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九江市三中 王荣莉.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让爱牵起你我的手,让成功伴着孩子走. 马克思说:“孩子能力的发展取决于父母。” 宋庆龄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一句家教名言:“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苏霍姆林斯基在 《 家长教育学 》 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之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给结婚证。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科学训练的父母,正如一个没有领到驾驶执照的司机一样,如果匆匆上路当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一个普通的工人、老三届初中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九江市三中 王荣莉

  2. 为了您孩子的明天 让爱牵起你我的手,让成功伴着孩子走

  3. 马克思说:“孩子能力的发展取决于父母。” • 宋庆龄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 鲁迅的一句家教名言:“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4. 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之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给结婚证。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科学训练的父母,正如一个没有领到驾驶执照的司机一样,如果匆匆上路当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之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给结婚证。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科学训练的父母,正如一个没有领到驾驶执照的司机一样,如果匆匆上路当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5. 一个普通的工人、老三届初中 毕业生周弘先生,用其二十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6. 吴章鸿女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中心实验的一名普通工人,高中文化程度,是个单亲妈妈,培养儿子吴纯先后获得九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她在人民大会堂做家庭教育报告,并获得武汉新闻媒体授予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称号。吴章鸿女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中心实验的一名普通工人,高中文化程度,是个单亲妈妈,培养儿子吴纯先后获得九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她在人民大会堂做家庭教育报告,并获得武汉新闻媒体授予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称号。

  7.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 成习惯。” ——叶圣陶(我国著名教育家) •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造成命运。” ——詹姆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8. 家庭教育的八大误区: • 第一大误区:情感冲击理智 • 家庭教育是充满情感的理性行为。 如果情感冲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必然发生违背规律的非教育行为,或者说是反教育行为,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9. 第一个例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是教他具体知识的老师,应该是做人的老师,人格的老师,能力的老师,健康的老师。)第一个例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是教他具体知识的老师,应该是做人的老师,人格的老师,能力的老师,健康的老师。) • 第二个例子:母亲天天唠叨,父亲犯横,孩子强忍着

  10. 第二大误区: 家庭教育中随意性太大,计划性太差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顺口就批评了,顺口就要求了,而且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计划行为。

  11.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一点建议: 1、第一个依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及优缺点,一个孩子一个样,这是你制定家庭教育计划的一个依据。 家长切记 “ 您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12. 2、第二个依据:同龄孩子的年龄特点 • 比如初二孩子处在青春初期,这时候年龄特点很明显,容易受别人的心理暗示。你看全国统计,离家出走,离校出走最多的是初中的,其中最多的是初一后半学期和初二的,为什么呢?因为初二这个年龄特点叫第二次心理断乳期。

  13. 第三大误区: 口头说教多, 多渠道渗透教育少 口头说教多,实际上言教多; 多渠道渗透教育少,就是境教、身教渗透教育少

  14. “言教”要以表扬激励为主, 批评为辅。

  15. 身教:1、积极向上(影响孩子精神面貌) 2、勤奋刻苦(勤劳的父母孩子易成 才) 3、求知善思(做一个爱动脑的家长①家长的思维方式 ②家长求知态度和求知表现 ③家庭书架 ④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

  16. 4、文明友善(良好的人际环境——心理氛围,家庭和睦,“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4、文明友善(良好的人际环境——心理氛围,家庭和睦,“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5、民主乐观 ● 家长提供孩子精神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17. 境教: 首先是精神环境,良好的文化氛 围,心理氛围。 你这家庭文化氛围要好,心理氛围要好;人际关系,物质环境,是不是大方质朴,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过于奢华不利于孩子成长。

  18. 实际上在家庭教育当中,应该是身教重于言教,境教也非常重要,言教只是其中一部分。现在我们很多家长,把这颠倒了,言教第一,批评第一,数落孩子第一,训斥孩子第一,老是这样,他以为这孩子就学好了,其实这是误区。实际上在家庭教育当中,应该是身教重于言教,境教也非常重要,言教只是其中一部分。现在我们很多家长,把这颠倒了,言教第一,批评第一,数落孩子第一,训斥孩子第一,老是这样,他以为这孩子就学好了,其实这是误区。 • 还有一个特点,老爱横着比,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19. 第四个误区: 家庭教育中成人化要求多, 忽视孩子特点 在家庭教育当中,成人化要求太多,好多要求大人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

  20. 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能集中精力就15分钟,初中孩子也就30分钟左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控制的度,他能控制自己的时间靠意志,多长时间有个度,跟高中大学不一样,再加上每个孩子本身情况还不一样,所以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特点,当然注意力可以培养。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能集中精力就15分钟,初中孩子也就30分钟左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控制的度,他能控制自己的时间靠意志,多长时间有个度,跟高中大学不一样,再加上每个孩子本身情况还不一样,所以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特点,当然注意力可以培养。

  21. 第五大误区: 家庭教育中长辈教育不一致的现象明显 • 不一致的表现有父母教育不一致,有父母与祖辈教育不一致。 • 为什么不一致?原因是个人经历、素养不同,教育思想观念不一致,教育方式、方法不一致,就引起矛盾了。

  22. 那么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 我有一个对策,建议长辈要共同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一起来学,应该有定期不定期的家庭会议,讨论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可以邀请孩子参加,发表意见。 (特别注意:长辈不应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有不同意见可以求同存异,原则性问题达成共识。)

  23. 第六大误区: 家庭教育当中劳动教育太薄弱 • 过去我们常讲,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立身之本,劳动创造世界,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现在孩子劳动状况如何,愿意不愿意劳动,会不会劳动。

