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758 Views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 ( 二 ). 師大附中 魏嘉美. 複習範圍-第二冊. 1 、 教育、公民素養與終身學習 (1) 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2) 教育與公民素養 (3) 多元教育與終身學習 2 、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1) 倫理與道德的關係 (2) 倫理、道德與生活的重要 (3) 道德規範的演進 (4) 公共倫理的重視與加強. 一、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 一 ) 教育的意義 廣義的教育:個人出生後所有的學習歷程 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 一、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社會流動. 先賦地位 VS. 成就地位. 社會階層: 根據 政治 地位、 經濟 地位、
E N D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二) 師大附中 魏嘉美
複習範圍-第二冊 1、教育、公民素養與終身學習 (1)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2)教育與公民素養 (3)多元教育與終身學習 2、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1)倫理與道德的關係 (2)倫理、道德與生活的重要 (3)道德規範的演進 (4)公共倫理的重視與加強
一、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一)教育的意義 • 廣義的教育:個人出生後所有的學習歷程 • 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
社會流動 先賦地位 VS.成就地位 • 社會階層: 根據政治地位、經濟地位、 社會地位劃分階層。(與職業最相關) • 社會流動的方式: (1)水平流動 • 職業、工作地點或角色的改變, 為同一階層內的地位流動 (2)垂直流動: • 向上流動、向下流動 (3)代間流動(父子間) (4)代內流動 (5)結構重組流動 • 社會變遷中,由於職業結構轉變 所造成的個人社會階層流動。 Ex:隨科技產業的發達,出現「科技新貴」
二、教育與公民素養 • 公民素養的內涵: 公民知識、公民德行、公民參與 • 媒體識讀教育: • 閱聽人自主判斷媒體訊息的能力,包括了解媒體訊息如何形成,及思考媒體與社會間的關係。 ◎公共電視「哈哈世界」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www.civilmedia.tw/)
補充:民主政治中的媒體功能(選修下第一課)補充:民主政治中的媒體功能(選修下第一課) • 1.守門人功能 • 報導與評論事實 • 2.議題設定功能 • 就人民所關切的重要議題進行積極傳播,以引領各界的關注與討論,議題設定會表現出媒體的價值偏好或政治傾向 • 3.監督政府功能 • 就政府各項施政,進行討論批評,揭露政府施政缺失,形成壓力 • 4.提升社會正向功能 • 5.教育與娛樂功能 • 6.提供公共論述空間功能 • 提供民眾發表公眾議論的空間,呈現多元民意,協助民意形成輿論,以影響政府決策或凝聚社會共識
一則新聞報導指出:「近幾年臺灣出現的霍亂案例,多與外籍新娘返回東南亞探親有關」。下列哪一項解讀最能說明這項報導?(95學測)一則新聞報導指出:「近幾年臺灣出現的霍亂案例,多與外籍新娘返回東南亞探親有關」。下列哪一項解讀最能說明這項報導?(95學測) (A)異國間的通婚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染 (B)霍亂發生於東南亞等低度發展的社會 (C)返鄉探親的女性外籍配偶最易成為疾病傳染源 (D)新聞媒體的報導有時會將女性外籍配偶污名化 試題演練
試題演練 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媒體識讀是不可或缺的公民素養, 其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95學測) • 媒體報導設定了公眾討論的議題 (B) 媒體是政府政策宣導的重要管道 (C) 媒體提供了公民正式學習的途徑 (D) 媒體能保障人民自由發言的權利
