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86 Views
珊 瑚 王 國. - 來自大海的寶石 -. 沈勇廷 老師. 四國三 A 4970P019 陳嘉駿 4970P021 王蓓玲 4970P073 方玟雯. 珊瑚對人類而言, 是一項重要的自然資源, 因為珊瑚礁是漁業資源的繁殖場和重要的遊憩資源, 同時蘊藏著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礦物資源, 還可以用珊瑚建造陸地、保護海岸。 珊瑚在全球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中所扮演的角色, 也不容我們輕忽。 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珊瑚生態, 保護海洋、豐富的海洋生物以及珍貴的自然資源。. 目 錄. 1. 何謂珊瑚 2. 珊瑚礁的形成 3. 珊瑚如何覓食
E N D
珊 瑚 王 國 -來自大海的寶石- 沈勇廷 老師 四國三A 4970P019 陳嘉駿 4970P021 王蓓玲 4970P073 方玟雯
珊瑚對人類而言, 是一項重要的自然資源, 因為珊瑚礁是漁業資源的繁殖場和重要的遊憩資源, 同時蘊藏著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礦物資源, 還可以用珊瑚建造陸地、保護海岸。 珊瑚在全球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中所扮演的角色, 也不容我們輕忽。 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珊瑚生態, 保護海洋、豐富的海洋生物以及珍貴的自然資源。
目 錄 1.何謂珊瑚 2.珊瑚礁的形成 3.珊瑚如何覓食 4.珊瑚礁分布概況 5.珊瑚礁生態 6.珊瑚種類與特色 7.參考資料
1 何謂珊瑚 珊瑚蟲是構造簡單的無脊椎動物,牠們基本形態和同門的海葵和水螅很相似。珊瑚蟲是由表皮層和胃皮層兩個細胞層所構成,兩個細胞層間有著膠質和中膠,體腔內有隔膜,身體頂端有一個開口周圍圍繞著觸手,觸手內含有刺細胞。這些刺細胞具有刺和毒液,可以用來叮刺小動物以幫助觸手來攝食。
珊瑚可以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繁殖。無性生殖主要是行出芽生殖與斷裂生殖。出芽生殖又分為外觸手芽生殖(在原珊瑚蟲外形成新個體)和內觸手芽生殖(由原珊瑚蟲縱裂分成兩個新個體)。當新生的珊瑚蟲和原珊瑚蟲連結在一起增大群體時,可視為珊瑚群體的生長。有性生殖是由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結合,並產生和原珊瑚蟲分離的新個體,方式分為配子釋放型和孵育幼生型兩種,但是大部分都是配子釋放型。珊瑚可以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繁殖。無性生殖主要是行出芽生殖與斷裂生殖。出芽生殖又分為外觸手芽生殖(在原珊瑚蟲外形成新個體)和內觸手芽生殖(由原珊瑚蟲縱裂分成兩個新個體)。當新生的珊瑚蟲和原珊瑚蟲連結在一起增大群體時,可視為珊瑚群體的生長。有性生殖是由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結合,並產生和原珊瑚蟲分離的新個體,方式分為配子釋放型和孵育幼生型兩種,但是大部分都是配子釋放型。 珊瑚每年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生殖活動,同時將精卵團排放到海中,行體外授精,珊瑚產卵的奇景,像飄散在海裡的雪花也像夜空中的繁星點點,非常美麗壯觀。 對珊瑚而言,只要環境條件合適,群體可以無限制地增長,而且珊瑚也沒有老化的現象,因此珊瑚可以算是不朽的生物。
2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蟲不斷的分裂生殖和細胞替換而持續增長,累積珊瑚骨骼。大規模珊瑚礁的形成並非在短時間內就能快速成長,造礁珊瑚是經過數百年、數千年、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所堆積而成的。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相互附著、重疊生長所建造起來的一種可以抵抗風浪的海底隆起構造。但是造礁珊瑚所增長的骨骼結構往往相當疏鬆,因此單靠造礁珊瑚本身的力量是很難建造珊瑚礁體,這時候一些細小的珊瑚沙、藻類、貝殼沙、苔蟲、泥沙等,便成為膠結珊瑚骨骼、鞏固珊瑚礁的好幫手。
