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健康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健康养殖技术. 王 光 宇. 一、二个养殖实例. 1、第一个养殖实例:塑料薄膜大棚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 养殖地点: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旭旺养殖场 养殖场长:陈文龙

jo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健康养殖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健康养殖技术 王 光 宇

  2. 一、二个养殖实例 • 1、第一个养殖实例:塑料薄膜大棚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 • 养殖地点: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旭旺养殖场 • 养殖场长:陈文龙 • 养殖面积20亩,分为10只塑料薄膜大棚,平均每只池塘面积2亩。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进行南美白对虾两茬反季节养殖,第一茬放苗时间提前到3月25日,当时室外水温只有17℃左右,而大棚水温已达到24~25℃。养殖到6月8日,南美白对虾个体达到每千克100尾左右时开始起捕出售。由于市场上没有对虾,物以稀为贵,平均每千克售价37.3元,每天上市1000千克左右,到7月14日全部捕完,对虾平均个体达到每千克60尾,共起捕对虾28799千克,平均亩产对虾1440千克。总产值1074092元,总成本259750元,总净利814342元,平均亩净利40717元,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7月14日起捕对虾结束后,排干池水,清洗池子,维修机械。再进水50厘米,用漂白粉50克/米3的浓度消毒池子,浸泡3天后排出。再由海水沉淀池进水80厘米,培养基础饵料,于7月25日养殖第二茬南美白对虾。

  3. 第二茬南美白对虾养殖共放苗350万尾,平均亩放苗17.5万尾。这茬南美白对虾养殖到10月下旬,平均个体已达每千克70尾左右。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室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必须起捕,否则要被冻死。此时,20亩池塘盖上塑料薄膜,水温能超过16℃。等到12月份才开始大量起捕对虾上市,到1月5日起捕结束,共起捕对虾47吨,平均亩产对虾2350千克,总产值203万元,总成本62万元,总净利141万元,平均亩净利7.05万元,比第一茬养殖经济效益还要好。二茬合计,总产对虾75.8吨,平均亩产对虾3.79吨;总净利222.4万元,平均亩净利11.12万元。利用塑料薄膜大棚实行反季节养殖,经济效益真是好!第二茬南美白对虾养殖共放苗350万尾,平均亩放苗17.5万尾。这茬南美白对虾养殖到10月下旬,平均个体已达每千克70尾左右。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室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必须起捕,否则要被冻死。此时,20亩池塘盖上塑料薄膜,水温能超过16℃。等到12月份才开始大量起捕对虾上市,到1月5日起捕结束,共起捕对虾47吨,平均亩产对虾2350千克,总产值203万元,总成本62万元,总净利141万元,平均亩净利7.05万元,比第一茬养殖经济效益还要好。二茬合计,总产对虾75.8吨,平均亩产对虾3.79吨;总净利222.4万元,平均亩净利11.12万元。利用塑料薄膜大棚实行反季节养殖,经济效益真是好! • 2、第二个养殖实例: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精养技术 • 养殖地点: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绿源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长:黄秀癸。 • 从2002年~2005年,连续四年都获得南美白虾养殖丰收。下面把2003年的养殖数据统计如下:养殖面积140.4亩,收获成虾155610kg,平均产量1109kg/亩。

  4. 场或池号 面积(亩) 投苗量(万尾) 收成量(kg) 收成数(万尾) 成活率(%) 平均产量 (kg/亩) 全场 140.4 1340 155610 946.11 70.61 1108.88 一分场 80.4 780 85203.5 533.37 68.38 1160.27 二分场 60.0 560 70406.5 412.80 73.71 1174.03 一分场9# 5.8 60 7843.5 46.43 77.38 1341.44 二分场3# 2.5 31.6 4708 28.34 89.68 1847.20 表1 养殖产量表

  5. 场或池号 产值 支 出 利润 亩 平均利润 苗种 饵料 电费 药品 折旧 工资 其它 合计 全场 373.46 14.74 116.71 31.12 24.90 35.10 15.00 10.72 248.29 125.17 0.89 一场 204.48 8.58 66.03 17.61 13.63 20.10 8.21 6.14 140.30 64.18 0.80 二场 168.98 6.16 50.68 13.51 11.27 15.00 6.79 4.58 107.99 60.99 1.02 9# 池 18.82 0.66 5.88 1.57 1.26 1.45 0.76 0.54 12.12 6.70 1.15 3# 池 11.30 0.35 3.48 0.94 0.75 0.63 0.45 0.32 6.92 4.38 1.72 表2 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精养技术研究项目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

