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一真法界法师讲授

解说 48 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一真法界法师讲授. 立根本因. 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 认清二 谛之理. 建其理. 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破周遍之实一. 建立离实一. 建立宗法. 破不遍之实一. 建立离实多. 建其理. 建立周遍. 破他宗(外道)假立之常物. 破别能遍之实一. 破常法之实一. 破自宗(内道)假立之常法. 破周遍之实一. 如是遮破常法之结尾. 破补特伽罗之实一. 破虚空等总能遍之实一. 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 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 1 颂词解释. 2 我是谁.

jol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一真法界法师讲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解说48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一真法界法师讲授

  2. 立根本因 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 认清二 谛之理 建其理 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破周遍之实一 建立离实一 建立宗法 破不遍之实一 建立离实多 建其理 建立周遍

  3. 破他宗(外道)假立之常物 破别能遍之实一 破常法之实一 破自宗(内道)假立之常法 破周遍之实一 如是遮破常法之结尾 破补特伽罗之实一 破虚空等总能遍之实一 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

  4. 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 1颂词解释 2我是谁 5谁是我 3无我 4人我 除非刹那性 无法说人有 是故明确知 离一多自性 1.世间人 2.外道 3.内道 离一多因 1)一体 他体 2)刹那、 非刹那 3)能遍、 所遍 1.<入中论> 2.<中论> 3.差别事、 差别法 4.闻思与修 1.名言: 设施处五 蕴聚合假 立为我。 2.胜义: 无我。 (详见本课)

  5. 为何说“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 1颂词解释 2我是谁 3无我 4人我 5谁是我 胜义量无我 名言量无我 1 2

  6. 为何说“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 1颂词解释 2我是谁 3无我 4人我 5谁是我 以串习力依靠五蕴产生俱生我执,并非以智慧将五蕴一一剖析而认定为我。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 结论 1 2 3 4

  7. 以串习力依靠五蕴产生俱生我执,并非以智慧将五蕴一一剖析而认定为我。以串习力依靠五蕴产生俱生我执,并非以智慧将五蕴一一剖析而认定为我。 1 “我”可爱吧 俱生我执 不加分析 以串习力迷迷糊糊地执著 为“我”

  8. 1)瓶口、瓶底、瓶腹等的聚合是瓶子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2)瓶口是不是瓶子?如果瓶口不是瓶子,瓶底也不是瓶子,名言中建立瓶子的名言则失坏了。 比喻 3)组成瓶子的每一部分立名为瓶子 意义 遣疑

  9.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1)瓶口、瓶底、瓶腹等的聚合是瓶子 比喻 意义 瓶口 瓶腹、瓶底、瓶口等很多部分组成在一起,叫瓶子 遣疑 瓶腹 瓶底

  10. 2)瓶口是不是瓶子? 瓶底是不是瓶子? 瓶腹是不是瓶子?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比喻 意义 若瓶口、瓶底都不是瓶子 名言中建立瓶子的名言则失坏了 遣疑

  11. 3)组成瓶子的每一部分假立为瓶子。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比喻 意义 瓶口是瓶子 瓶底是瓶子 瓶腹是瓶子 遣疑

  12.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1)瓶口、瓶底、瓶腹等的聚合是瓶子 2)瓶口是不是瓶子?如果瓶口不是瓶子,瓶底也不是瓶子,名言中建立瓶子的名言则失坏了。 比喻 意义 3)瓶子组成的每一部分就是瓶子 遣疑 结论:瓶子设施处是瓶子的组成部分。

  13. 比喻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1)五蕴的聚合假立为我 2 2)如果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不是我,那么我在名言当中便不存在。 意义 3)组成五蕴的每一部分立名为我 遣疑

  14.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1)五蕴的聚合立名为我 比喻 意义 头 遣疑 腰 头、腰、脚等很多部分组成在一起,叫我 脚

  15. 2)色是不是我? 受是不是我? 想是不是我?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比喻 若五蕴都不是我 意义 我在名言中不存在 遣疑

  16. 3)组成五蕴的每一部分立名为我。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比喻 意义 手也是我 脚也是我 心脏也是我 遣疑

