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Physics, Physicists and the History of Computation and Computers 東海大學數學系 ‧ 環科系 ‧ 物理系 計算科學總論

物理學、物理學家與電腦的歷史. Physics, Physicists and the History of Computation and Computers 東海大學數學系 ‧ 環科系 ‧ 物理系 計算科學總論. Computer : 原意為計算員,通常指探勘、測量相關工作之計算 起源:數學表的製作 — 對數表、三角函數表等 用途: 船員使用的航海表 天文學家使用的星表 保險人員使用的人壽保險表 建築師使用的土木工程表. 英國自 1766 年起每年制訂一份航海表,稱為「 Nautical Almanac 」,為船員必備聖經。.

Download Presentation

Physics, Physicists and the History of Computation and Computers 東海大學數學系 ‧ 環科系 ‧ 物理系 計算科學總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物理學、物理學家與電腦的歷史 Physics, Physicists and the History of Computation and Computers 東海大學數學系‧環科系‧物理系 計算科學總論

  2. Computer: 原意為計算員,通常指探勘、測量相關工作之計算 起源:數學表的製作—對數表、三角函數表等 用途: • 船員使用的航海表 • 天文學家使用的星表 • 保險人員使用的人壽保險表 • 建築師使用的土木工程表 英國自1766年起每年制訂一份航海表,稱為「Nautical Almanac」,為船員必備聖經。

  3. Charlies Babbage(1791-1871): Babbage發現,當時常用的航海表及工程表,有超過一千個以上的錯誤,造成了許多重大災難,由於這些表是人工手算的,因此他希望能開發出可以代替計算員的機械。他於1823年設計出「差分機一號」(Difference Engine No.1),但建造失敗,十年後提出改良版的「差分機二號」。

  4. Babbage's Difference Engine No.2

  5. Analytical Engine 為分析儀寫出一篇著名論文「平反」的Ada Lovelace(1815~1852) ,美國國防部開發的一套程式語言以她為名。 後來Babbage因為有了更好的點子:分析儀而放棄了差分儀,分析儀具有類似「程式化」的現代計算機功能,然而卻沒有受到英國政府的認可補助。

  6. George Boole Boole在1847~1852年間發展出Boolean代數,對電腦的邏輯運算有很重大的影響。 Boolean代數的數字集為{0,1}(相當於FALSE及TRUE),其運算元有聯集(相當於OR)、交集(AND)、以及反(相當於NOT)。

  7. Lord Kelvin (1824~1907) 英國物理學家 Lord Kelvin 於 1876 年發明了以機械裝置模擬計算海水所受的引力大小,據此將海平面高度描繪在紙捲上的「潮汐預報機」。此為一典型的類比計算器,一直到1950年數位計算機出現才將之取代。

  8. 大量資料儲存與處理:打孔置的誕生: 1790年,美國開始進行人口普查。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工作量因而暴增。1880年時,普查報告厚達21000頁,使得傳統人工方法不敷使用。Hollerith發明了「列表機」(Tabulator),成功完成1890年的普查工作。 Herman Hollerith (1859~1929)

  9. Tabulator的關鍵是,將人口普查的資料以一定規則排列的孔洞記錄在紙帶或卡片上,然後用這些機器計算這些打孔卡片所攜帶的資料。於 1890年的普查中,共完成 62,622,250人的統計資料,報告厚達兩萬六千四百零八頁。

  10. Watson & IBM 1914 年Watson加入 CTR(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 Co.) 擔任 總經理,這家公司擁有Hollerith打孔卡片系統的專利權。1924 年這家公司 改名為「國際商業機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即今日 的IBM,主要商品仍是打孔卡片系統。歷經1929年大崩盤以及三零年代初期大蕭條之洗禮,IBM的傳奇於焉開始。 Thomas J. Watson 1874~1956

  11. Konard Zuse (1910~1995) 德國科學家,於二次大戰期間建造了第一部可以編寫程式的計算機Z1(1936),被許多人視他現代電腦的發明者。Zuse並且開發了第一個高階程式語言「Plankalkul」。

  12. 原版的 Z1 於 1943 年被盟軍摧毀,Zuse 於 1989 年根據原設計 重建了 Z1。

  13. 1941年Zuse利用大量報廢的實驗室零件建造了Z3,功能更加完整,一般視其為現代電腦的鼻組(Z1為原型機)。Z3由三大單元組成:控制單元、儲存單元、運算單元。工作時脈為5~10Hz,每作一次加法的時間是0.7秒,乘除法為3秒,重量一公噸,消耗功率4千瓦。1944年被炸毀,右圖為1960年重建的Z3。1941年Zuse利用大量報廢的實驗室零件建造了Z3,功能更加完整,一般視其為現代電腦的鼻組(Z1為原型機)。Z3由三大單元組成:控制單元、儲存單元、運算單元。工作時脈為5~10Hz,每作一次加法的時間是0.7秒,乘除法為3秒,重量一公噸,消耗功率4千瓦。1944年被炸毀,右圖為1960年重建的Z3。