裙礁是由環繞在大陸或島與海岸地帶生長的珊瑚群落所構成,在空間上與陸地緊密相連並向外生長,形成珊瑚礁平台。在海岸與小脊之間,常有淺淺的潟湖,會隨著潮汐漲退而出現或消失。裙礁是由環繞在大陸或島與海岸地帶生長的珊瑚群落所構成,在空間上與陸地緊密相連並向外生長,形成珊瑚礁平台。在海岸與小脊之間,常有淺淺的潟湖,會隨著潮汐漲退而出現或消失。 堡礁的結構與裙礁相似,以較深的潟湖與海岸線相隔,潟湖與開放的海洋之間藉由環礁之間的缺口相通。堡礁通常出現在大陸棚的邊緣。有時裙礁也會發育在堡礁與海岸之間的潟湖內,形成兩種珊瑚礁共存的現象。 環礁外形呈現圓盤狀,邊緣的珊瑚礁會冒出水面,而中央的珊瑚礁的低於水面,由上往下看,像分佈在海上的圓環,中間是潟湖。
3 珊瑚如何覓食
珊瑚蟲以單細胞的浮游生物、甲殼類生物、貝類、棘皮動物的幼蟲為主食。當牠飢餓時,便伸出細小的觸手四處晃動,以捕捉水中流經觸手附近的食物。由於珊瑚蟲觸手和口周圍長有許多刺細胞,所以當觸手補捉到食物時,刺細胞便會將有毒物質注入獵物體內,使牠麻痺或死亡,然後觸手會將補到的獵物送入口中,進入腸腔內進行消化。珊瑚蟲以單細胞的浮游生物、甲殼類生物、貝類、棘皮動物的幼蟲為主食。當牠飢餓時,便伸出細小的觸手四處晃動,以捕捉水中流經觸手附近的食物。由於珊瑚蟲觸手和口周圍長有許多刺細胞,所以當觸手補捉到食物時,刺細胞便會將有毒物質注入獵物體內,使牠麻痺或死亡,然後觸手會將補到的獵物送入口中,進入腸腔內進行消化。 在珊瑚的動物性組織裡還存在許多共生的藻類,因此,共生藻從珊瑚蟲那裡獲得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以及氮、磷等元素,而珊瑚蟲則靠共生藻代謝所排出的氧氣來加速生長發育。但是,因為珊瑚蟲的身體無法移動,所以牠必須依靠水流將浮游生物帶到身邊,才能觸手捕食。因此,水流強勁的海域通常是珊瑚的良好生長環境。
4 台灣珊瑚礁分布概況 台灣地區目前現生珊瑚礁成長較可觀的地方,大致分布在: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群島、龜山島、東沙與南沙這些離島,以及本島的恆春半島、北海岸、東北角、東部海岸等地。
Q 「為什麼只有這些地方有珊瑚礁,而其他海域例如西海岸卻沒有呢?」 A 因為河口附近很容易因為河水沖刷,帶來過多的沉積物,使得附近海 水混濁,泥沙含量太高,而不適合珊瑚生存;因此唯有在離島或沒有河川出口的海域,才適合珊瑚礁的形成。
5 珊瑚礁生態 珊瑚跟海藻 彼此是海裡的競爭者,都需要充足的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也都需要能過著生的空間,所以光線和空間就變成了它們在海裡爭奪的兩項資源。 ◄松藻和珊瑚正進行近距 離的「肉搏戰」呢!(南灣) ►馬糞海膽每天要吃掉許 多海藻,所以是維持珊 瑚礁生態平衡的大功臣 之一。
珊瑚與魚類 魚類在珊瑚礁的生態中市最重要的生物,而且它們的種類和數目也是最多。吸引魚群到珊瑚礁的主要原因是:珊瑚礁提供了豐盛的食物和棲息的場所,而且魚群還可以隱匿在礁岩中以躲避敵人攻擊。例如:石狗公,有些則是緊貼在沙地裡。常在蝕溝中活動的是狗母和多斑虎。 ◄看到我了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石狗公 是少數不怕人的魚類之 一,但牠全身佈滿 毒棘,千萬不要隨意觸碰牠。(南灣) ◄狗母 ►多斑虎
珊瑚與無脊椎動物 珊瑚礁生態中除了海藻、魚類外,還有許多無脊椎動物,如:多毛蟲、軟體動物、螃蟹、蝦子、海綿、海葵等等,因為牠們的存在,整個珊瑚礁區變得更豐富、熱鬧了! ◄多毛類的蟲體會挖洞居住在珊瑚礁體內, 只有 在需要覓食時才會伸出冠羽。牠們總是小心翼 翼地伸出冠羽,一有風吹草動 ,馬上止又縮回 礁體內。 ◄裸鰓類是沒有外殼的螺,牠那顏色對比強烈 的外觀,彷彿在向周圍生物宣告--我可不 是好吃的點心喔!
►棲居在珊瑚上的是一隻海百合,從外型上,你應該可以猜得出牠是靠什麼方式過活的吧~ ◄大旋鰓蟲屬於環節動物中的一種。 ◄我常常清理其他生物丟的垃 圾,說我是海裡的清道夫也不 為過!