  17. 比喻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1)五蕴的聚合假立为我 2)如果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不是我,那么我在名言当中便不存在。 意义 遣疑 3)组成五蕴的每一部分立名为我 结论:在不观察的情况下,随顺世间,人我的设施处就是五蕴。因此,“我”的名言是依缘假立。

  18. 比喻 以瓶子为例,说明人我的设施处是五蕴 2 1)蕴聚不是我 2)蕴也不是我 意义 两种错误执着 遣疑 3)以车为例,见支分时,有分车 只是假立

  19. 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抉择无我,但名言中依缘假立为我而说作者、受者)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抉择无我,但名言中依缘假立为我而说作者、受者) 3 到底有没有我?

  20. 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抉择无我,但名言中依缘假立为我而说作者、受者)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抉择无我,但名言中依缘假立为我而说作者、受者) 3 业果的所依的“我”到底是什么? 名言 名言中如何成立业因果毫厘不爽? 名言中以细无常说明“我”不 存在 胜义 何谓作者、受者?

  21. 1)业果的所依是“我” 中观宗: 五蕴的相续 (非实有) 有部宗: 不失坏法 业果的所依 的“我” 唯识宗: 阿赖耶 经部宗: 相续(实有)

  22. 2)名言中成立业因果毫厘不爽 现量 名言中 成立 业因果 瑜伽现量 比量

  23. 2)名言中成立业因果毫厘不爽 因胜义中作者、受者、作业无自性。依缘起力于名言中有无欺显现

  24. 2)名言中成立业因果毫厘不爽 现量分二: 凡夫的观现世量(现量、比量) 秋天丰收 春天播种 瑜伽现量(了知因果) 前生后世

  25. 3)名言中以细无常说明我也不存在 前刹那已灭尽 不能作为“我” 正在笑的刹那 可以称为“我” 未来的我未产生 不能作为“我” 未来的我未产生不能作为“我” 前刹那已灭尽 不能作为“我” 此刹那可 称为“我” ‘我只是刹那相续的安立,实有的“我”根本找不到

  26. 4)何谓作者、受者? 答:作者、受者皆是五蕴的聚合假立为一。 Q:如果说五蕴是作者、受者的聚合,那么为何流转后世时五蕴已经改变还能感前世的果报? 答:1)业非实有自性灭。2)以《转有经》 说明以同一相续感果。3)以十二缘起分析。

  27. 名言 缘起性空(分析业果所依抉择无我,但名言中依缘假立为我而说作者、受者) 3 1)作者、作业是空性 胜义 (无我 无业果) 2)常、无常两方面观察 3)因果之间接触、不接触 4)因是否生果? (共同五大因、不共四大因抉择) 5)五蕴与我一体或他体进行观察

  28. 1) 作者、作业是空性

  29. 2) 常、无常两方面观察 造业及成熟果报非理 若常 作者与受者分开 若无常

  30. 3) 因果之间接触、不接触 不接触 因果为一体 因无法感果 接触

  31. 4) 因是否生果? 共同五大因:一、金刚屑因 二、破有无生因三、破四句生因四、离一多因五、缘起因 不共四大因: 汇集相违应成因 根据相同应成因 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 他称三相应成因

  32. 5) 五蕴与我一体或他体进行观察 他体 因果为一体 因无法感果 一体

  33. 前译与后译对中观自续派与应成派如何安立业果有何不同?前译与后译对中观自续派与应成派如何安立业果有何不同? 前译派 后译派的个别论师 无论应成派还是自续派,以胜义量观察时都得不到任何产生;通过世俗量观察时,不仅自续派的因果可以安立,中观应成派在后得时也可以安立如幻如梦的因果。 从中观应成派的推理中得不出一种产生,但以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可以得出一种产生。

  34. 结论 4 1、破常有的补特伽罗不存在 2、“我”不是依靠名言量、胜义量得出的结论。分别念也不是“我”。因为分别念刹那生灭。故,我只是依靠五蕴的聚会假立而已。 3、业果的所依是我——五蕴的相续,不要理解为熏染习气的根本。

  35.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48课辅导传讲完毕 请继续关注下一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