  14. 1941 : ABC — Atanasoff-Berry Computer 第一部數位電子式電腦,建造於愛荷華州立大學,採用了磁鼓式動態存取記憶體(Drum DRAM)、電子 開關、二進位演算法等,對後來的發展影響極大。由於當時ENIAC搶盡了鋒頭,Atanasoff因此被稱為「被遺忘的電腦之父」。 J.V. Atanasoff & C. Berry

  15. 1941 : Harvard Mark I 正式名稱為IBM自動控制序列計算機(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為IBM贊助哈佛大學建造,主要功能 是計算彈道、破譯密碼。主要負責人是Howard Hathaway Aiken (1900~1973),重達五噸,每秒可作三次加法,乘除法耗時六秒。速度雖然慢,不過卻是第一台「全自動機器」,也可說是機械式計算機的「盡頭」。。

  16. 1946 : ENIAC ENIAC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之縮寫。 為了計算彈道射擊表,由彈道研究實驗室以及賓州大學摩爾電機學院計畫開發,發明人為Eckert與Mauchly。1945年11月建造完成,重達三十噸,佔地一千平方呎,耗能150kW(第一部具有獨立空調的電腦),內含18000支真空管(當時最大的電子儀器約有400支)。計算時脈為100Hz,每秒作5000次加法,400次乘法。於1955年退役。 J.P. Eckert (1919~1995) J.W. Mauchly (1907~1980)

  17. 1920~30年代,以人工計算射擊表,60秒的彈道計算耗時20小時,1935年以類比計算機計算,時間縮短為15分鐘,ENIAC則可在數秒內計算完成。1920~30年代,以人工計算射擊表,60秒的彈道計算耗時20小時,1935年以類比計算機計算,時間縮短為15分鐘,ENIAC則可在數秒內計算完成。

  18. 電子技術 vs. 邏輯結構 1944年,數學家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造訪了摩爾學院 ENIAC的實驗室。在他到訪之前,Eckert曾說:「要知道馮紐曼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就看他的第一個問題是不是:『這部機器是否會變成邏輯的結構?』」這的確是馮紐曼的第一個問題。之後馮紐曼成為計畫的顧問,致力於研究機器的數學與邏輯結構。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19. 邏輯閘(Logic Gate) (b) B=Ā (a) B=A

  20. "OR" gate: C=A∪B

  21. 二進位加法: 240+204 相對的邏輯電路

  22. 馮紐曼加入ENIAC 計畫後,開始進行改良設計,他認為 ENIAC 主要的缺點為: 1. 儲存容量太小 2. 真空管太多 3. 程式化時間過長 前兩點以Mauchly為首的技術人員加以改進,而第三點由馮紐曼提出的新架構「儲存程式電腦」(stored-program comptuer)改善。

  23. 馮紐曼架構最大的特徵是,將程式「編碼」後,儲存於記憶體中,而不再由外部的機械或是電子開關控制。也就是說,將程式指令也變成「資料」,運算單元自記憶體中讀取指令來執行。此概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設計時無須考慮特定題目,電腦擁有了廣泛的通用性。馮紐曼架構最大的特徵是,將程式「編碼」後,儲存於記憶體中,而不再由外部的機械或是電子開關控制。也就是說,將程式指令也變成「資料」,運算單元自記憶體中讀取指令來執行。此概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設計時無須考慮特定題目,電腦擁有了廣泛的通用性。

  24.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ENIAC順利開發與馮紐曼的加入,讓ENIAC團隊充滿信心,於是在馮紐曼提議下,向彈道實驗室提出了下一代的機種:EDVAC。

  25. EDVAC 馮紐曼針對 ENIAC 的缺點,對 EDVAC 提出了三個建議: 1.新的計算機應採取二進位,而不是ENIAC所採用的十進位,以節省記憶體。 2.改變記憶體的硬體架構。 3.邏輯架構重新設計,以減少電子元件數目,增加可靠性。

  26. Mercury Delay Line 為了解決記憶體不足的問題,Eckert採用了當時雷達的技術:延遲線:將電子訊號轉變成水銀腔中的超音波,由於音波傳遞較電子訊號慢,五英尺長的延遲線可以產生約一毫秒的延遲,若一個電子脈衝長度為一微秒,則可以儲存1000位元的資料。