6 珊瑚種類與特色
珊瑚的類別: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 1.石珊瑚是堅硬如石的珊瑚 2.軟珊瑚是形態柔軟的珊瑚 3.柳珊瑚是形態似樹的珊瑚 在分類學上,石珊瑚屬於六放石珊瑚(六放珊瑚的觸手數目是六的倍數),軟珊瑚和柳珊瑚都屬於八放珊瑚(具有八隻羽毛狀的觸手)。
石珊瑚 石珊瑚具有堅硬的碳酸鈣骨骼,最主要的珊瑚礁建造者,也是珊瑚礁生態系的主角。在動物分類學上,石珊瑚屬於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菟葵亞綱的石珊瑚目,全世界已知的石珊瑚大約有七百種。以下介紹3種石珊瑚: 叉枝軸孔珊瑚 軸孔珊瑚科(Family Acroporidae)是石珊瑚家族中的最大宗,現生的種類最多,也是最主要的造礁珊瑚。是珊瑚礁上長得最快的珊瑚,在珊瑚礁上占盡了各種優勢。
微孔珊瑚 柔角菊珊瑚 微孔珊瑚科(Poritidae)包含微孔珊瑚(Porites)、管孔珊瑚(Goniopora)、和汽孔珊瑚(Alveopora)等三個屬。微孔珊瑚通常長成球形或圓柱形,是海底最大的珊瑚群體;另外,還有一些微孔珊瑚則長成分枝形或板葉形,牠們的共同特徵是具有小型多孔的珊瑚石骨骼。 菊珊瑚科(Faviidae)的形態變異很大,而以球形、半球形、板葉形或柱形為主要的造型。群體表面的紋路由珊瑚石構成的,珊瑚石的外形則有圓柱形、圓盤形、多角形、腦紋形或不規則的形狀。
以下介紹2種軟珊瑚 肉質軟珊瑚 軟珊瑚目(Order Alcyonacea)是一個大家族,包含的種類多到目前沒有人知道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種軟珊瑚,軟珊瑚的體內含有毒素,吃了可能就會命喪黃泉。儘管如此,軟珊瑚仍是美麗的動物,牠們有柔軟而楚楚動人的外形、光鮮亮麗的顏色。 棘穗軟珊瑚 穗珊瑚科的種類通常長成直立的樹形或球形,珊瑚蟲聚集成簇,如稻穗般分布在群體的頂端,而由白色的柱部支撐著。具有驚人的伸縮能力,當柱部頂端的珊瑚蟲充分伸張時,宛如盛開的花朵,美不勝收;當收縮起來時,高度縮小不及原來的五分之一,像一顆花椰菜般,靜靜地瑟縮在幽暗的角落。
柳珊瑚 柳珊瑚是另一類八放珊瑚,牠們的形態最像樹木,常被稱為海樹或海柳,牠們的數量不多,然而牠們的模樣奇特,形態優雅,非常引人注目。
板枝千孔珊瑚 水螅珊瑚最著名的就是千孔珊瑚(Millepora)。千孔珊瑚又被稱為火珊瑚或刺珊瑚,由於牠們含有毒性強烈的刺絲胞,當人不小心被刺螫到時,會有火燒般的疼痛感覺,還會引起皮膚紅腫和起水皰等症狀。千孔珊瑚長得其貌不揚,珊瑚體由一些直立的板葉或分枝構成,這些板葉和分枝的表面都很平滑,肉眼幾乎看不出壬何水螅蟲的痕跡,牠們的水螅蟲很小,而且是近似透明的,像一層纖細的毛髮,任誰也想不到牠們還會造成人體的傷害。千孔珊瑚是很重要的造礁珊瑚。
參考文獻 1.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http://www.nmmba.gov.tw http://science.nmmba.gov.tw/web/education/coral_tw/about.htm 2.《台灣的珊瑚》 戴昌鳳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3.《台灣的珊瑚礁》 何立德 王鑫編著/戴昌鳳 珊瑚生態圖片解說 4.奇摩網站圖片搜尋 5.PChome Online網站圖片搜尋 6.貓貓桌布酷 http://big5.wallcoo.com/other/blue/index.html 7.http://bio.ktnp.gov.tw/BIOS100_32.asp?RQNO1=A7022&RQNO=0001&SORTB_ID=A7&SORTB_NAME=?????SORTA_ID=A&SORTA_ID= 8.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900325 9.http://study.nmmba.gov.tw/child/species/04_02.htm 10.http://www.dgps.kh.edu.tw/net/901535/new_page_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