三、多元教育與終身學習 • 多元學習的管道 • 家庭教育:最具潛移默化的功能 • 學校教育:最有系統的教育機構 • 社會教育:非正式、最自由的學習方式 • 在正式的學校教育以外,以全體國民為施教對象的 非正式教育活動 • 回流教育:以實現終身學習為目的 • 成年人就業之後,每隔一段時間仍能回到正式教育 機構接受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
試題練習 • 下列有關教育型態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97北模指考③) (A)國中小補校提供失學者復學、新移民適應 社會的機會,是學校教育的一環 (B)社區大學提供18歲以上、具有高中學歷或 同等學歷者來就讀,是一種社會教育 (C)回流教育是成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回流 到教育機構再學習的觀念,屬於社會教育 (D)空中大學以傳播媒體教學為主、正修生在 修畢學分時可取得文憑,是一種社會教育
複習範圍-第一冊 1、教育、公民素養與終身學習 (1)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2)教育與公民素養 (3)多元教育與終身學習 2、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1)倫理與道德的關係 (2)倫理、道德與生活的重要 (3)道德規範的演進 (4)公共倫理的重視與加強
(2)社會生活中倫理與道德的重要性 提供價值判斷標準,實現人生意義。 規範個人行為,維持社會秩序。 促使個人擔負責任,提升社會生活。
(3)道德規範的演進 • 根據Hobbes(1588-1679)的道德進化論,Dewey和Taffs • 合著的倫理學,道德規範的演進可分成以下三階段: 血緣社會 (宗法社會) 權威社會 公民社會 知而後行 自律 良心道德 行而後知 他律 習俗道德 不知而行 無律 本能道德 康德: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 有人性、有道德良心
(4)現代社會的道德觀 1.現代社會道德觀的特色: 個人自主空間變大,重視個人的價值。 2.現代社會的道德危機:功利主義、忽略精神生活、法治觀念淡薄、新社會規範未能及時建立,美德逐漸喪失。 3.解決之道: (1)繼承傳統、吸收西方優良道德,與生活結合,賦予道德時代新意義。 (2)擴大倫理的道德層面,注重公德與公共倫理。 (3)李國鼎補足第六倫—群己關係,另有學者提倡第七倫—環境倫理。
(5)公共倫理的重視與加強 • 校園倫理:師生互動、友善校園 • 工作倫理:職場道德、專業、行規 • 經濟倫理:商業道德、誠信、生態保育 • 科技倫理:發展與使用科技的道德規範、 科技運用的界限 • 資訊倫理:隱私、正確性、所有權、使用權 • 生命倫理:生與死的議題
試題練習 • 22.下列敘述中哪項作為符合公共倫理的規範? (A)某高三學生感冒發燒,怕考前引起班上同學恐慌, 不聲張亦不戴口罩上課 (B)某養殖場雞隻發生禽流感,為避免擴大感染,農民 私下將患病雞撲殺掩埋 (C)有疫情警報時,國民為了降低流行疾病社區感染 可能,自發接受疫苗施打 (D)醫師應媒體要求,於電視節目公開病人照片及病歷, 宣揚人工美容之神奇
試題練習 • 6. 根據NHK( 日本公共電視台)的「災難採訪守則」,記者在採訪地震或颱風災民時,必須先安慰災民說「您受苦了」或是「加油」; 拍照須獲得災民同意,甚至吃飯都要在隱密處吃,以免影響災民情緒。另外要求主播,在稿子中不能隨便使用「超大」、「嚴重」與「強烈」等過激形容詞,也不能依自己感覺, 任意播報揣測性、誇張性用語,避免造成社會恐慌。上文提供我們許多關於公民情意的反省,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反省?【100研究試題】 (A)記者採訪災民時應該盡力維護災民尊嚴,即使災民已經 一無所有,難以維生 (B)為了激發社會同情心,雖明知會引發災民傷痛,仍應基於 新聞要求進行採訪 (C)記者應該協助大眾獲得正確的防護資訊,不應輕率報導 未經證實的傷亡情形 (D)任何職業均有其職業倫理與對社會的責任,當面臨重大 災難時,更須要慎重
試題練習 • 19. 政府為何不應該付費給民營報紙,由記者利用 新聞報導的形式,替政府進行政策說明或者宣導? 以下敘述何者符合「媒體識讀」知識的要求? 【100研究試題】 (A)因為此項協議內容,涉及納稅人經費的使用,所以必須 經過立法院的事前審查同意 (B)因為很難避免媒體可能自行做誇大不實的報導,導致政 府政策的原始用意可能被扭曲的問題 (C)因為混淆了宣傳與真實,製造出資訊不對等的情形, 進而扭曲了公共議題的討論空間 (D)因為接受政府出資,媒體所擁有的言論自由空間也被 政府所直接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