  27. EDVAC • 採用二進位 • 延遲線的設計 • 邏輯結構的重新規劃 大幅減少了真空管的使用量,EDVAC一共有3600支真空管,只有ENIAC的五分之一,可靠度因而大大提升。

  28. 1945年六月,馮紐曼寫下了著名的文獻:「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敘述程式儲存電腦的基本 概念,由於是做為內部文件初稿,引用資料並不完全,但是由於內容太過重要,後來廣為流傳的結果,「程式儲存電腦概念」一詞被「馮紐曼架構」所取代,也讓他獨享了現代電腦發明者的功勞。這個結果雖非有意,卻也引起了Eckert等同僚的不滿,造成了工程專家與邏輯學家之間進一步的分裂。

  29. 磁芯記憶體:Magnetic Core Memory 1950年由MIT的(J.Forrester)研發成功,以磁性材料環作為儲存媒體。使用的原理為以一條導線通過此磁性環,通以不同方向的電流脈衝,則會引起不同的磁化方向(右手定則),以兩種不同的磁化方向代表0或1的二進位信號。

  30. 實際的運作上,一個磁環必須通過四條導線,其中兩條為定址用,另外兩條為寫入與讀出。實際的運作上,一個磁環必須通過四條導線,其中兩條為定址用,另外兩條為寫入與讀出。 1954年,UNIVAC為第一部安裝磁芯記憶體的商用電腦。

  31. 磁芯的尺寸越小,所需的驅動電流與功率消耗也越小、讀寫時間越短、可以更密集地排列縮小計算機體積、縮短電訊號在導線中的延遲。磁芯內外徑的比因此一路由2mm/1.3mm演變到0.18/0.10的程度。磁芯的尺寸越小,所需的驅動電流與功率消耗也越小、讀寫時間越短、可以更密集地排列縮小計算機體積、縮短電訊號在導線中的延遲。磁芯內外徑的比因此一路由2mm/1.3mm演變到0.18/0.10的程度。

  32. 然而磁芯越小,製造的工藝越困難,以0.5/0.3的磁芯為例,為了製造16384個字長度32bit的記憶體,需要穿32塊128X128,尺寸為16cmX16cm的磁芯板(524288個磁芯),全部得以手工完成,當年許多電腦公司在亞洲地區建立磁芯生產線,利用大量的廉價婦女勞工來穿磁芯。1968年美國就生產了兩百億個以上的磁芯。然而磁芯越小,製造的工藝越困難,以0.5/0.3的磁芯為例,為了製造16384個字長度32bit的記憶體,需要穿32塊128X128,尺寸為16cmX16cm的磁芯板(524288個磁芯),全部得以手工完成,當年許多電腦公司在亞洲地區建立磁芯生產線,利用大量的廉價婦女勞工來穿磁芯。1968年美國就生產了兩百億個以上的磁芯。

  33. 1950年代:電晶體電腦 1954年,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引入電晶體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電腦生產成本。1956年,UNIVAC電晶體版設計完成。

  34. 1957: Fairchild Semicon. 與積體電路 Gordon Moore 與 Robert Noyce 於矽谷創立 Fairchild 半導體公司,生產電腦用的電晶體,主要客戶是IBM。 1958年,J. Kilby(德州儀器)發明第一個Si/Ge積體電路,次年,Fairchild亦提出積體電路設計,最後在專利申請時,由Fairchild拔得頭籌。 TI的第一個SI/GE積體電路,實際大小為0.04×0.062英吋。

  35. 1963: 邏輯電路 Fairchild 於 1963 年推出的 907 邏輯電路,包含兩個邏輯閘,各由四個電阻以及四個電晶體。右圖實際大小為0.038×0.048英吋。

  36. 1971:第一個微處理器—INTEL 4004 1968年Moore, Noyce 以及Andrew Grove創辦了INTEL 公司,於1971年推出了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INTEL 4004為一 4-bit 之微處理器,內含2300個電晶體,可以在11微秒內完成一次加法。右圖實際大小為0.11×0.15英吋。

  37. Moore’s Law

  38. Limitation of Moore’s Law

  39. 1988: Mathematica 1986年,曾任職於加州理工學院、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以及伊利諾大學的物理學家Stephen Wolfram創建了Wolfram Research,進行「符號計算」軟體的研發,於1988年推出了Mathematica的第一版

  40. 1989: World Wide Web 1989年,CERN(歐洲原子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Tim Berners-Lee為了方便與同事交換資料,開發出一種新的傳輸協定以及相關的語法: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 ator •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並且寫出了第一個瀏覽器程式以及架設了第一個WWW網站:info.cern.ch WWW的出現,造成網路世界空前的急速發展

More Related