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考會代替考完 如何運用多元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臺東縣「英語教師評量技巧養成工作坊」. 考會代替考完 如何運用多元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台東大學 蔡佩玲. 評量的定義:. 1. 評鑑、評量 、 測驗與 測量. 2. 4. Evaluation— 評鑑. Assessment— 評量. 3. Test— 測驗. Measurement— 測量. 評鑑量的定義. 1. Evaluation— 評鑑. Evaluation , 指 「有系統地蒐集相關資料以改善課程、評估其成效、了解學生的態度」. 評量的定義:. Assessment— 評量. 2.

Download Presentation

考會代替考完 如何運用多元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東縣「英語教師評量技巧養成工作坊」 考會代替考完 如何運用多元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台東大學 蔡佩玲

  2. 評量的定義: 1 評鑑、評量、測驗與測量 2 4 Evaluation—評鑑 Assessment—評量 3 Test—測驗 Measurement—測量

  3. 評鑑量的定義 1 Evaluation—評鑑 Evaluation,指「有系統地蒐集相關資料以改善課程、評估其成效、了解學生的態度」

  4. 評量的定義: Assessment—評量 2 Assessment,以測驗、面談(interview)、實作或工作計畫(project)、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等方式,診斷學生的語文能力。

  5. 測驗的定義 Test—測驗 Testing範圍最小、也最明確,其試題皆有「正確」或「最恰當」的答案,如段考、隨堂考等皆屬此類。 3

  6. 評量的目的 9.編選/修正教材之參考 1.評估語言性向(aptitude test) 2.檢定雙語使用者的優勢語言 (language dominance test) 8.檢定學習成就(achievement test) 計畫 7.了解學習進展(progress test) 3.語言能力檢定(proficiency test) 4.入學篩選 (admission/screening test) 6.診斷學習困難 (diagnostic test) 5.編班 (placement test)

  7. 認知領域六個教學目標 1.記憶Remember 6.創作Create 目標 5.評鑑Evaluate 2.了解Understand 3.應用Apply 4.分析Analyze

  8. 雙向細目表 雙向細目表是測驗的架構藍圖,描述測驗所應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以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目標。 教材內容(以縱軸表示)以出題的範圍,表示出包含幾個不同的單元。 教學目標(以橫軸表示)以Bloom所提的認知領域六個教學目標為依 據: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作。

  9. 教學 教材 課程 • 教學是否有效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 教材是否適宜appropriateness of the textbook • 課程設計是否有效effectiveness of the syllabus 老師從評量中獲得的回饋(Feedback)

  10. “先生”的好壞… 醫師 精確診斷,對症下藥 法醫 證明死亡,宣判死因

  11. “評量”的好壞… 越考越會 、越考越厲害 越考越難、考到全倒為止

  12. ? 考完 考會 • 有效評量 • 錯誤分析 • 修改教材 • 調整教法 • 重複練習 • 成就建立 • 學習成效 從考完到考會

  13. 以台東專案評量為例 • Part I - 字母書寫能力 • Part II - 字母聽寫能力 • Part III - 字母拼讀能力 • Part IV - 單字識別能力 • Part V - 單字書寫能力

  14. Part I 字母書寫能力 D H L R Z b e I m t

  15. Part III - 字母拼讀能力 food, morning , bus , house , jacket ,leg , pizza , help ,water , hand

  16. 情境 派典 個別化 派典 心理學 派典 • Student-sensitive test content • Time & setting vary according to student • Subjective items, some student selection • Teacher or other scored • Self-evaluation essential • Formative use of results, may be summative • Standardized test content •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on • Objective items and formats • Often machine scored • No self-evaluation • Summative reporting and use of results • Curriculum-sensitive test content • Classroom settings • Both objective & subjective items • Teacher scored • Self-evaluation important • Formative use of results, may be summative 評量派典轉移(Assessment paradigms)

  17. 多元化評量的基本理念 • 一、評量範圍應配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 二﹑評量方式須多樣化 • 評量時間的多元、量形式的多元、評量內容的多元、 • 評量工具的多元、評量者的多元 • 三、講求效度與信度 •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 • 「一致性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 • 「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 • 「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

  18. 多元化評量的基本理念 五﹑學習者的不同年齡層的需求 小學的初學階段,應以「態度目標」為主﹔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加重「課程內容目標」 六、教師評量為主,輔以自我評量與同儕評量 七、評量時語意的表達重於語言形式的正確 語言形式(linguistic form) 溝通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 八、評量結果旨在了解學習困難與進步而非獲致學期分數

  19. 評量的類型(目的): 1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assessment 2 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assessment

  20. 評量的類型(形式): 1 測驗式語言評量(紙筆評量) test-based assessment 2 4 活動式評量 task-based assessment 課堂觀察 3 5 Test—測驗 作業評量 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

  21. 評量的類型: 1 自我評量self-assessment 2 同儕評量peer-assessment 教師評量 3

  22. 評量的類型(類別): 1 傳統評量 2 4 多元評量 另類評量 3 Test—測驗 檔案評量

  23. 多元化評量的實施方式

  24. 檔案評量 • 一、檔案評量的優點 • 學生參與評量(自評與互評) • 增進師、生、家長三方間的互動 • 賦予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主導性 • 增加學習的樂趣 • 培養學生針對學校功課獨立思考的能力 • 營造合作、分享的教室氣氛

  25. 檔案評量 • 二、檔案評量的步驟 • 老師發給每人一份檔案夾 • 師生共同決定檔案內容與格式 • 學習單書寫與作品創作 • 學生定期或不定期置入新作或抽換舊作 • 老師檢視或師生一起討論檔案內作品

  26. 活動式評量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27. 活動式評量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28. 進步情形評量參考表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29. 學生自我評量表範例──圖繪式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30. 學生自我評量表範例──選擇/填空式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31. 學生自我評量表範例──問答式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32. 個別檔案評量參考表 參考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葉錫南 (1999) 《九年一貫英語科教學與評量模式》第三章,教育部計畫編號881A153

  33. 一般性原則: 一、符合英語科課綱與基本能力指標 二、兼顧單項式語言成份與整合式語言能力 三、聽說讀寫並重 四、語言使用時的精確性(accuracy)與流利度(fluency)並重

  34. 命題一般性原則: 五、選材生活化、多樣化 六、題型具效度﹙建構效度與內容效度﹚ 七、考題類型合理分配 八、命題以實用、思考性為原則,避免艱深冷僻者 九、試題依認知層次﹙記憶、理解、分析、整合、引申推理等﹚做合理的分配

  35.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