  6. 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的技术措施 • 1、改进池塘结构 • 池塘面积2-6亩,池形呈圆形或方形圆角,使水体在增氧机作用下旋转时无死角。池塘不建进、排水闸门,用大口径PVC管子进水,池底采用锅底形结构,在池中央底部通过埋在池底的PVC管子进行底部排污。这样的池子封闭性好,能够有效地避免外界水体污染。特别是底部排污系统能在增氧机使水体旋转作用下起到很好的集污、排污作用。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中后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残饵、排泄物、藻类碎片及其他生物尸体等污物,如不及时排出,必然滋生大量病原体,引发对虾暴发虾病。

  7. 2、配备海水沉淀池 • 进养虾池用水必须预先沉淀、消毒。进养殖池塘的海水至少60目尼龙筛绢过滤,最好80目以上筛绢过滤。 • 陈文龙养殖场,20亩池塘配备二只海水沉淀、消毒池塘,一只3.6亩,另一只3.4亩。都是混凝砼结构,平均池深2.5米。 • 黄秀癸养殖场:配备了60亩海水沉淀池,共分四只池塘,交替使用。 • 海水在沉淀池经24小时沉淀后,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然后再抽入养殖池塘养殖对虾。 • 3、严格晒塘、清塘消毒、修塘 • 所有池塘在对虾起捕结束后即排干塘水,清洗池塘,然后让太阳暴晒。第二年在放养虾苗前半月,用漂白粉50ppm进行池塘消毒。采用药物灌纲的方法清除杂蟹。 • 4、培养基础饵料 • 在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开始培养池塘基础饵料,用生物肥水素,1kg/亩肥水,7天以后再施0.5kg/亩,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 5、放养优质不带病毒的虾苗 • 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虾苗是否携带病毒,放养不带病毒的虾苗。平均每亩至少放养8-10万亩虾苗,甚至每亩放苗15-17万尾。 • 最好放养SPF虾苗或SPR虾苗。

  8. 6、控制池塘换水 • 养殖前期,逐步添加水,中期有控制地换水,后期每天换水30公分左右,个别差的池塘,日换水50公分以上。强烈增氧。 • 7、配足增氧机 • 按1亩/千瓦配足增氧机,养殖后期除投饵暂停1小时左右外,全天候开机。充足的溶解氧能够促进对虾新陈代谢和增强对虾抗御病原侵袭的免疫力,加速水体中尤其是池底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分解。反之,低氧状态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对虾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容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在养殖期间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应多开增氧机,使水体溶解氧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 增氧机的使用有三:一是使水体增加溶解氧;二是使水体旋转,起到集污作用;三是使整池水体充分搅和,不产生水体分层现象。若向水体施撒药物时,能迅速溶解于整个水体,迅速发挥药物的作用。

  9. 8、定期池塘消毒和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 • 每10天-半月对养殖池塘消毒一次,过3天后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 • 前期投放“绿微康”,中期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后期使用“硝化宝”、“创博底改”。 • 养殖水体定期消毒和定期向养殖水体投放有益细菌制剂是对虾防病的重要环节。 • 光合细菌、枯草杆菌、硝化反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成为水体中优势细菌时,能迅速分解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但一般经过7-10天,也会演变成非优势种群或出现死亡,此时对水体进行消毒,杀灭或抑制所有细菌,再重新投放有益微生物,能重新使有益细菌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如此重复,才能控制住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不暴发成灾,引起虾病。 • 9、养殖中后期使用水质改良剂:沸石粉、生石灰(或石灰石粉)、底质改良剂。 • 10、投喂优质对虾配合饵料 • 根据专家研究,对虾摄食好的配合饵料,1/3吸收转化为自己身体,1/3被体能消耗,1/3作为粪便排出。如果摄食差的配合饵料,则产生的粪便要超过1/3,作为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池,亩产对虾1吨左右,每亩日投喂配合饵料30-40kg,每亩日产粪便10-15kg,这些污物容易溶解在水体里。如果不采取中间排污形式把污物排出池塘外,很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底质败坏,进而引起水质败坏,对虾发病。如果使用差的对虾配合饵料,其营养配方差,对虾吃了不长身体,而且粪便多;颗粒疏松,粉末多,容易浸泡出营养物质,污染水体,使对虾发病。因此,我认为高密度精养南美白对虾,必须使用优质对虾配合饵料。