  24. 一项调查统计,美国小学生平均日劳动72分钟,中国小学生平均日劳动12分钟,不是说劳动我们不需要了,是我们整个环境和我们习惯造成了这种结果,尤其是当今的升学压力。一项调查统计,美国小学生平均日劳动72分钟,中国小学生平均日劳动12分钟,不是说劳动我们不需要了,是我们整个环境和我们习惯造成了这种结果,尤其是当今的升学压力。

  25. 德国有个省把让孩子劳动写入法律,六岁以前可以不劳动,从六岁开始,先学擦皮鞋,擦自己的,擦家长的,到十几岁,初二年龄,他得会挖树坑,挖篱笆坑,挖篱笆墙,这些都有具体内容,如果到这阶段,你没有让他劳动,那么孩子可以写状子状告父母违法。德国有个省把让孩子劳动写入法律,六岁以前可以不劳动,从六岁开始,先学擦皮鞋,擦自己的,擦家长的,到十几岁,初二年龄,他得会挖树坑,挖篱笆坑,挖篱笆墙,这些都有具体内容,如果到这阶段,你没有让他劳动,那么孩子可以写状子状告父母违法。

  26. 第七大误区: 家庭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 我看了很多的数据都说,中小学生当中,有15%到2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心理不健康不一定造成心理疾病,但是他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我们有时候家长往往把心理问题、是非问题、道德问题混为一谈,其实不是一回事。

  27.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 是个寂寞的人; •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 是个危险的人; • 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 是个迷惘的人; • 心理健康教育教你做一个快乐的人, 健康的人,自知的人。

  28. 怎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即“亲子交流”。

  29. 怎样进行亲子交流? • (1)营造谈话气氛 • (2)抓住机会 • (3)充分孩子尊重和信任 • (4)讲究沟通的方法(耐心倾听)

  30. 1、懂得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天下 所有的人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 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 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的自应力; • 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 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摘自《净空说法》)

  31. 2、学会吃苦,永不言弃: 名人激励 美国前总统林肯有句名言:“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 永不退缩的林肯总统

  32.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之一: 亚伯拉罕·林肯 •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折,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33.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 1818年,母亲去世。 • 1831年,经商失败。 •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 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6年,才把债还清。 •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34.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 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 功。 •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 •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 ——被拒绝了!

  35.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 •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 •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 名著阅读:《平凡的世界》(路遥) 《老人与海》(海明威)

  36. 3、明确目标:人生三盏灯 第一盏灯:志存高远! 人的一生中,目标求上,你可能居中;目标求中,你有可能居下;目标求下,你必定不入流。所以,在人生起步的时候,立志必须高远。要学雄鹰展翅高飞,不效燕雀安于栖。

  37. 第二盏灯:把握当下! 昨日如流水,一去不回头,对过去空流泪、徒悲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消沉了意志、浪费为精力。而不可及的明日,太空洞缥缈、不可捉摸。正确的方法就是关注现在,把握当下。

  38. 第三盏灯:永不气馁!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苦难悲伤,就宛如层层乌云、扑天盖地压来。如果就表面看来,它们十分强大,势不可挡,但这一节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人的颓靡不振。这正是许多人失败的真正原因。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面对何种机遇,只要你永不气馁,就一定会在成功的那一天。

  39. 4、阳光心态: • “只有自己心里有阳光,才能把阳光播撒到别人心里去。”

  40.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 你不可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可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可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换一副 “眼镜”看世界,我们就可以少些 忧愁与烦恼,多些开心与快乐!

  41. 优秀学生的研究特征1——学习型家庭 • (1)物理环境——整洁、干净、安静(通风) • (2)文化氛围——尊重知识、热爱学习 • (3)精神环境——家长理想、人生目标、敬业态度 • 优秀学生的研究特征2——欣赏老师(热爱) • (1)欣赏老师优点 • (2)学习老师智慧 • (3)包容老师不足 • (4)遗忘(忽略)老师缺陷 • 让孩子学会与老师相处、交往

  42. 优秀学生的研究特征3——家校合作 • (1)孩子是谁的? • (2)谁是孩子的监护人? • (3)谁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 (4)谁是孩子良好一生的受益者? • 家长应该掌握与学校沟通的艺术,这是学习型家长的重要特征! • 家长对学校、班主任、老师要有感恩之心!

  43. 优秀学生的研究特征4——同学融洽 (1)善待他人:有爱心的孩子总能得到别人在生活、学习上的帮助。 (2)赏识同学:孩子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并表扬别人。 (3)同学资源:他们的优点是你前进的坐标,现在与未来你都能收益无数。 • 与同学友善往来是每个孩子快乐的要求。 • 状元70%是班干,他们与同学相处融洽。

  44. 第八大误区: 家庭教育中四重四轻的现象 • 四重四轻指的是: 重智育,轻德育; 重知识,轻能力; 重文凭,轻素质; 重成长,轻成人。

  45. 按照现在社会要求来讲,应该是人 格,加知识,加能力,加健康等于贡献, 加财富,那么人格是打头的,这是素质 的核心;人格不良什么都谈不上,所以 从小人格培养非常重要,家长又最能起 作用。 你看这四项人格、知识、能力、健 康,家长最能起作用的是人格、能力、健 康。

  46. 理想的父母 1、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 2、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 3、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特长 4、以平等身份对待孩子 5、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 6、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 7、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 8、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教育

  47. 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孩子带来 快乐的人! • 为了孩子,让我们翘起我们的 大拇指! • 为了孩子,让我们做一个理想的 父母!

  48.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