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185 Views
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國家經濟活動中的三大部門. A. 家計部門 (Household) B. 企業部門 (Business) C. 政府部門 (Government). 三大部門之間的關係. 因經濟制度的不同而不同 統治經濟 : ex: 前蘇聯 政府統制全局 : 家計部門提供勞力給政府,企業由政府直接經營 資本主義經濟 : 基礎 : 私有財產 ; 自由企業 ; 完全競爭 政府 : 制定遊戲規則,對市場不加干預 家計部門提供生產資源給企業,企業生產產品給家計部門. 三大部門之間的關係(續). 因經濟制度的不同而不同(續) 混合經濟制度
E N D
國家經濟活動中的三大部門 • A.家計部門(Household) • B.企業部門(Business) • C.政府部門(Government)
三大部門之間的關係 • 因經濟制度的不同而不同 • 統治經濟: ex:前蘇聯 • 政府統制全局:家計部門提供勞力給政府,企業由政府直接經營 • 資本主義經濟: • 基礎:私有財產;自由企業; 完全競爭 • 政府:制定遊戲規則,對市場不加干預 • 家計部門提供生產資源給企業,企業生產產品給家計部門
三大部門之間的關係(續) • 因經濟制度的不同而不同(續) • 混合經濟制度 • 政府擁有不少資產,亦提供社會服務,同時對私部門也有管制 • 政府支出一般佔GNP25%~50% •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某一單位時間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以國籍區分) •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某一單位時間內境內人民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以國境區分) • 政府向家計、企業收取捐款、規費,同時提供公共財與補貼給此二部門
政府主要的經濟職責 • 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國富論 • 政府的職能,限於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必要的公共設施,經濟上應採自由放任
政府主要的經濟職責(續) • 但市場機制會失靈,所以政府的機能應包括: • 制定工商遊戲規則 • 維護公平,自由競爭,規範獨占行為 • 促進財富與所得的公平分配 • 糾正市場失靈: • 外部性的存再:經濟行為的結果有自己不能享受的利益或自己不用負擔的成本可分成 • 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ies):如:教育 • 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ies): 如:工業廢水造成河水污染 • 提供公共財及公共設施-私有財V.S公共財 • 維護經濟穩定
政府的收入及支出 •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佔GNP的比重,可反映其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 • 以開發中國家為例,政府支出佔GNP的比重約為10%,因1930年代經濟蕭條開始上升,又因1960年代時強調社會福利,支出又大幅增加,政府支出到達40~50% • 而台灣政府支出約佔GNP之30%
政府支出的結構 • 可分成: • 經常性支出(current expenditure):指非耐久財貨之購買,如:員工薪資、公債利息 • 資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固定資本財貨之購買或權利之取得,公債之償還 •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當所得上升,則政府支出佔GDP的比重也會相對上升. • 政府支出照功能性來區分:p.32
政府收入的來源 • 開發中國家課稅收入佔GDP比重達39% • 主要稅源: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消費稅
政府的財政功能 • 資源分配 • 所得分配:Schmoller & Wagner認為所得分配是政府基本任務,此概念至1930年代始受重視. • 穩定經濟:凱因斯認為- • 當社會總需求↑,快於總供給的↑時,會出現經濟過熱現象,稱”通貨膨脹”,此時政府會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增稅,減少政府購買,降低移轉性支出),使社會總需求下降. • 當社會總需求不足,導致經濟衰退,政府則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減稅,增加政府購買,增加移轉性支出),社會總需求上升
政府的財政功能(續) • 凱因斯理論受到挑戰 • 1970年代石油危機造成的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經濟停滯下的通貨膨脹],屬供給面主導的經濟波動,政府採用的財政政策效果便令人質疑 • 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貨膨脹,宣告了自1930年代以來羅斯福新政援用凱因斯經濟政策的破產,原因:閒置的資金過多,資本家不願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