐性文化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时间积淀。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 9班的高庆国
1.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思考 (4)能够发现优势,不断深化 • 7班李健 • 区域优势:吸取齐鲁文化的精华以及本校的已有基础,提出“关注心灵、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 • 本校优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了一种心理教育模式(龙头带动)、一个全员教育网络(实施主体)、四个途径(载体)和四个教育重点(教育内容)的行动框架,有想法、有思路,有有效行动提供了必要前提。
李校长学校的思考与行动 • 继承齐鲁文化中“仁者爱人”思想,育人追求“有教无类”,贯穿“仁、义、礼、智、信”教育,吸取“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礼为范、以和为贵”和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传统齐鲁文化精髓,全方位进行关注心灵、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 “一一四四”心理教育模式:一个理念是关注心灵关注生命;一个网络是心理教育小组、班主任、辅导教师、家长、社区和学生全员参与;四个重点是初一至初四的适应教育、青春期辅导、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四个结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教育结合,心育课堂渗透与心育活动结合,个别学生与学校整体心理辅导结合,学校与家庭、社区心理教育结合。
(4)能够发现优势,不断深化 • 文化建设的第二条路径: • 从优势出发,做大作强 • 深度挖掘——横向拓展——特色呈现等环节的循环往复
二、关于学习结果 2.力求理清学校文化的层次结构,明确工作思路 • 某校:理念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特色文化、课程文化等 • 淄博四中:“道德型管理文化”、“研究型教师文化”、“自主型学生文化”。
2.理清文化建设的层次结构及工作思路 • 7班李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了一种心理教育模式(龙头带动)、一个全员教育网络(实施主体)、四个途径(载体)和四个教育重点(教育内容)的行动框架,有想法、有思路,有有效行动提供了必要前提。(工作思路) • 有的干部:关于“尊重教师” 的梳理,逐渐明确“尊重教师什么?” ,即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等。
二、关于学习结果 3.时刻注意寻找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 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精神层面的,它需要一定的载体来体现,如制度、物质、言行、活动组织,在学校里更重要的是课程。 • 2班李涛:校本课程 • 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了《故园物语》2册、《寸草春晖》、《师生文明礼仪》、《经典诵读》、《我爱美丽的校园》、《大爱无疆》、《竹笛教程》、《木刻版画教程》、《剪纸教程》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体现了本地特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时刻注意寻找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 6班李超:《让社团活动演练学生人生》 • 思考: • 校园生活的丰富性 • 育人的全面性 • 学校文化特色的彰显 • 活动上升到校本课程的高度,目的性、系统性更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发展。
3.时刻注意寻找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 主题活动:8班李咏梅 • “传承齐风流韵、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行动: • 建设三级图书阵地,上好大阅读课; • 开展学科专题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搭建经典诵读展示平台,打造齐文化阅读特色; • 认真实施周月季读书计划,大力落实星级阅读评价。 ——主题突出、系统性强,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
三、关于问题的梳理与简要分析 1.继承与发展、借鉴与自建的问题? 2.硬制度与软管理的问题? 3.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问题? 4.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问题? 5.校长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问题? 6.专项文化建设问题?不同群体的文化氛围? 7.文化建设效果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