  10. 11、使用对虾免疫制剂,如免疫多糖、多肽、Vc,保肝健等,增强对虾体质,增强免疫功能。11、使用对虾免疫制剂,如免疫多糖、多肽、Vc,保肝健等,增强对虾体质,增强免疫功能。 • 前期用“绿微康”拌配合饵料,使肠道形成保护层,避免细菌侵袭。 • 中后期主要用Vc、免疫多糖拌配合饵料,每天添加二餐,拌2天停2天,一直使用到对虾起捕为止。 • 12、及时使用必要的药物也是防治虾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11. 三、对虾三个养殖模式 • (一)高产精养模式 • 主要养殖形式: • 1、中间排污形式 • 2、分阶段养殖 • 3、内循环式养殖 • (二)半精养殖式的病害防治 • 何谓半精养殖: • 1、养殖面积较大,10-15亩,甚至15亩以上,塘坝坚固,可以蓄水1米以上,最好1.5米以上。 • 2、养殖塘池底不是锅底形结构,不是中间排污形式,而是矸门进排水。塘不是封闭式的,采用渠道进排水。 • 3、虽配备增氧机,但没有达到1亩/瓦千的配比。 • 4、塘内不混养贝类,进行对虾单养。 • 5、平均每亩放苗2-6万尾,放养普通虾苗。 • 6、配备了海水沉淀池,对海水进行消毒等预处理。 • 7、投喂对虾配合饵料,不投喂鲜活饵料。

  12. 主要养殖方式: 1、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一塘水养一塘虾模式,只少量添加水补充塘水的渗漏与蒸发。 一般对虾产量200-400公斤/亩。 2、使用快速消毒装置(青岛李尚德模式)。 初级滤网由40目筛绢制成,以滤掉粗大颗粒。次级滤网由80目筛绢制成,成袋状,结扎在水泵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悬垂在过滤槽中央,用以滤去较大浮游动物。三级滤网由200-220目筛绢制成,用以滤去较小浮游动物。消毒液是次氯酸钠。过滤槽体积14m3可维持流量300m3/h的水泵正常工作。次级和三级滤网一般要4-10h更换和处理一次。

  13. (三)粗养塘养殖模式 • 1、混养贝类,混养脊尾白虾。 • 2、投喂鲜活饵料,特别是投喂涨网鱼虾。 • 3、塘封闭性较差、漏,矸门进排水,易发生交叉感染。 • 4、塘深小于1米,甚至只有50-60cm。 • 5、养殖塘没有经过严格的清淤、消毒,没有消灭杂蟹。 • 6、没有配备增氧机。 • 7、没有配备海水沉淀池,没有对海水进行消毒等预处理。

  14. 防病方法: • 1、利用凶猛鱼类防治虾病。 • 当对虾体长达到5-6公分时,海水池塘混养黑鲷,淡水池塘混养鲤鱼。每亩放养10尾半斤左右的红鲤鱼,再养几十尾白鲢。红鲤鱼能及时吃掉病虾,使虾病不传染,白链能吃掉水体中的藻类,使水体质量好,水色好。 • 2、消灭越冬滩除杂蟹、严格清淤消毒,60目筛绢过滤海水。 • 3、投喂新鲜涨网鱼虾,饵料少时投喂对虾配合饵料。 • 4、对虾苗用尼佩克药物药浴,投喂的配合饵料拌“虾病闪电消”药物。 • 5、对细菌性虾病及时医治。 • 6、在虾病流行期进行塘水消毒。 • 对养殖池消毒,对贝类生长有影响,使用防病药物可能对贝类生长也有影响。 • 7、不要大排大进塘水。 • 8、尽量配备增氧机。 • 9、使用有益微生物。 • 10、养好贝类,管理好脊尾白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